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汝明(1873~1941),字哲夫。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生。高邮湖西闵家桥(今金湖县闵桥镇)人。名医。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从堂兄欣澹庵习医,研习《内经》等医家经典著作,对明代李中梓和清代叶天士等名家学说有独到见解,临床实习中,师古而不泥古,敢于探索。光绪十八年后独立在高邮湖西行医...[详细]
谢箫九(1903~1941)原名谢文韶,安徽省濉溪县五沟区童亭乡射圩子村人。 谢箫九自幼在私塾念书,后入临涣宿县县立第二高等小学上学。读书期间和徐风笑、朱务平等一起开展-。民国11 年(1922 年)参加青年组织—— 群化团,进行反封建斗争。民国14 年,临涣组建农民协会,谢萧九任会长,和王...[详细]
王汉农(1909—1941.7) 曾用名玉书,韩村镇后白莲峪村人.1938年参加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国民抗敌自卫军独立营营长,青云区第一任区长. "七·七"事变后,回家乡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不长时间发展到三四百人.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队伍编进主力部队,开往南方支援新四军.王汉农带领...[详细]
王搢(1870—1941),字缙绅。西充县占山乡人,生于书香门第。15岁中秀才,之后被保送入成都尊经书院深造。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中拔贡。创建西充团练,主持全县赈灾事宜。辛亥革命后出任县革命军政府督办,并任团练局局长。他率团丁去大全场歼匪,使匪徒无一漏网。 1912年秋(民国...[详细]
任光(1900~1941) 男,1900年11月9日出生,浙江嵊县人。1919年到法国里昂大学音乐系勤工俭学。1928年回国,在上海法侨百代唱片公司任音乐部主任。上世纪30年代初,他结识了田汉等左翼进步文化人士,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参加中共领导的左翼剧联音乐小组、苏联之友音乐小组、中国新音乐...[详细]
欧阳宽(1904—1941),原名泉孟,化名济民,矾山南宋乡垟尾村人。民国15年(1926)毕业于福州师范学校,21年在前岐小学任教。其时全国正掀起抗日救国浪潮,欧阳宽·和陈伯恭等人发动前岐群众-。民国25年春,红军挺进师在鼎平活动,他取得联系后,于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投入红军队伍,随着刘英坚...[详细]
宁松泉(1882~1941)青阳县陵阳镇人,少时在大通和悦州当学徒。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在上海协助姐夫经营商务,姐夫病故,宁松泉即筹资接办其业务。他精明能干,经营有方,不久即成巨商。民国初年,将大部分资金转向芜湖经营纺织业,先后开办了宝裕纱号、永丰裕布店,还与陈绍武、江干卿合资筹建安...[详细]
李钦民(1914~1941),今财溪乡人。2l岁毕业于新化上梅中学,旋任安化常安镇小学教员。抗日战争开始后,首批加入文化界抗敌后援会。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推销《新华日报》、《观察日报》、《民族呼声》、《群众周刊》等进步报刊。又组织小学教员,编写墙报,宣传抗日救国道理。民国27年(1938),李加入...[详细]
林英坚(1908~1941),金寨县人。 出生贫苦,15 岁时帮人伐木、烧炭当窑工。民国18 年(1929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中,他先后任饲养员、战士、班长、营长、副团长、团长等职。他在鄂豫皖苏区参加了4 次反“围剿”的艰苦斗争,后又随红四方面军经历了曲折的二...[详细]
李光炯(1870~1941),名德膏,字光炯,以字行,晚年自号晦庐。桐城黄羹乡李兰庄(今属枞阳县)人。 李幼承家学,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中举。其时闻同乡吴挚甫(汝纶)主讲保定莲池书院,李毅然弃科举业,随吴受教,深得吴之器重。光绪二十八年,随吴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即协助吴创办桐城中...[详细]
李光汉(1907~1941),原名李俊明,字亮臣,曾化名黎广汉。山西河津县南张村(现属万荣县)人,幼时在本村私塾学习,1921年考入河津县第一高等小学校。他学习刻苦,所写的文章流畅华美,很有演讲才能。 1925年夏李光汉以优异成绩考取了进山中学,后因家境困难一度休学。复学后,和同学...[详细]
江祥凤(1917~1941) 潭牛镇文通村人。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尚未成年就为孤苦的母亲分担生活重担。当过砖瓦窑泥工,推过人力车、烧木炭出售和削制木屐等。从小好胜心强,艰苦的生活磨炼了爱憎分明、机智勇敢、多谋善变的性格。 1939年初春,替牛皮商运货到湛江出售,在冯坡的海边,目睹日...[详细]
胡春霖(1882~1941),原名胡贤璋,字默青,含山县褒山乡人。少年勤学,17 岁以案首入学为诸生,后又获优拔。曾在家乡教家馆,游学于上海师范学堂、安徽存古学堂,继入北京大学,攻读哲学、法律,获学士学位。 胡春霖早年加入“光复会”、“同盟会”,追随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致力于民主革命。民国...[详细]
黄红(1904~1941),双泉铺观音阁人。黄埔军校六期毕业后,任国民党284团团长。民国28年(1939),284团与283团,285团,驻防汨罗新市、黄柏、沙溪一带。黄治军宽严有度,常微服巡视属下官兵,体察士兵疾苦,士兵多愿为其驱驰。黄常与驻地百姓往还,多有称颂。 民国30年(1941),抗...[详细]
侯延宾(1884~1941),号鸿程,南泉镇东时于庄人。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侯延宾考中秀才。1905年入山东省公立高等学堂。1908年考取官费赴英留学生,于英国利资大学攻读矿学6年,获硕士学位。后又到德国比茨堡煤矿实习2年,获采矿工程师职称。德国比茨堡煤矿曾以优厚的待遇留他在那里工...[详细]
高亦吾(1881-1941),字盘之,山东省章丘县(今章丘市)人,1881年出生在旧县城绣惠镇西关一个家学深厚、颇有名望的耕读之家。他自幼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12岁时,在私塾就已读完四书五经,16岁时自设私塾,教育蒙童,惠及乡里。1907年高亦吾通过府试,以优异的成绩被选入山东高等学堂历史科深...[详细]
甘鹏云(1862~1941),字翼父,号药樵或月樵,别号耐公、耐翁,晚年自号“息园居士”“潜庐老人”。今潜江园林办事处辉煌居委会人。他是近现代史志书籍、杂志和财经类专刊等文献史料0现频率高,被现代人研究较多的中国著名财经专家、史志学家和藏书家。 生逢乱世辗转求学 据《潜庐类稿》卷十《潜江...[详细]
方强(1901—1941) 盐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方强,原名袁文彬,曾用袁持中、袁志远等名,练塘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幼年家境困苦,曾寄居本镇高家,读了几年书,再去上海求学,因经济窘迫辍学。在宝隆医院当勤杂,不久升为看护。他勤奋好学,待人谦和,得病家器重。后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科学...[详细]
丁焕时(1913—1941年) 丁焕时,又名赵云,赵巷松泽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出生农家,从小失去双亲,靠当乡村教师的姐姐抚养。12岁时,央人介绍去上海德隆彰水烟行当学徒,因患肺结核病被辞退,只得到南京姐姐处养病。养病期间,刻苦自学,阅读进步书刊,追求革命真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