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潘廷举 [公元1906年-1941年]

  • 潘廷举(1906—1941),又名元凯、东帆,湖北天门渔薪镇潘渡村8组人,1925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回乡同李德香、范传仁、邓巨昌等组建国民党第七分部任委员。大革命失败后,他转移河南开封从事秘密工作。经同学介绍入国民党某部任营长。1938年,奉派到湖北第四专区松滋简易...[详细]

门章新 [公元1919年-1941年]

  • 门章新(1919~1941)唐县西显口村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38年到冀西抗日民族中学就读。1940年回唐县任第六区青救会主任兼青抗先大队指导员。经常带领民兵深入敌占区组织小型游击战,破坏日军交通、电线,打击小股敌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使唐县城内日伪军不敢轻举妄...[详细]

马森荣 [公元1907年-1941年,新四军战士]

  • 马森荣(1907-1941),福建省上杭县白砂乡人。毕业于当地崇实中学,1928年冬在平民夜校任教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上杭白砂-,负责宣传发动工作,随后转为赤卫队员,1930年初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5月任红四军二支队司令部军需参谋,参加了闽西苏...[详细]

马警吾 [公元1916年-1941年]

  • 马警吾(1916~1941.10)原名马学春。平阴县玫瑰镇南石硖村人。济南正谊中学毕业,回乡后曾任大荆山、高套、蒋沟小学教员。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2月任中共平阴县委组织部长,积极发展建立党的组织、建立抗日武装、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和建立抗日群众组织的决定。3月中旬,他参加了在东平常庄...[详细]

罗添风 [公元1902年-1941年,新四军战士]

  • 罗添风(1902-1941),福建省云霄县马舖乡宝洞村人。1935年参加革命,在闽南游击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任闽南红军独立三团战士。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红三团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二支队四团二营战士、新四军七师警卫连班长。1941年1月3日在皖南茂林反“清乡”战斗中牺牲。...[详细]

楼童生 [公元1912年-1941年]

  • 楼童生(1912~1941),又名明山、彭年,余姚市明伟乡人。幼年家贫,入余姚和记书局当学徒,三年后至上海天马书店工作。民国二十一年(1932)上海“一·二八”事变后,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二十四年8月在提篮桥散发革命传单时被捕,出狱后转往汉口。二十六年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次年4月派回余姚,参加...[详细]

李子亮 [公元1901年-1941年,革命烈士]

  • 李子亮,1901年生,罗庄区高都街道肖庄村人,地主家庭出身。他为人正直,办事公道,憎恨为富不仁的-势力,具有强烈的民族气节。 1934年,范筑先任临沂县长,他任命李子亮为临西乡乡长。李子亮任职后,配合范筑先合理征收田赋,打击土匪,被抓获的土匪均被移交给-门惩处。正因如此,周边土匪视他为眼中钉...[详细]

李毅 [公元1920年-1941年]

  • 李毅(1920~1941.5)又名李洪业、李振华。平阴县安城乡西土寨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平阴县委青年部长、三区区委书记。在县委书记熊善隆的启发教育下,年仅17岁的李毅参加了革命。尔后,在县委负责青年工作,经常到东阿一区、平阴二、三区和黄河北的四、五区开展青年工作,深...[详细]

李文思 [公元1913年-1941年]

  • 李文思(1913—1941年),昌江县耐村人。是中共耐村党支部创建者。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5岁时,进私塾念书,勤奋好学,爱好书法,常帮村里人写对联。1938年春,在陶世民的引导下,李文思等10名青年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耐村党支部,李文思担任党支部书记。下半年,遵照诗北区委的指示,由李文思、...[详细]

刘子超 [公元1906年-1941年]

  • 刘子超(1906—1941),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原名刘起亚,又名刘苏华,笔名梦非、王夫、辛民、漆雕华等。1906年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县新圩镇鲤湖村一个农民家庭。在兴宁县中,刘子超参加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并经常作为学生代表登台演讲,同学们称赞他是一个“出色的青年鼓动家”。1926...[详细]

刘秀珍 [公元1918年-1941年]

