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枢(1910—1940) 字时斋,岐山县益店乡下官庄人。岐山县地下党组织早期领导人之一。民国15年(1926)加入共青团,次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7年(1928)春,岐山县委遭破坏,他和上级组织失去联系,但仍坚持活动。民国18年(1929)7月,他和其他共产党员一起,终于恢复...[详细]
郦禾农(1857~1940),原名嘉谷,字禾农,后以字行,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开封。郦自幼在开封生活,说一口地道开封话。1915年5月至1916年7月任河南辉县知事,颇有惠政,曾获四等嘉禾奖章。1916年7月20日调省城开封,曾被聘为督军署及省长公署顾问。他协助王德懋等地方名士,在事关民生疾苦及地...[详细]
范敏(1916—1940),原名春宝,学名钦铭,无锡人。9岁丧母,12岁以优异成绩考入东林高小读书,品学兼优。毕业后,因贫槽坊学徒。“一二·九”运动爆发后,曾参加无锡广大师生、爱国青年声援北京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经常阅读革命书籍,结识了店员、秘密共产党员包厚昌。包被捕后,范去书店也遭关押,经...[详细]
戴实夫(1864~1940),又名存真,字乃诚,号世清,扬中县油坊镇六墩村人。少有学养,为人耿直,喜种植花木,栽桑养蚕;一生酷爱书法,功力较深,书法苍劲老练,闻名乡里。 1933年火烧七大家事件发生后,当时被烧房屋的土豪劣绅伙同官府借此对土地业主和广大自耕农00,加害于民。戴与黄...[详细]
陈荻,原名陈世雄,字临武,化名陈自秋、陈荻。1909年出生于河北省玉田县鸦鸿桥镇河东村。幼年在本镇小学读书,后入昌黎县汇文中学学习,毕业于丰润县商业职业中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经中共玉田县委决定,陈荻以共产党员的公开身份参加国民党玉田县党部,任宣传干事。不久,国共两党0,...[详细]
蔡文斗(1887~1940),原名蔡魁。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生,泗县东乡(今泗洪县魏营乡蔡圩),著名艺人。自幼聪慧,乡邻公认为才子。他喜交游,好-,散财如泼,不久家道衰落。为生活计,遂置鼓板,从师江湖艺人魏大建学唱大鼓书。他谙熟民间流传的话本、评书,且记忆力极强。自此,他浪迹江湖,卖艺为生...[详细]
邹光中(1903—1940) 淄川县洪沟村(今属淄博市张店区)人。山东工人运动的早期领导人之一。1923年初在张店机务段任火车司机,结识中共山东党组织主要成员王尽美、 王复元等人。1924年初,张店铁路工人工会正式成立,他被推荐为主要负责人之一。是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2月8...[详细]
朱明又名朱兴汉,是文昌县东郊乡文林村人。家庭侨居泰国曼谷。父亲朱修和,是一位爱国华侨、建筑承包商。养育5个男儿,朱明排行第二。父亲常对朱明说:“我们是中国人,祖先在海南岛,侨居外国是生活所迫,当前我的职业、地位都过得去,但身居异国,寄人篱下,总觉得不是滋味。希望你们青年人远走高飞,为我们的祖国争...[详细]
庄国瑞(1904.2~1940.4) 原名有庆,又名扶吾,莱西县水集镇任家疃村人。 1922年,国瑞于莱阳县第二完全小学毕业后,考入济南第一师范。他在济南上学期间,正值国共合作,组织北伐军北上。他于1925年加入了国民党。1926年1月,受国民党省部派遣,回到莱阳,以“二小”为基地,和赵国...[详细]
朱爱周(1902—1940),名秉莲,字爱周,赣榆县罗阳人。1918年考入江苏省立第十一中学,1922年考入北平高等警官学校,毕业后历任国民党灌云、盐城县公安局长,赣榆县常备大队长,江苏省第三水警区区长,赣榆县长等职。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他号召全县各阶层人民团结对日,共赴...[详细]
周原健(1888—1940)字乾之。单县人。国民党军副军长、骑兵师长、陆军少将。先后就读于北洋陆军速成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早年任山东陆军第五镇队官、标统,第五师营长、团长,张宗昌部第二军参谋长。1928年归附国民革命军,任独立第二旅少将旅长,第二十三师师长。...[详细]
支悦刚(1886—1940)又名支二刚。东明县高村乡支寨村人。东明盐民首领。1931年组织盐民自卫,要求取消盐税。1932年5月,按中共部署成立东明盐民协会,自任会长。 7月当选为河南、河北盐民总会委员,领导东明、濮阳、长垣、考城、兰封等县区的盐民斗争。1933年率3000盐民攻打南乐县城,迫使...[详细]
郑兴(1885—1940) 又名郑汉卿。淄博市博山区郭庄乡五福峪郑庄人。1925年毕业于吉林警官学校。翌年,任珲春东沟中苏边境警察署署长。“九一八”事变后,任东北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法官兼第五旅旅长。1938年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六军,任第一大队参谋长,后调入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任职。后在...[详细]
张咨明(1915—1940) 莱西西张家寨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离开学校回到家乡发展“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九大队政委、胶东抗日游击队组织科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政治部秘书长。1939年秋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五旅十...[详细]
张泰(1921~1940) 又名泰时,号建中,常州人,家住区境内关帝庙弄,生于民国10年(1921年)。民国25年毕业于私立常州中学。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组织武进青年话剧宣传团进行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7年带领13名剧团成员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8年任丹阳独立支队第三大...[详细]
张培之(1907—1940)字栽云,化名李杰。沾化县官庄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秋,任中共沾化县工委组织委员。1939年秋,任中共鲁北地委秘书长。他经常带领地委机关工作人员活动于商河、阳信、乐陵等地,为培养革命骨干力量, 主持开办多次“党训班”。1940年2月,在乐陵县五区被日...[详细]
章辅(1918~1940),女,字逸仙,笔名曼子。浙江上虞县人。烈士。她原是上海大同大学经济系学生。民国27年(1938年)秋,大同大学被日军封闭。章辅毅然弃学从军,和其他7名青年一道从上海出发至安徽省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 民国28年冬,她被调到江北新四军五支队戏剧队(后改为战地服务团),为...[详细]
张成一(1911—1940)原名张功纯。莘县南张庄人。1930年考入濮县师范,不久参加反帝同盟会。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初任中共濮县县委委员,后任县委书记。1938年任河北民军第一路第四支队四中队指导员。同年夏,四中队编入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后,历任第四支队组织科长、三团组织股长...[详细]
于克恭(1907—1940)曾用名王志恒、李保山。牟平县南地口村(今属乳山市)人。曾任中共牟平县委书记、胶东区东海特委书记。出身于书香门第。高小毕业后,回村利用教书的机会向学生和村民宣传孙中山的“-”和俄国十月革命,并组织平民百姓同地方封建顽固势力进行斗争。1933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