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汝麟(1880~1941.2),字石青,以字行,别号乐想楼主,河南省通许县后城耳岗人。10岁丧父,由母罗氏教养成人。光绪二十二年(1896)中秀才,1906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 胡汝麟久怀教育救国宏愿。1907年任河南高等学堂教务长,1909年任省教务公所专...[详细]
黄白莹 (1917-1941) 原名黄冠义,笔名白莹、欧阳丽娜。1917年9月6日出生,在天津当童工期间,他仍坚持学习。进步书刊的引导,爱国知识青年的影响,使他明确了方向,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以诗歌为武器,沤歌劳苦大众,揭露黑暗统治,为抗战擂鼓呐喊。1937年11月黄白莹被党组织接纳为中国共产...[详细]
何其一(1920—1941),原名其英,上会乡下会村人。幼入私塾,后读小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停课,在家乡经常参加宣传抗日、-的活动。民国27年(1938)秋,新四军挺进苏南,开辟茅山抗日根据地,何闻讯后瞒着家人和新婚妻子,前往参加。数月后,回乡组织“青抗会”、“妇抗会”,并常于夜间破坏丹句公...[详细]
韩达生(1905~1941),名绍棠,河南省杞县韩楼村人。少时以优异成绩先后考入杞县甲种农校、开封第二中学。在求学期间接受了"五四"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启蒙,与同学张海峰、吴芝圃、杜孟谟、马沛毅等组织反对旧礼教、旧文化的"杞县风俗改良会",他们阅读《向导周报》、《新青年》、《中国青年》等进步刊物。又...[详细]
顾南洲(1898~1941),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出生于崇明外沙永兴镇。烈士。于民国12年(1923年)通州师范毕业。民国14年去南汇教书,结识了共产党人王捷三、侯绍裘,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6年初,参加设在武昌的江苏省党务训练班学习。这期间,适逢召开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顾南洲应邀参加。...[详细]
方秉文(1921~1941),原名王列云。淮阴西坝人。烈士。在淮阴私立诚志中学读书时,与进步同学组建青年工作团,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7年(1938年)冬,青年工作团改为营坝战时服务团,他任编导,先后组织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画家救国》等剧。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淮阴县工委和县委宣传部...[详细]
戴秉义(1918~1941),阜宁县二区潘荡乡(今为滨海县天场乡)人。烈士。民国27年(1938年)夏,戴秉义于石湖师范毕业后走上教学岗位。教学期间,他仅留极少一部分薪金,大部分用于周济穷人家的子弟。学生、家长和同事,都称赞他是好老师、好同事。民国29年春,为迎接八路军南下开辟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详细]
陈富轩,原名陈余,化名张也夫,19l3年生于遵化县石门黄各庄。幼年家境贫困,靠亲友的资助,读过私塾和高小。陈富轩读书一向十分刻苦,总是早出晚归,从不耽误功课,即使有病也坚持学习。他还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文学作品。 1929年,陈富轩考入滦县师范附小,当时滦县师范附小...[详细]
朱真(1918~1941),女,又名芝芳。武进县(今常州市区)卜弋桥镇人。烈士。民国25年(1936年)夏,进常州尚德女子职业学校,受到新思想的启蒙。翌年11月底,日军侵占武进,学校停办再度失学。她耳闻目睹日军暴行,积极寻找抗日救国的道路。民国28年(1939年)秋,入新四军扬中抗日训练班学习,...[详细]
朱松寿(1900~1941),又名朱寿华。江阴县(今江阴市)长寿朱家巷人。民国16年(1927年)3月北伐军进抵江阴,朱参加县农训班学习。“四一二”-政变以后在乡间从事农运宣传。6月,由陈叔璇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9月13日,与陈一起领导长寿数百农民,对开设, 场的土豪陈祥安实行制裁。11月15日...[详细]
朱廉贻(1904~1941),字伯轩。丹阳县(今丹阳市)河阳乡人。烈士。民国17年(1928年),在北京朝阳大学读书时,因其父被诬入狱而中途辍学。后随国民党官员尹志仁到浙江桐庐县政府任第一科科长,代理县长。由于对上司不随俗逢迎而受到排挤,民国20年回乡任教。民国26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民...[详细]
朱华亭(1906—1941)原名朱庆荣,又名朱景容。女。阳谷县人。革命烈士。1923年考入济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1927年被党组织派往苏联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1930年结业回国。1933年参加中共江苏省委的组建工作。1937年...[详细]
庄清华(1855~1941) 原名宝华,字仲威,生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武进人。县学禀生。18岁起任塾师,达30年。光绪二十年(1894)考中举人。曾膺受国史馆汉誊录议叙知县官衔,后历任山西太原电报及电话局总办、法政学校提调、陆军监狱监长、模范监狱庶务长、劝业道公署邮传科科长等职,承...[详细]
朱毓淦 (1906—1941)又名朱国栋。泰安县北望村(今属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北望村) 人。早期中共党员。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在本村读书。1925年入泰安萃英中学,在校期间接受马列主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建立第一个村党支部。 1928年中共山东省委调他到济南做交通联络工作。192...[详细]
周苏平(1909~1941),原名金水,曾用周福生、李健生。溧阳县(今溧阳市)马垫乡张巷里人。烈士。少时就读于本村私塾,后在溧阳同济初中和南京一所矿校求学,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民国21年(1932年)中共溧阳特支成立,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受组织派遣,前去溧阳县白塔、周城一带,以教师身份作掩护...[详细]
周木斋(1910~1941),原名朴,号树渝,笔名辨微、振闻、吉光等。武进(今常州市区)邹镇人。父周季平曾任武进商会会长。他早年就读于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民国16年(1927年)转入无锡国学专修馆,翌年入上海南洋高级商业学校读书。民国18年辍学,进上海大东书局任,编写《学生新标准字典》、《中国历史...[详细]
甄磊(1919—1941)女。原名甄玉桂。莱芜县西关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人。1935年,县立师范讲习所毕业后,在县第一女子高等小学任教。1938年,参加八路军,进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春,分配到中共山东分局妇委会工作,先后任中共泰山特委直属县委妇女部长、山东省第一届...[详细]
赵福基(1909—1941)马淑贞(1909—1946)赵福基,原名赵德庭。回族。宁阳县白马乡太平村人。马淑贞,女。回族。宁阳县白马乡太平村人。1927年,两人结为伉俪。1923年,赵福基受聘到泰安县泥沟小学执教。1930年弃教行医,1938年初投身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9月,任...[详细]
张渔 (1906—1941) 原名张福荣。临淄县端智乡赵王庄(今属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 人。省立第四师范毕业,应聘在县立西关小学任教。1937年底,参加了临淄县青年学生抗日志愿军训团,后任三支队十团一连连长、临淄县抗日民主政府一区区长, 1940年12月任县长。1941年7月,被错划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