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郭香玉 [公元1897年-1940年]

  • 郭香玉(1897―1940),女,福建省龙岩县江山乡人,谢觉哉同志的夫人。郭香玉早年丧夫,与幼子相依为命。1929年参加农民武装-,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8月调厦门,任中共福建省委(地下党)秘书处工作人员。1931年3月,国民党-袭击省委机关时被捕,受残酷折磨。她佯装不懂普通话,一口咬...[详细]

高世秀 [公元1878年-1940年]

  • 高世秀(1878—1940),字志清,男,汉族,定边县盐场堡乡二楼村人。清光绪四年(1878)六月初六生于宁夏银川市,父名大茂,经商,比较富有,除经营一处油坊外,还养骆驼20余峰,兼营驮脚贩运。高兄妹二人,自幼受父母宠爱,豪放任性。少年不喜读书习字,专爱舞枪弄棒,练就一身武艺,喜好结交,行侠仗义...[详细]

高登之 [公元1913年-1940年]

  • 高登之(1913.3~1940.4) 曾用名高中良。泽头镇大洼村人。 毕业于高等小学,学习医术,曾设诊所于铺集、郭格庄及本村。1934年5月入共产党,1938年8月西上入伍,曾任八路军牙山留守处秘书。1939年任东海区司令部参谋兼侦察科长。林村战斗被捕,英勇不屈。全国解放后于原籍设衣冠冢。1...[详细]

冯麟生 [公元1906年-1940年]

  • 冯麟生(1906~1940) 乳名升祥,龙驹寨街人。其父冯新业,磨面为生,供其卒业于龙驹寨高等小学。冯麟生以开办石印馆起家,后任龙驹寨商会会长。民国二十年(1931)在龙驹寨创办民团,任商县第六区民团团长。不久全部武器为国民党过路军岳耀堂部所缴,遂投靠洛南民团团长尤奉三,重召旧部,二次办团。...[详细]

方圣徵 [公元1885年-1940年]

  • 方圣徵(1885~1940年),字纪周,云霄城关人,祖居溪边埭村。福建全闽师范学堂毕业。曾任官立两等小学校长、县立初级中学校长、国会议员、-顾问等职。父方德容(原名歆),年轻时为木匠,后改事“北船”搬运装卸,兼做买卖,为云霄废厅建县后首任商会总理。 方圣徵生长于清末,受变法维新思潮熏陶,思想...[详细]

杜四端 [公元1859年-1940年]

  • 杜四端(1859~1940年),原名正,字德乾,号四端,同安县马銮乡(今属厦门杏林区)人。自幼聪颖,志行坚卓,以孝友闻。因家贫,未成年即前往香港习商。起初受雇于人,为助理会计,工作勤奋。港地习尚奢侈,而他生活俭朴,不沾染坏习惯,因而得到社会的推崇而信用益著。于是乃自创“杜端记行”,经营进出口贸易...[详细]

杜鹃霞 [公元1918年-1940年]

  • 杜鹃霞(1918~1940)女。原名杜俊英。陕西南郑人。从小就在其父、中共党员杜启安的教育影响下参加革命活动。1934年9月2日拂晓,国民党-荷枪实弹朝中共区委驻地杜家湾开来。带领少先队员在村外放哨的杜俊英发现后,立即命令其他队员把-引向村东,自己则飞跑回村通知区委领导和群众向西转移。待-发现中...[详细]

邓家梁 [公元1912年-1940年]

  • 邓家梁(1912~1940),号邓山,参加革命后化名贡直,1912年2月27日出生在泰宁县城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生活俭朴,看不惯豪门富户的荒淫无道、欺压百姓的行为。由于勤奋好学,既上学又参加农事劳动,因此博得了亲友的喜欢与赞助,得以念完小学、初中。1926年10月,北伐军入泰,左派的国民党...[详细]

戴炳辉 [公元1907年-1940年]

  • 戴炳辉(1907~1940年),原名廷雁,字绍鸿,灵霍乡上南楼(今柏洋乡戴家山村)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生。家贫,生性刚强,好习武、广结交。 民国22年(1933年),他经许旺介绍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3年4月,任福霞县委委员,11月任霞鼎县游击队长。同年12月,...[详细]

陈清泉 [公元1914年-1940年]

