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菲茨杰拉德 [公元1896年-1940年,20世纪美国作家、编剧]

  •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FrancisScottKeyFitzgerald,1896年9月24日-1940年12月21日),20世纪美国作家、编剧。 菲茨杰拉德1896年9月24日生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父亲是家具商。他年轻时试写过剧本。读完高中后考入普林斯顿大学。在校时曾自...[详细]

方尚武 [公元1906年-1940年]

  • 方尚武(1906—1940),湖北天门佛子山镇方家岭人。幼时读私塾。1919年,祖父方万业因秉公处事,得罪族长,遭到暗杀。尚武之弟元法同时被杀害。尚武多亏领导李冬苟藏匿,免遭一死。1927年春,他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毕业后调任国民政府警卫团排长、连长。抗日战争时期,他于1938年毅然退出国...[详细]

杜仲安 [公元1900年-1940年]

  • 杜仲安(1900-1940),男,原名康年,老河口市袁冲乡人,湖北省立第二师范肄业。1926年加入中共党组织,1927年任国民党光化县临时党部组织委员,后历任中共均光谷三县联席委员会委员、中共光化北乡区委书记、中共四县(均、光、谷、襄)临时特委委员。1928年,党组织派他打入陈汉三匪部做争取工作...[详细]

段绳武 [公元1896年-1940年]

  • 段绳武(1896~1940)定县(今定州)高头村人。曾在军阀王占元和孙传芳部任排、营、团、旅、师、军长。1930年任国民军四十七师师长,后弃官闲居。1931年到包头,正值包头电灯面粉公司缺乏资金,他投资上万元,并于1932年出任公司常务董事,代表董事会直接监督处理公司的事务。又亲赴河北筹款4万元...[详细]

董孟舒 [公元1915年-1940年]

  • 董孟舒(1915—1940)昌江县四更镇(今属东方县)四更村人。孟舒刚满7岁,就进本村私塾念书。1930年,到昌江县第二小学读书。1935年小学毕业后,又到香港继续读书。1937年,从香港回家乡当义务教员。1938年初,出任昌江县第五小学校长。1938年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更加积极工作...[详细]

丁世谟 [公元1912年-1940年]

  • 丁世谟(1912—1940),湖北天门渔薪镇丁家湾人。少时读过私塾,后入县城中学读书。1938年夏经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介绍,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此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从延安奉派回到鄂中,由鄂中特委派任应城抗日游击大队司令部教导队队长。1939年4月任该大队四支队一营营长,为了...[详细]

邓家声 [公元1914年-1940年]

  • 邓家声(1914—1940),湖北天门汪场镇罗巷村人。1929年参加土地革命斗争,1930年入党,参加襄北苏区的反围剿斗争,随红军主力转战鄂西北和湘鄂川黔苏区,与部队离散回乡坚持地下斗争。抗战爆发后,他在党组织领导下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任赖场党支部书记,1940年2月任天西游击队中队长,...[详细]

邓贡直 [公元1912年-1940年]

  • 邓贡直(1912-1940),原名邓家铭,福建省泰宁县胜二街人。毕业于福州乌石山师范学校,随后在邵武省立小学任校长。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赴上海就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上海来到厦门,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历任“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干事、漳州南乡工作队队长,1938年6月由于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详细]

陈增佳 [公元1922年-1940年,革命烈士]

  • 陈增佳(1922.12~1940.10),别名鹤,男,汉族,民国11年(1922年)12月生于玉环县城县前(今玉城街道县前社区)。民国26年(1937年)参加革命,民国28年(193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新四军侦察参谋。 民国24年(1935年),环山小学高小毕业。民国25年(1936年)...[详细]

陈秀菊 [公元1922年-1940年]

  • 陈秀菊(1922~1940)女。蠡县泊庄东村人。10岁入本村小学,二年级即因生活所迫辍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秀菊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参加了本村妇女抗日救国会,任委员。她虚心好学,积极肯干,连续受到上级表扬,很快升为村妇救会副主任。1939年春,-率八路军一二○师三支队在潴龙河南各村征...[详细]

