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卢明 [公元1900年-1941年]

  • 卢明(1900—1941) 原名卢起岐,字达之,巷贤镇大卢村人。壮族。少时勤奋好学,成绩优良。1925年卢明毕业于宾上迁中学,后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第一期工兵科,结业后,任第四集团军第七军第二十四师第七十团第三营第九连连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升任营长。1937年部队奉命开赴抗日前线,任第五...[详细]

陆近礼 [公元1881年-1941年]

  • 陆近礼(1881~1941),平定西关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乡试中举,同年考入山西大学堂西斋二部。光绪三十年选派日本明治大学商科深造,三年后学成归国。民国23年(1934),任山西公营事业董事长,经办财政诸事,掌西北实业公司、同蒲铁路、山西银行、山西省铁路银行等企业金融大权。抗日战争开始后...[详细]

李有年 [公元1886年-1941年]

  • 李有年(1886~1941),平定县 石村人。民国元年(1912)毕业于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试图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未果。抗日战争中,在故里专为村民诊疾疗病。其间,他毅然送四个儿子和四个儿媳加入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赤胆报国之心昭然,在太行老区传为佳话。民国30年,在尝尽磨难孤独后...[详细]

刘锡彤 [公元1896年-1941年]

  • 刘锡彤(1896—1941)河北省丰润人。1922年去东北海参崴谋生,了解苏联十月革命后的情况,为后来投身革命奠定了基础。1934年返乡。1937年“七七”事变后为抗日武装筹措0,组织起1500人的抗日队伍。1938年7月,冀东抗日大-中任抗日联军(丰润)十三总队长。8月,十三总队改变为第二...[详细]

刘翠霞 [公元1911年-1941年,评剧早期“四大名旦”之一,评剧刘派创始人]

  • 刘翠霞,评剧早期“四大名旦”之一,评剧刘派创始人。 刘翠霞,评剧女演员,工旦行。3岁的时候随母亲沙氏“下卫”讨饭,10岁时被卖给撂地艺人何丑子学唱辽河大鼓(辽宁大鼓),不久随师傅到大连谋生。11岁进了李金顺(李氏亦为武清人)的落子班,走上了评剧艺术之路,拜张百龄、赵月楼学唱评戏,并受到罗万盛...[详细]

林祖式 [公元1886年-1941年]

  • 林祖式(1886~1941年),字谷士,林东郊之子。20岁左右,以全县考生第一名入县立学校。宣统元年(1909年)己酉科拔贡,肄业于北京京师法律学堂。以副贡任湖北武昌地方厅检察官。由于办案干练,调任湖北沙市商埠地方检察长。辛亥革命后回豫,任河南省立法政学校校长。继任河南省高等审判庭庭长,开封地方...[详细]

梁范西 [公元1884年-1941年]

  • 梁范西(1884~1941),又名士模,新丰观南村人。少时爱好读书,博学能文。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成秀才,废科举后于宣统元年(1909年)中拔贡,朝考获一等。曾在梧州中西学堂任教。后分发河南补用知县。宣统二年各地纷纷成立议会,梁范西当选为北流县议员,任参事。接着又当选为广西省第一届议会议员...[详细]

李瑛 [公元1891年-1941年]

  • 李瑛(1891~1941),字南荪,平江县人。1931年入长沙工业学校,转陆军预备学堂肄业,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历任湖南陆军第一师十九团一营营长、国民革命军团长、第八师二旅少将旅长、第二十四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舍乡和河南归德、密县等地和日军作战,于叶县击退敌人进攻,受到国民政府嘉奖,晋升...[详细]

金颂清 [公元1878年-1941年]

  • 金颂清(1878—1941),字兴祥,金尔珍之子。少习儒学,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补博士弟子员。后致力于经史之学。对图书文物的研究有较高造诣,善鉴真伪。1914年与罗振常创食旧廛书店于上海天主堂街,翌年停闭;1915年创青籁阁书店,未久亦停闭。1926年,在其父收集的大量古籍藏书基础上,于上...[详细]

金树仁 [公元1879年-1941年]

  • 金树仁(1879年—1941年),字德庵,汉族,甘肃省河州人,民国时期新疆军阀。 金树仁1879年生于甘肃省。1914年至新疆省任知县,1926年被杨增新任命为新疆省民政厅长。1928年7月,杨增新遭军务厅长樊耀南刺杀身亡后,掌握军队的金树仁随即出兵讨伐樊耀南并逮捕之,同年11月17日,国民...[详细]

