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发坚(1906~1939),江西吉安县富田乡陂下村人。烈士。小时当过放牛娃。民国16年(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1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家乡参加吉太游击队。民国19年编入红四军十一师第二团,转战赣西南地区,屡建战功,由战士升任班、排、连、营长和团政治委员。民国23年10月...[详细]
华璂(1869~1939),女,字图珊,号迦俊馆主。生于金匮县(今无锡)荡口镇。著名刺绣家。父亲华荻秋是颇有名望的山水画家。她自幼喜爱书画和刺绣。及长,以刺绣山水风景、翎毛、走兽见长。与安徽籍金石家张守彝结为伉俪。其夫亦擅画山水,对她帮助颇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荡口鹅湖女校教授刺绣。...[详细]
韩文卿 (1898—1939)沂水县人。1931年春加入沂水互济会。1932年5月任中共沂水特支组织委员, 8月任中共沂水县委组织部长。1933年2月9日,与县委委员王子敬配合,在县城除掉了沂水县国民党反动人物、县教育局长郑耀庭。1939年被杂牌军杀害。 ...[详细]
郭耕夫(1910—1939)名宗虞,字耕夫。鱼台县王庙乡程村寨人。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在金乡胡集一带建立抗日游击队。1938年任中共鱼台县委书记。中共丰沛鱼中心县委成立后任委员。1939年任湖边游击四大队教导员。1939年8月, 调任中共金嘉巨中心县委书记。不幸在“肃托”事...[详细]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1885年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然后私人开业治疗精神病。1...[详细]
范石生(1887—1939),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小街镇人。1922年陈炯明叛变革命,攻打广州,情况危急。范石生率滇军保卫广州,与孙中山并肩血战,击退叛军。孙中山亲自题写“功在国家”四个大字和-一柄相赠,以表彰他的功绩。大本营授予他陆军上将。范石生少年学医,青年投笔从戎,驰骋沙场,战功卓著,晚年又...[详细]
褚方珍(1893—1939)字宝斋,号燕山。寿光县台头镇南台头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在南台头村创办农民夜校,发展党的组织。1931年任寿光县委书记。1932年当选为寿光中心县委书记。1932年2月领导了寿、广边界反对豪绅武装耕作团的斗争。1939年在博山地区的战斗中牺牲。 ...[详细]
董亦湘(1896~1939年) 董亦湘,原名衡,字椿寿,江苏武进人。民国7年(1918年)秋,董亦湘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当助理。工余自学英语、俄语,阅读马列著作,研究社会主义学说。民国11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2年7月9日,任中共上海地委兼区执行委员会所属国-动委员会委员。后首任中...[详细]
董少白(1896—1939)临沂大岭村人。1936年在张学良部任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到延安抗大学习,翌年10月返回家乡。1938年11月任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十二支队政治部主任,翌年3月任山纵二支队参谋长。6月在梁邱战斗中牺牲。...[详细]
翟子超(1912—1939)又名翟振起。金乡县马庙翟庄村人。1927年春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农村讲习科。 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月任金乡县立第三小学(咸固店小学)训育主任。8月,去齐东县台子小学教书。1933年7月,被阳谷县安乐镇聘为小学教员,在此与共产党员杨一斋、盛北光、申云浦等...[详细]
丁启哲(1873—1939)字东斋,号雪卢。潍县人。善画人物。曾任图画教员,与邑人刘秩东等创办“同志画社” 。 精医术。著有《自笑轩诗集》《老莲汇稿》《北海人范》等。 ...[详细]
邓光镇 (1910—1939)字甫晨。临邑县沙河乡齐家村人。1925年考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6年上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了黑铁山起义部队——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后改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任支队政治部宣传科长。 1939年2月,带领部分干部、战士去鲁南山东抗日军政干...[详细]
邓邦述(1868~1939),字正,号孝先。祖籍吴县洞庭东山,江宁(今南京市区)人。著名藏书家。22岁,与其舅父、藏书家赵能静女儿结婚,并受其岳父影响,亦立志收藏书籍。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七年入湖北巡抚端方幕后,更深受端方的影响,喜收藏。光绪三十年,他居住吴县...[详细]
崔松(1921—1939)原名崔松岩。女。原籍海阳县,出生于烟台市。崔松在烟台崇德女中读书时,思想活跃,追求进步。1938年冬,到蓬莱县革命根据地参加革命,开始在县妇救会工作,后担任胶东抗日救国会少年儿童部部长。193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夏,被选派到胶东党校学习。12月10日凌晨,学...[详细]
陈振麓(1913—1939)平阴县人。先后就读于山东省立济南一中、聊城省立二中、北师大附中、青岛国立山东大学等校。1933年奔赴察北地区,参加了冯玉祥和吉鸿昌将军领导的抗日同盟军,并在那里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4月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山东大学区队。 同年9月,转为中共党员。后任中...[详细]
陈玉璋 (1909—1939)号琢甫。单县人。革命烈士。1931年考入省立六中(今菏泽一中),后在该校组织青年学生抗日会。1934年秋考入山东省第二师范学校(曲阜) 。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家乡参加辛滩区抗日动员委员会工作, 参与发起组建辛滩区抗日救国团。1938年3月,积...[详细]
陈文(1902~1939),原名陈正文,字焕章。安徽省郎溪县毕桥镇人。民国10年(1921年),在安徽省立宣城第四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其家乡创办女子学堂和毕桥小学,后因阻于封建势力而停办。民国15年,陈文因诸多原因,成为一支打富济贫武装的首领。次年,这支队伍改编为宣城县自卫团,陈文为团长。不久,陈...[详细]
陈龙飞(1913—1939)昌邑县(现为市)人。1936年-卖给地主家去昌邑城充当国民党的训练员。1938年1月,日军侵占昌邑后,他带领18名训练员携 20多支,到昌北、 潍北寻找抗日组织。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他参加了昌邑县瓦城抗日武装起义。3月,任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第三...[详细]
陈德义(1908—1939)益都县(今青州市)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任中共益北特支书记。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8月任中共益都县七区区委书记。1939年病逝。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