  • 刘秀珍(1918~1941)女。徐水龙化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任四区抗日救国会主任,经常化装成普通妇女,机智地通过日军哨卡、炮楼,到敌占区进行抗日宣传,组织解放区妇女进识字班、做军鞋、送公粮。1941年12月,刘秀珍和区干部在村里开会,突然被日军包围,为掩护他人撤离,不幸被捕。日军...[详细]

刘新志 [公元1921年-1941年,新四军战士]

  • 刘新志(1921-1941),福建省漳平市赤水乡罗坑村人。1921年10月出生,1936年8月参加革命,任岩南漳(龙岩、南靖、漳平)游击队战士、红军独立八团战士,参加了闽西苏区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历任新四军二支队三团战士、新四军教导队学员。194...[详细]

刘廷栋 [公元1920年-1941年,革命烈士]

  • 刘廷栋(1920—1941),山东省莒南县板泉镇刘家湖村人。1935年在板泉经王任之、刘廷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王任之、薛汉鼎、杨家祥等人赴延安后,刘廷栋任板泉支部交通员,和板泉支部的其他同志继续在板泉一带坚持党的地下活动。1939年任中共临沂五区(今莒南板泉)区委交通员。1940年...[详细]

刘萍 [公元1917年-1941年]

  • 刘萍(1917~1941)安新端村人。出身贫苦。1932年考入新安乡村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受中共党员罗玉川政治上的帮助,阅读进步书刊,领悟革命道理。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响应共产党抗日救国号召,在共产党的秘密组织——政治学会工作。同年,任安新县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详细]

刘鸣琴 [公元1914年-1941年]

  • 刘鸣琴(1914~1941)乳名小进、小文。安国南章村人。受其姑父博野县早期共产党人徐云甫革命思想的熏陶,自幼便同情穷人,乐于助人。1929年刘鸣琴高小毕业后常帮徐云甫传递情报。1931年经徐云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8月下旬,刘鸣琴因参加高蠡暴-动,暴露身份,经党组织介绍去北平(今北京)于学...[详细]

刘克信 [公元1893年-1941年]

  • 刘克信(1893—1941),河北民军总指挥部少将总参议兼参谋长,追晋陆军中将。 字彰民,河北石家庄郊区振头一街人。1915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历任国民党军队的排长、连长、上校参谋长、上校团长、旅长、师长、教育长、总队长等职。1930年担任山东济南市警备司令。 1937...[详细]

刘化南 [公元1907年-1941年]

  • 刘化南(1907~1941)博野南杨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参加革命工作,组织本村农民协会,在博蠡县委领导下,先后参加了砸盐店、打盐巡、反“八厘公债”、砸国民党县党部等斗争。1930年8月12日参加了博蠡暴-动。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到阜平受训,1938年12月,...[详细]

刘海涛 [公元1907年-1941年]

  • 刘海涛(1907—1941),八路军鲁中军区司令员。 生于山东省东阿县张集村。20岁时,迫于生计,到东北打工。自小练得一手好拳脚,为人仗义疏财,很快在松花江沿岸结交了一帮绿林好汉,他们偷袭县警察局,打富济贫。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刘海涛带领百十号人,十几条枪同日本侵略者作战。这时...[详细]

李寿江 [公元1922年-1941年]

  • 李寿江(1922~1941)又名李海水。安国西娄底村人。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他的父亲是村内早期的中共党员,受其父影响,少时即怀报国之心。1938年日军侵占安国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39年初,被选为村青年抗日救国先锋队队长。日军推行“强化治安”,境内公路如网,岗楼林立。为有力打击日军,李寿...[详细]

林振武 [公元1902年-1941年]

  • 林振武(1902~1941年),又名家杨,乐罗球尾灶村人。1923年私立琼海中学(即今海南中学)毕业赴粤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受训三个月后,当年又考入广东一中读书。在此期间,国内奸商偷售西沙群岛给日商开发,引起在广州读书的崖县籍学生的义愤。林振武与吉章简等20多位同 合向国民党中央上告,使得西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