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卢仲农 [公元1877年-1942年]

  • 卢仲农(1877—1942年),名光浩,安徽无为县人。其父卢乐三,为人正直,学识渊博,清光绪年间曾被授予县“孝廉方正”,后出任县首届劝学所所长。母朱氏,出身书香门第,读书识理,后为芜湖二女中创始人之一。兄光模,字伯荪,早年东渡日本,在明治大学攻读法律,归国后,一直在芜湖从事革命和教育工作。卢仲农...[详细]

李铁民 [公元1907年-1942年]

  • 李铁民(1907一1942) 原名李天民,安徽省太平县人。童年读过私塾,1930年前后参加革命。1938年随新四军三支队来繁昌,从事创建党组织和发展武装活动。1939年创建平沟区委并任书记,区委下辖4个支部。为秘密工作,夜间经常住宿在五华山森林里。皖南事变后,繁昌县不少党的基层干部被国民党杀害,...[详细]

林育英 [公元1897年-1942年]

  • 林育英(1897.2.25-1942.3.6),汉族,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林家大塆村人,字祚培,化名张浩、李福生、仲丹、陈子贞等。 1922年2月,林育英在武昌由恽代英、林育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优秀工人党员和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之一,中共黄石地区党组织主要创...[详细]

李伯敏 [公元1909年-1942年]

  • 李伯敏(1909~1942),又名李祯祥,清宣统元年(1909年)生于无锡玉祁李家巷。社会活动家,烈士。民国13年(1924年)夏毕业于无锡县第五高等小学,即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分校(今江苏省洛社师范)。后因家贫辍学,进上海立基洋行当抄写员。民国18年起,在丹阳童家桥小学、无锡东北塘茅梓桥小学、...[详细]

梁怀文 [公元1857年-1942年]

  • 梁怀文(1857-1942),王郭村人。19岁入日升昌票号做生意,以勤谨能干,深得郝可久、王启元两任大掌柜器重。光绪十八年(1892),京师分号老帮(经理)张兴邦回平遥总号任大掌柜,梁怀文出任京师分号老帮。在京十数年,巩固并拓展了票号业务,在商界中极有声望。 光绪末年,梁怀文回总号任...[详细]

金涛 [公元1917年-1942年]

  • 金涛(1917—1942) 原名金德涛,浙江省嘉兴市人。早年因家境贫寒去上海做工谋生,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5月党组织选派他到皖南新四军军部接受整训,年底随新四军三支队到繁昌,任三支队五团-股长。1939年4月,他改任地方干部,任繁昌县委委员、军事部长,兼任大小洲游击队队长,主要活动在繁昌...[详细]

胡义宾 [公元1906年-1942年,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 胡义宾(1906—1942),字履冰,江西兴国鼎龙乡湖溪人。中学毕业后,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师政治部主任、团长及第二十三师旅长等职。抗战爆发后,率部在豫南、鄂北地区对日作战。1940年,升任第九十六师少将副师长。1942年3月,率部编入中国远征军,从云南进入缅甸,抗击日本...[详细]

黄彬 [公元1912年-1942年]

  • 黄彬(1912——1942),原名桂元,又名静寰,今横埠镇黄山村人。民国18年(1929年),黄彬(当时号桂元)从小学进入浮山中学,次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其时,兄黄镇在浮山中学任教,积极领导组织-,揭露学校当局与国民党政府狼狈为奸,-克扣教育经费、盘剥学生生活费等丑恶行径。黄彬在哥...[详细]

郭志彬 [公元1896年-1942年,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 郭志彬(约1896~1942),山东抗日武装将领,为抗日战争期间阵亡的中-方将领之一。 原为苏鲁豫皖边境绿林武装朱世勤的部下,1933年随朱世勤被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招安,该部遂成为山东地方保安部队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世勤率部积极投身抗日大业,先后在滨县、曹县、成武等地抗击日军,尤以1939...[详细]

程继先 [公元1878年-1942年]

  • 程继仙(1878~1942),京剧演员。原名继先,又名春德,字振庭,原籍安徽潜山,生于北京。是京剧开基创业大师程长庚之孙,鼓师程章圃之子。他唱念厚重有力,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优长于演武小生和穷生戏。继王楞仙之后,他是小生中不可多得的美材。 程继先幼入“小荣椿”科班,习文武小生,与杨小楼同科。文...[详细]

钦家俊 [公元1916年-1942年]

