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陈钦文 [公元1909年-1941年,抗日英烈]

  • 陈钦文(1909—1941)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军110师330团团长 黄埔军校第六期步科毕业。历任排、连、营、团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陆军第一一〇师三三〇团团长。 率部参加南口、上饶、信阳等战役。1941年1月日军第三师团分兵3路进犯豫南。三三○团奉命集结于河南舞阳县武功镇附...[详细]

陈镜蓉 [公元1918年-1941年]

  • 陈镜蓉(1918-1941),号秋舫,乐陵县(现为市)人。他的父亲是一个教师,是乐陵的早期党员,他的家是进行革命活动的场所。由于革命环境的影响,从他懂事起,思想就比较活跃、进步。在跟随父亲读完小学后,193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惠民中学。期间,经常与进步教师接触,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入校不久,便加入...[详细]

曹德辉 [公元1913年-1941年,抗日英烈]

  • 曹德辉(1913—1941)新四军第6师江南东路保安司令部警卫1团政治委员 曹德辉是江西中央苏区的老红军。1940年,他随新四军东进澄锡虞地区,开展敌后抗日武装斗争。1941年3月,任新四军六师警卫一团政委。1941年7月,日伪开始在苏常太地区“清乡”,警卫一团奉命进入沙洲。曹德辉与团长杨知...[详细]

蔡亚雄 [公元1911年-1941年]

  • 蔡亚雄(1911-1941),牺牲时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云梦县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 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为谋生计,曾在国民党专员傅恒伯名下当过卫士。他目睹旧官场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的种种丑态,再也不愿替那些官老爷去欺压人民群众,便回到巡店替安陆一区大地主李永贤家帮工。1928年春,徐觉非来安陆...[详细]

蔡戎前 [公元1914年-1941年]

  • 蔡戎前(1914-1941),男,山东省乳山人。北平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曾任东海指挥部政委、军政委员会书记、山东纵队五支二团政委等职,在胡巴庄战役牺牲。牺牲时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第2团政治委员。 北平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曾任东海指挥部政委、军政委员会书记、山东纵队五支二团政委等职。 ...[详细]

白福厚 [公元1913年-1941年]

  • 白福厚(1913-1941),男,1913年生,辽宁省辽阳市小堡黄家屯人,1922年全家逃荒到黑龙江省绥滨县安乐屯定居。1932年日军侵入绥滨后,他毅然参加了陈大凡在绥滨县中兴镇领导的抗日人民自卫军。1933年加入黑龙江省青年抗日救国军。参加马占山部五团,后来一部分东北军投降日军,被编入伪军三十...[详细]

朱善醉 [公元1918年-1941年]

  • 朱善醉(1918~1941),矾山镇人。其父为明矾厂老板。民国21年(1932)善醉考上省立第十中学,24年毕业后,回故乡任石宫小学(当时共产党联络点)教员,后任校长,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石宫党支部书记。抗日战争初期,朱善醉利用各种-向师生进行爱国教育,还组织矾山抗日救亡团,上街宣传,为东...[详细]

朱庆澜 [公元1874年-1941年]

  • 朱庆澜(1874—1941),字子桥、子樵、紫桥。山东济南市历城人,祖籍浙江绍兴钱清镇秦望村人。父锦堂,游幕山东,为历城刑名师爷,庆澜生于任所。6岁丧父,14岁丧母,自幼孤贫力学。17岁,为治理黄河河工。后随友赴东北,投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部下,深受赏识,历任三营统领,凤凰、安东知县,东三省营务处会...[详细]

周居宾 [公元1907年-1941年]

  • 周居宾(1907~1941),龙山街道大留村人,青年时经亲友介绍,到青岛公民报社当排字工人,经常参加党领导的一些革命活动,多次在工厂、码头、街巷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揭露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和军阀政府的-行径,并在斗争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1930年春,经陈迈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4月,...[详细]

周达明 [公元1914年-1941年]

  • 周达明(1914—1941年) 周达明,原名周和康,浙江省上虞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7岁进丰惠镇中山小学读书,小学毕业随家迁至上海,进入浦东中学学习。初中毕业后,克服种种困难,自学高中课程。“九,一八”事变后,和许多热血青年一起组织了“上海青年援马抗日团”,担任...[详细]

赵镈 [公元1906年-1941年]