陈文彬 [公元1911年-1940年,革命烈士]

  • 陈文彬(1911—1940),八路军第一二○师津南抗日自卫军政治委员。 又名光蛟,乳名文生,1911年6月12日出生于湖南省茶陵县腰陂乡布庄村陈家湾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春加入共青团,同年秋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不久,调茶陵县苏维埃政府独立营任文书,后被选拔到湘赣独立师、湘赣军区红军学...[详细]

陈曼夫 [公元1913年-1940年]

  • 陈曼夫(1913~1940年),佛罗老孔村人。出身地主家庭,少年勤奋读书,胸怀大志。1933~1937年,先后负笈广州、香港读书。读书期间,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十分关注。有一次和同学到黄花岗凭吊革命先烈时,感慨地说:“我们国家这样大,却这样弱,人这样多,烈士却这样少。”表示要为国捐躯的意愿。1937...[详细]

陈金海 [公元1908年-1940年,新四军战士]

  • 陈金海(1908-1940),福建省龙岩县铁山乡陆家地人。1935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南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战士。1940年在安徽抗日根据地反“清乡”战斗中牺牲。...[详细]

陈家智 [公元1908年-1940年,新四军战士]

  • 陈家智(1908-1940),福建省福鼎县管阳乡乾头村人。入伍后任闽东红军独立师某部战士,参加了闽东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战士。1939年随部东进江南,参加了开辟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0年在江苏水甸反“清乡”作战中牺牲。...[详细]

程希敏 [公元1917年-1940年]

  • 程希敏(1917~1940),民国6年(1917年)出生在大化坪镇。在管驾渡第三高级小学读书时,受进步思想影响,阅读了革命理论书籍,提高了思想觉悟。他经常对象里人说:人要看远些,不能嫌贫爱富,穷不能穷到底,富不能富一生,将来一定会变,到那时,人人有饭吃,个个有衣穿,男女都一样,等等。27年,参加...[详细]

陈存弗 [公元1914年-1940年,新四军战士]

  • 陈存弗(1914-1940),福建省福鼎县店下乡筼筜村人。入伍后任闽东红军独立师某部战士,参加了闽东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三支队六团战士。1939年随部东进江南,参加了开辟苏南、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0年在安徽反“清乡”作战中牺牲。...[详细]

曹亚范 [公元1911年-1940年]

  • 曹亚范(1911—1940),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一方面军指挥。 又名曹青山、曹俊杰。北京人。13岁时因家境贫寒,被送入北京香山慈幼院接受教育。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慈幼院建立了党的地下组织,曹亚范的马列主义启蒙教育和革命思想的形成从这里开始。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慈幼院内党的...[详细]

安子璋 [公元1902年-1940年]

  • 安子璋(1902—1940),曾用名安春生,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秦家庄人。1930年冬,经日照县委书记安哲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五莲山区发展的第一个党员。1931年3月,五莲山区第一个党组织——五莲山支部(后称诸城特别支部)在潮河村西的和尚庙里成立,安子璋任书记。1932年10月1...[详细]

邹之谟 [公元1907年-1940年]

  • 邹之谟(1907~1940),字奖丁,号谈天,平江县南江镇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党的各种活动。1926年被国民党当局发觉,秘密出走浏阳、江西、湖北等地,继续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后回到平江县桃花洞九枫坪,任红军学校校长,组织农协与赤卫队,并任赤卫队队长。1929年任湘鄂赣边区游击纵队...[详细]

朱桓山 [公元1909年-1940年]

  • 朱桓山(1909~1940)又称朱晚哥,系大成乡鹦鹉塘村人。1938年秋,受朱澜清、许家骅等影响, 成为一位地下通讯员。1939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6月.国民党顽军对白石水地区进行“围剿”,甘子根小学的地下工作人员撤离后,他留下与各地保持联系;10月,在第二次“围剿”中,被当作朱澜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