贾力更 [公元1907年-1941年]

  • 贾力更(1907-1941) 蒙古族,原名康富成。1907年出生于土默特左旗把什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共绥西地委蒙民部部长,绥察行政公署蒙政处长,党的七大代表。1941年3月带领一批青年在赴延安途中被日军包围,英勇牺牲,年仅34岁。 ...[详细]

胡香圃 [公元1889年-1941年]

  • 胡香圃(1889—1941),原名胡玉芬,河北省蓟县北王庄人。1899年跟父亲读书。1906年辍学务农。不久,任蓟县五区民团保董,1937年冬,在中国共产党党员卜静安的影响下,参加了抗日救国会,并负责到各村联络,发展会员。1938年7月16日,在中共领导的冀东七县抗日武装大-中,率民团宣布起...[详细]

胡福才 [公元1923年-1941年,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狼牙山五壮士]

  • 胡福才(1923—1941年),河北省保定市容城郭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当战士。同年秋,日本侵略军对晋察冀边区发动猖狂进攻。 1941年9月25日,日伪军3000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兵几路围攻驻扎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一带的一分区司令部及...[详细]

胡德林 [公元1922年-1941年,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狼牙山五壮士]

  • 胡德林(1922年—1941年)、胡福才(1923—1941年),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人,是叔侄两个。他们和葛振林一样,小时受苦,日本鬼子来了,又增添了民族恨。 1940年,八路军攻打容城县城,他们踊跃支前。县城打开,他们又自告奋勇帮助部队运送战利品。当部队领导夸奖他们任务完成得好,要他们回家...[详细]

黄金贵 [公元1880年-1941年]

  • 黄金贵(1880~1941) 善化县六都龙湾(今望城县莲花乡上龙村)人,清光绪六年(1880)生。世业农,家居偏僻山区,出入皆羊肠小道,交通极为不便,乃萌生修整道路、造福桑梓之志。从此,每至冬闲,辄担畚荷锄,野炊露宿,掘石填坑。时天寒地冻,生活极其艰苦,始终坚持不懈。自民国初年起,独自义务修路...[详细]

何觉民 [公元1912年-1941年,革命烈士]

  • 何觉民(1912——1941),自良镇人。1933年,从广西大学预科班弃文从武,入广西航空学校第二期飞行班。在学期间,成绩较好,很快成为一个优秀的空中飞行战士。1937年10月随国民革命军空军第三十二驱逐中队北上参加抗日战争。 1938年7月随队移防汉口,17日,日军96式战斗机12架袭击汉口...[详细]

郭铁坚 [公元1911年-1941年]

  • 郭铁坚(1911~1941年) 原名郭成文。黑龙江省依兰县刁翎镇大通沟人。民国24年(1935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刁翎党支部书记。在抗日联军中历任连长、指导员、科长、师政治部主任、师长、支队政委。民国30年(1941年)8月,率领抗日联军第9支队三进呼伦贝尔,从讷河向嫩江远征...[详细]

龚道耕 [公元1876年-1941年]

  • 龚道耕(1876—1941),字向农,又字君迪,别署蛛隐,绍兴人,生于成都。历县学生员、副贡、举人,随后即入赀为内阁中书。未几,任四川学务处,又在中学执教。辛亥革命后,历任国立成都师范大学校长,四川大学、华西大学经济学教授。著有《孔北海年谱》、《唐写本尚书释文考证》、《三礼述要》、《经学通论》、...[详细]

高凤英 [公元1909年-1941年]

  • 高凤英(1909~1941年) 原名德勒登,又名云祥,曾用名道尔吉。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保尔合少村人。民国18年(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9年(1930年)春,到蒙古人民共和国党务学校学习。民国24年(1935年),化名高风英,回国开展地下革命活动,负责对上级...[详细]

杜伯华 [公元1904年-1941年]

  • 杜伯华 (1904-1941) (房良联合县县长、平西专署专员)1904年出生,祖籍河北省,1933年参加革命,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房良联合县县长、平西专署专员,卫生部副部长等职,他一生的革命足迹遍及东北、华北、西北特别是平西他辗转战斗,踏遍了山山水水里下了不朽的功勋,不幸于194...[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