  • 赵镈 1906年生。陕西省府谷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受党的派遣到黄埔军校学习,任我党地下连支部书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北平、天津一带从事地下工作,前后两次被捕,坐牢7年,在狱中,他担任党支部委员和学习委员会委员,他和薄一波、杨献珍等同志一起组织难友坚持斗争。1936年“西安...[详细]

张作洪 [公元1889年-1941年]

  • 张作洪(1889—1941.9) 曹庄镇西山前村人.1940年西山前组织起了村自卫团,张作洪被推选为自卫团长,下半年又担任了岌山区山前乡乡长,并组织起30多人的乡分队.乡公所常驻西山前村.张作洪带领群众筹集资金购置-,修围墙,筑炮楼,配合主力部队几次打退敌人的进犯.1941年9月30日拂晓,日伪...[详细]

章志中 [公元1915年-1941年]

  • 章志中(1915~1941),别号江南。镇江村(在渎浦乡)人。5岁丧父,母再嫁,靠兄嫂养育成人。18岁于温州中学毕业后,在家乡小学任教、乡公所做事务员。民国27年(1938)报考温州专署警教所,结业后任昆南区(今矾山、马站)巡官,通过矾山乡长庄琴(中-员)与共产党取得联系。2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详细]

张文海 [公元1915年-1941年]

  • 张文海(1915~1941)易县南城司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1月在易县担任民兵基干队队长。1940年7月,将涞易公路以北的白马、西陵、紫荆关、良岗一带划归龙华县,张文海调龙华县担任基干民兵大队队长,转战于拒马河两岸。 1941年7月下旬,日军一个混成旅集结于紫荆关,意欲开往平西...[详细]

张树基 [公元1901年-1941年]

  • 张树基(1901~1941),原名张瑞先,灵山镇灵山村人。 张树基幼年求学于灵山学塾,20岁投笔从戎,曾在北洋军某团任书记长,后见军阀混战,人民涂炭,遂愤而离开部队,回家务农。 1938年初,日军占领即墨城。张树基参加了纪淑和组织的游击队,后任苏鲁战区游击总指挥部直属第十六支队第十纵队第...[详细]

詹镛 [公元1911年-1941年]

  • 詹 镛(1911~1941) 原名詹行合,又名友寒。1911年出生于宝芳乡坡头村的一个中农家庭里。 他是个独生儿,6岁便进小学读书,12岁毕业后,往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就读。幼年天资聪明,智力出众,在小学和中学读书时都是校中的优等生。1927年,中学毕业后回到故乡。在“四·二二...[详细]

殷汝骊 [公元1883年-1941年]

  • 殷汝骊(1883—1941),字铸夫,号柱公。金乡镇人。光绪三十年(1904)创办金乡卫西初等小学堂,提倡新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东渡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经济科,加入同盟会。1911年回国,民国成立,当选为国会议员,蒋尊簋(百器)任浙江都督,召集在杭的浙江士绅商讨,制订了一些地方政治措施...[详细]

姚汝崇 [公元1912年-1941年]

  • 姚汝崇(1912年——1941年),新兴镇姚家村人。黄埔军校第十期毕业。曾任国民党八十军一六九师四九四团第二营少校营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十月,随军率领该营前往中条山平陆县东北张(店)茅(津渡)大道,抗击日本侵略军庄山旅团牛尾国成大队。民国三十年(1941年)元月,日寇华北派遣军司令部集...[详细]

杨忠 [公元1909年-1941年]

  • 杨忠(1909~1941),原名欧阳吉善,江西省安福县金田乡南江村人,出生于贫农家庭。 杨忠少年时代就投身革命,曾任乡少儿部儿童团支部书记,后又被推选为大桥乡苏维埃主席。他带领贫苦农民,打击地主豪强,并亲手处决了三个恶霸地主。 1930年, 杨忠带领大桥乡的20多名青...[详细]

杨庆福 [公元1912年-1941年]

  • 杨庆福(1912~1941),男,1912年5月出生于东海县石榴镇东安村。1941年9月22日加入中国0,同年9月27日,在团林战斗中牺牲。牺牲前任五十七军独立旅一营营长。 1941年9月26日凌晨,驻桃林镇的一个日军小队和伪军百余人,向我根据地边沿村庄抢掠。我五十七军独立旅研究,决定伏击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