  • 陈清泉(1914~1940),高坑(今国强乡)片仔(今三五村)人,父、母均是纯朴、耿直的农民。清泉10岁时,父母遭人破孩,为打官司,落得倾家荡产,父忧愤而死,母亲也遭破孩致死。清泉长兄陈天德、三哥陈天才为报深仇大恨,相继参加革命。在兄长影响下,清泉于1935年也参加革命,成为党的地下交通员。他的...[详细]

陈佩玉 [公元1899年-1940年]

  • 陈佩玉,字泽卿,南安莲塘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出生于一户笃信基督教的农家。少年性格刚烈,民国元年(1912)入泉州佩实小学,成绩优良,受到一位保定军校出身的教师的赏识,课余传授佩玉一些军事知识,为其后的军旅生涯打下基础,后入泉中中学、培元中学读书。 民国7年,张贞组织闽南靖国军,聘请佩...[详细]

陈机水 [公元1895年-1940年]

  • 陈机水兄弟四人,出生于东平高山村,后定居凤池村,他和三个弟弟以及儿子陈贵芳相继走上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一家15口人,为了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先后在战斗中牺牲、被敌人枪杀和被捕遇害的达13人,到1949年解放时仅留下儿子陈贵芳和妻子叶彩菊。 陈机水(1895~1940),兄弟中排行第一,以耕...[详细]

陈豪人 [公元1907年-1940年]

  • 陈豪人(1907—1940),又名昭礼、导民、陈才、希周;福建省福州人,1907年3月出生于商人家庭,其父曾集资创办福州私立开智小学,并热心禁烟;陈昭礼从福州第二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参加“五卅”运动;192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福建党组织的早期领导人之一;百色起义领导人(政治委员)...[详细]

陈翰章 [公元1913年-1940年,革命烈士]

  • 陈翰章(1913~1940)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吉林省敦化县人。1913年6月出生。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方面军领导人。“九•一八”事变后,1935年,任东北反日联合第5军第2师参谋长兼党委书记。1936年1月,调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第2师参谋长并当选...[详细]

白雍熙 [公元1883年-1940年]

  • 白雍熙(1883~1940) 字尧夫,别号圁边居士。清光绪九年九月二日(1883.10.2)生于高杰村一个富有之家。二十二年(1896)进秀才,民国初就读于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接受孙中山-,追求进步,立志教育救国,1913年加入国民党。次年返乡从事教育事业,积极宣传和倡导用新思想办学,开设...[详细]

柏惠民 [公元1888年-1940年]

  • 柏惠民(1888~1940)字筱余,亦作效愚。陕西泾阳人。父名柏森,系陕西巨富,曾以重金延聘名儒为子教诲启蒙。筱余后入三原宏道工业学堂学习。他读书务观大略,不计精熟,尤好阅新闻报章,与同里姚文山、高又明相友善,以学道经世为怀,常讨论古今兴废及中外时事。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经井勿幕介绍...[详细]

朱忠美 [公元1918年-1940年]

  • 朱忠美(1918年~1940年) 又名朱书景,濮阳县鲁河乡朱南孟村人。于1931年到其父在濮阳县城东关开的小店中开始半工半读的生活。1936年,因生计所迫辍学,参加青年进步组织和革命活动。于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开始地下革命工作。次年仲春,赴地委(驻清丰梁庄)受训,期满后返乡组织抗日救国联...[详细]

朱永山 [公元1906年-1940年]

  • 朱永山(1906~1940),字静卿,参加革命后化名筱鲁。扬中县东新港(今三涫乡新港村)人。1933年黄墟师范学校毕业后回扬中工作,先后任镇海庵、油坊桥小学校长。1938年3月在泰兴与李培根、赵良斌等组织苏南抗日同盟会,曾几次返回扬中宣传抗日。 1938年10月参加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详细]

朱长泰 [公元1862年-1940年]

  • 朱长泰(1862~1940.11),开封市城东大杜寨人。生于贫苦农家,少年随父母在田间劳动。为了糊口,二十来岁独闯闹市,在开封城里做小生意,同时结识一些耍猴,玩幻术,表演杂耍武功的民间艺人,从此酷爱上杂技。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亦成为一名颇受欢迎的杂技艺人。他用自己节省下来的钱买来两个六七岁的小女...[详细]

周之祯 [公元1910年-1940年]

  • 周之祯(1910~1940),又名生保,清宣统二年(1910年)生于武进县(今常州市区)汤庄乡小东庄。烈士。民国17年(1928年)进上海火柴厂做工,结识中共党员汪志龙,被安排在工会做文书兼厂职工子弟学校教师,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党的秘密活动。民国20年10月被捕,判有期徒刑4年。刑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