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季广根 [公元1911年-1942年]

  • 季广根(1911~1942),又名如彬,扬中县庆隆乡392圩埭(今八桥镇庆丰村)人。季秉性顽劣,少时即是当地无赖。20岁始学中式裁缝,后去上海做西式服装。季到沪不久即与上海滩的流氓、地痞鬼混,拜帮会头子为师。 1937年季从上海回到扬中,先投奔惯匪薛德裕,后加入伪军,当上扬中县伪 ...[详细]

蒋元煦 [公元1894年-1942年]

  • 蒋元煦(1894~1942),又名赵光华,句容行香乡蒋庄村人。1914年从栖霞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上海、汤山、句容县城、东昌、行香等地教书。 1937年,日军侵华,县境沦陷。蒋元煦与同事相约去四川,因途中走散,复返家乡。1938年,在樊绪经、樊玉琳等教育界人士抗日救国的影响下,毅...[详细]

姜文奎 [公元1904年-1942年]

  • 姜文奎(1904-1942) 乳名财林,又名姜斌,本县泥城乡兴隆村人。7岁入私塾,9岁入发蒙义塾。1914年入泥城小学,因家境困难,毕业后曾一度辍学。1920年春插入大团小学高级部二年级,第二年夏天毕业,考入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接触进步同学,立志“教育救国”。1926年毕业回乡...[详细]

胡曾钰 [公元1924年-1942年]

  • 胡曾钰(1924~1942),女。无锡堰桥胡家渡人。烈士。民国28年(1939年)9月,胡曾钰以外出求学为名,瞒住母亲,参加江南抗日义勇军宣传队,走上抗日前线,随军撤到常熟阳澄湖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0年9月,“江抗”改编为新四军六师十八旅,奉命转移到苏北,开辟江(都)高(邮)宝(应)...[详细]

华世奎 [公元1863年-1942年,近代天津著名书法家]

  • 华世奎(1863-1942)近代天津著名书法家。字启臣,号璧臣、思闇。祖籍江苏无锡,后迁居于天津。1864年生于天津老城厢东门里。汉族。天津“八大家”之一。因家资丰厚,家中常聚各方名士吟诗谈词。 16岁时得中秀才。19岁时中举人由内阁中书考入军机处,荐升为领班章京。1911年奕劻组亲贵内阁,...[详细]

韩秩吾 [公元1903年-1942年]

  • 韩秩吾(1993-1942),原名天叙,修武县磨石坡村人。始读私塾,后到修武县第一完全小学就读,1925年,毕业于河南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即到修武县第一完全小学任教。同年,加入巾国国民党,并和常文熙、张润三、薛楹之等,组建了国民党修武县党部,韩被选为执行委员。在此期间,他作了不少有利于革命的工作。...[详细]

冯汝南 [公元1913年-1942年]

  • 冯汝南(1913~1942),民国2年(1913年)生,涟水县东胡集乡人。烈士。青少年时练就一手好枪法,有“神枪手”之誉。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地方抗日武装。民国31年4月1日拂晓,日军从阜宁经佃湖、羊旗杆奔袭至东胡集乡小埝村一带,杀人放火。他带领本村“红会”占领了一条交通沟,但“红会”只有长矛、大...[详细]

陈士凯 [公元1887年-1942年]

  • 陈士凯(1887~1942),字慈园,卢氏县城蔡家巷人,自幼聪敏好学,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13岁时即考取秀才,后毕业于京师大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任河南上蔡县知县,此后历任山西五台县长、陕谣关中道尹,陕西省财政、实业两厅厅长,安徽省府秘书长等职。1939年为河南省参议会副议长,1...[详细]

陈廉如 [公元1916年-1942年]

  • 陈廉如(1916一1942)原名陈振方,温县陈家沟人,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任八路军修械所教导员。在严重困难形势下,艰苦奔波,以劫获敌人运送中的物资自济。初建两月,完成手工造步枪百余枝,并为部队修复多件武器,受到朱德总司令嘉奖。1940年春,日寇残酷扫荡时,陈坚持游击战争中搞生...[详细]

陈凤威 [公元1907年-1942年]

  • 陈凤威(1907~1942),化名陈迅易,陈雄。清光绪三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1907年3月5日)生于金匮县(今属无锡市)东亭仓下村。中共早期党员,烈士。民国15年(1926年)毕业于私立公益中学。当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16年初返乡,组建农民协会。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9日,...[详细]