  • 钦家俊(1916~1942年)又名金宝生,江苏无锡人。民国21年(1932年),入上海中华书局印刷厂。民国27年加入中共,曾任中共中华印刷厂支部书记。次年,奉命入法商电车电灯公司(简称法电),任中共江苏省委工人运动委员会交通委员会(车区)委员,联系法电。民国31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受尽酷...[详细]

左青云 [公元1879年-1942年]

  • 左青云(1879──1942),字传信,乳名牛儿,威远县严陵镇人。10岁开始随父亲搭班学艺,虽然识字不多,但天资聪慧,一副亮嗓,且学艺十分刻苦,软硬场面样样娴熟,尤长司鼓帮腔。一次随师赴渝演出,观众为他的司鼓、帮腔场面挂红放炮,遂使“左牛儿”名扬天下。后来,常受聘于重庆、内江、资阳、自流井、威远...[详细]

朱秀早 [公元1898年-1942年,革命烈士]

  • 朱秀早(1898.11—1942.9),名奕南。修水县水源乡人。 秀早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四出生于水源一贫苦人家,祖上靠租种地主田亩为生。秀早成人后加入农民协会,与本村受压迫受剥削的农民一同参加当地打土豪斗劣绅斗争。 1928年秋,红五军到达修水后,县区乡建立苏维埃政权,赤卫队、游击队...[详细]

朱显柱 [公元1913年-1942年]

  • 朱显柱(1913—1942),湖北天门张港镇百家台村人。1932年参加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在潜北区任税务所长,1942年7月被伪军古鼎新部在白土地村 杀,年仅19岁,1953年被潜江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烈士。张港镇 天门市辖镇。1949年为潜江县第九区,1955年划属天门县,设张港区,1956年改...[详细]

朱森 [公元1902年-1942年]

  • 朱森,1902年1月15日生于湖南郴县一个中产家庭。他幼年聪慧,有毅力, 11岁初小毕业后即返家随大哥朱品三攻读中国古典诗词,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历史基础。他一边在家自修,同时亦辅助父母料理家务,所以养成了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他16岁时,直接考入中学。18岁时又插班入中学三年级。至20岁中学毕业...[详细]

诸葛子范 [公元1878年-1942年]

  • 诸葛子范(1878—1942)名性仁,字子范,今丰阳镇西西皋村人。1907年考入临沂中学堂,毕业后,先后在平邑完全小学及附近村庄任教。他为人忠厚老实,富有民主精神,在教育界和群众中颇有威望。“七七”事变后,诸葛子范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并以其家庭为共产党人员提供食宿方便,多方掩护支持他们开展工作...[详细]

周岸登 [公元1872年-1942年]

  • 周岸登(1872-1942),字道援,号癸叔,威远严陵镇人。1892年中举,历任广西阳朔、苍梧两县知县,全州知州。辛亥革命后,先后任四川省会理、蓬溪,江西省宁都、清江、吉安等县知事,江西省庐陵道尹。周岸登工于词曲,兼善诗赋。词风崇尚吴梦窗,自号“二窗词客”。博学专精,其作品“博雅矜炼,语出已铸,...[详细]

钟绍仪 [公元1893年-1942年]

  • 钟绍仪(1893~1942),原名清錂,号品余,三都(今大合坪乡)人。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受李大钊影响,参加“五四”运动。民国9年(1920)毕业后任广东省矿务局长,因厌恶官场角逐,弃职回乡办教育。 回乡之初,在湖南省立第八联合中学、沅陵县立女子小学任教员、训育主任、事务主任等职,还与陈士英、周...[详细]

郇振民 [公元1917年-1942年]

  • 郇振民(1917~1942),又名郇慎民、郇心伟,域城镇西域城村人。 1938年2月参加革命,1942年11月10日,在博山县下庄桃花岭战斗中牺牲,年25岁。曾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一团二营连长。他率领部队转战淄川、博山、莱芜、章邱等地区。1941年冬天,反动会道门“红枪会”聚众5000多...[详细]

寸大进 [公元1854年-1942年,清末爱国士]

  • 寸大进(1854-1942年)字用之。清末爱国士。将门后裔。其先祖寸公庆受明洪武帝钦敕封为千总,历九世皆为武将, 被誉为“永镇腾越, 寸家将门” 。寸大进之父寸怀全为前清腾越千总,寸大进为前清腾越右营四品守备,开府衙于腾越干崖右营守备府(今盈江县盏达)。驻守边关多年功勋卓著,屡受朝廷表彰。光绪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