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光中 (1903~1940) 邹光中,张店区洪沟村人,7岁入私塾,后转入学堂。1918年考入“山东铁道从事员养成所”学习司炉专业,四年学成后,分配到张店火车站机务段,初任司炉,后任司机。 1924年初,张店铁路工人工会正式成立,邹光中被推荐为主要负责人之一。是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朱启杰(1912-1940.5.28),女,又名朱启哲、朱比莎,江苏省涟水县成集乡朱南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排行第七,人称七姑娘。曾就读于县立女子小学、淮阴师范学校、金陵女大附中高中班、省立树强中学。1937年加入抗日同盟会。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七·七事变”后弃学回乡...[详细]
周云吉(1910—1940),湖北天门渔薪镇涂嘴村人。1930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党组织。土地革命时期,为周家祠堂地下党支部成员,曾任渔南联乡乡长,1940年7月执行任务途中被伪军李占廷部捕捉,杀害于涂咀村曹家台西头。渔薪镇 天门市辖镇。是市境棉花集散地。1950年设区,1956年分设赵场、...[详细]
周文富(1903-1940)字绍尊,四川双流县城西街人,曾任双流县立第一小学校长。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因感于民族危机深重,毅然抛妻别子,投笔从戎,考入中央军校第一分校(南宁分校)第五期(比照黄埔军校第八期)高级班学习军事,毕业后历任排、连、营、团长。 1940年4月,日本侵略军3千余人入窜湖北...[详细]
郑昌赉,又名郑致平、郑衡、郑子平、梁兴,1914年生于四川省隆昌县道光坪油房街一个地主家庭。在他懂事时家庭已开始衰败。他自幼酷爱读书,待人热情,举止大方,善于言谈,做什么事也不甘心落后于人。他上中学后,喜欢看政治书籍,从中接受了进步思想,渐渐地对旧社会产生不满。1932年初春,郑昌赉结识了隆昌进...[详细]
张镇华(1909—1940),黑龙江省宁安县人。1909年出生。原名张德林,化名张学忠、张治中。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3师领导人。1927年到东北军第18旅1连当兵。“九•一八”事变后,回到故乡宁安县,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和武装抗日的工作。1932年任中共宁安中心县委委员,...[详细]
张其羽(1905﹒11~1940),本名凤翙,字其羽,河北昌黎人。 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昌黎县第一名中共党员。他以串卖文具为名,开展抗日联络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奔波于昌黎、乐亭两县,宣传共产党的主张,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2月,他作为昌黎县的代表,到滦县多余屯参...[详细]
张乃东(1901—1940)涿(县)固(安)新(城)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详细]
曾钦炜(1897~1940),字紫形。清光绪二十三年生。渡江莲塘人。江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毕业。民国14年与钟义谦等29人自筹资金创办“私立尚真小学校”,担任校长。他办校认真,治学严谨,教学质量高。龙南县及邻县很多家长慕名送子女前来就读。民国15年,他又与热心教育人士一起集资创办“私立尚真师范讲习...[详细]
约瑟夫·约翰·汤姆逊(1856年—1940年),英国物理学家,电子的发现者。世界著名的卡文迪许第三任实验室主任。1856年12月18日生于英国曼彻斯特,父亲是一个专印大学课本的商人,由于职业的关系,他父亲结识了曼彻斯特大学的一些教授。汤姆逊从小就受到学者的影响,学习很认真,十四岁便进入了曼彻斯特...[详细]
游玉圃,1889年生于湖南省澧县中武乡。毕业于澧县中学,后去武汉求学,由于家贫辍学回乡,1917年执教于涔阳高小。新思想、新文化激起他对理想人生的追求,而社会的黑暗和政治腐败,又使他心中充满不平和愤恨。五四运动影响所及,乡村小学师生也参加了反帝爱国斗争。他倾向进步,倡行民主,成为农村革命的文化人...[详细]
尹国赤(1907-1940),男,汉族,中共党员,革命烈士,江西省永新县烟阁乡横路村人。 1929年参加红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方面军排长、连长、团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任红一方面军一师一团三营营长。长征中,尹国赤曾经率全营官兵全歼嵩明县城守敌。尹国赤...[详细]
阎祖皋(1914-1940),历经长征转战华北,中共党员,曾在冀热察军政干部学校工作,生前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13团参谋长。1939年秋任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2支队参谋长,1940年3月9日于河北省遵化县周桥子村作战中牺牲。 2020年9月2日,入选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详细]
阎锡九(1905—1940)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供给部部长 原名阎广勋,化名王继先,祖籍河北省丰润县大岭沟村。他弟兄三个,姊妹两个,排行第三。他的家乡大岭沟坐落在丰润腰带山下,是一个贫困的山村。阎家祖祖辈辈以种几亩贫瘠的山地为主,常常是吃不饱穿不暖,以糠菜度日。1895年,阎锡九的父亲...[详细]
杨新年(1922—1940),湖北天门卢市镇彭垴村人。1940年春由卢市党组织介绍参加抗日斗争不久,被升级到四团队当战士。随部队转战天汉湖区,在干驿、田二河一带执行任务时,被伪军古鼎新部捕捉打死。卢市镇 天门市辖镇。1949年为区,1956年改为生产指导组,1957年复区,1958年改丰乐公...[详细]
杨瑞符(1902—1940),字节卿,天津市静海县人,著名抗日英雄。1921年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524团,先后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1937年8月13日,日军侵略上海,同年11月26日杨瑞符与副团长谢晋元亲率524团八百壮士留守闸北,以四行仓库为依托,抗击日军。1939年5月,九死一生的杨...[详细]
徐绪奎(1915―1940)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方面军连长、营长和红二十五军团长等职,曾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作战。后随军西征,参加开辟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抗日战争初期调入新四军工作。 1939年奉命进入苏南东路,...[详细]
徐世奎(1911―1940)亦名仕贵。湖北大悟人。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四军营长、团长,历经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作战。1932年随军西进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后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师长、政治委员。 1935年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进入抗日军政大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