陈安义 [公元1914年-1942年]

  • 陈安义(1914—1942),化名赵志清,原籍东海县人。幼年随父逃荒至江南,落户丹徒县和尚洲。虽未上过学,却能读书看报,敲起锣鼓能说淮书。民国27年(1938)上半年,随其堂弟陈士桃参加韦永义的抗日游击队。6月下旬,游击队火烧谏壁洋桥时,陈士桃不幸牺牲。陈安义至谏壁孩溪韦永义部,后去和尚洲,缴...[详细]

包森 [公元1911年-1942年,抗日民族英雄]

  • 包森 (1911-1942) 原名赵宝森,又名赵寒,陕西蒲城县三合镇义龙赵家村人。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7月冀东大-中,率部开辟了兴隆东南、遵化东北游击区。1939年4月26日,包森率部在遵化活捉日本天皇表弟赤本大佐,震惊日本朝野。1940年初,包森执行冀东区党分委葛老湾会...[详细]

朱启勋 [公元1909年-1942年]

  • 朱启勋(1909~1942),涟水县成集乡朱南荡人。自幼学文习武。民国18年(1929年)考入涟水中学,因参加-被开除。翌年夏入黄渡乡村师范,刚半年又被开除回家。同年8月参加“八一”-。在淮盐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革命转入低潮后,他在家乡成集一带-打匪,受到家乡群众的拥戴。 民国27年春,与堂...[详细]

朱平张明 [公元1922年-1942年]

  • 朱平(1922~1942),女,原名朱芳。灌云县板浦人。烈士。板浦小学毕业。民国27年(1938年)5月,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8年和张明及已经参加革命的惠廉同赴皖南新四军军部学习。民国2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0年4月在皖南事变中被俘。民国31年5月被特务杀害。 张明(1920~1...[详细]

朱阶 [公元1900年-1942年]

  • 朱阶(1900—1942)原名相尧。宁阳县东庄乡人。山东公学校长、抗日烈士。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曾在宁阳第一小学、济南私立正谊中学读书。1920年考入北京大学。1926年后在烟台、益都等地任教。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益都省立第十中学教务主任期间,公开支持学生的抗日爱国活动,主...[详细]

朱剑秋 [公元1901年-1942年]

  • 朱剑秋(1901—1942)又名朱护农、朱崇潮。寿光市人。1928年任昌乐县硝磺局长,1929年离职。1933年在济南裕祥银号任经理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曾被国民党逮捕入狱, 经组织营救获释。1935年回寿光与党组织取得联系。1938年任中共寿光九区区委书记兼区长,1940年调任博兴县县长。194...[详细]

周子厚 [公元1911年-1942年]

  • 周子厚(1911—1942)名周长宽,字子厚。阳谷县七级镇崔庄人。1933年夏在阳谷师范讲习所毕业,到阿城县立第三高小任教。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和杨耕心等领导了影响全省的学生-斗争, 赶走了反动校长苑广德。1937年组建中共崔庄支部。不久又领导建立了中共辛十李支部。1939年参与组建了东...[详细]

周小农 [公元1876年-1942年]

  • 周小农(1876~1942),名镇,字伯华。无锡县(今无锡市区)西门外棉花巷人。中医。17岁起,先后从邓羹和、张聿青学医,专心研读叶天士、吴鞠通等先辈医籍,在临床实践中虚心切磋。3年卒业,在沪应诊。继任上海广益堂、上海警署医职。民国元年(1912年)回无锡行医,诊治谨慎周密。诊治温邪、湿热及杂症...[详细]

周宪章 [公元1900年-1942年]

  • 周宪章(1900—1942)又名周焕文。济南市泺口人。早期曾在广东省海船上做工,参加过海员工会。后来到淄川洪山镇二马路开设照像馆。王尽美、邓恩铭、王用章等人来淄博开展工作时,都在他这里落脚。他的照像馆成了党开展工作的秘密联络点。 1922年6月他参加了山东“矿业工会淄博部发起会”,被选为大会临时...[详细]

周奎麟 [公元1905年-1942年]

  • 周奎麟(1905~1942),又名周一斗,化名林开、周青。太仓浏河镇人。中共早期党员,烈士。民国10年(1921年)到上海物品证券交易所当练习生,后为场务科职员。民国1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翌年,任中共交易所支部书记。民国16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后,当选为沪中区民代表会议常委、大会执行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