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钰(1871—1939) 字子相。临淄县孙娄东街(今属淄博市临淄区)人。1880年(光绪六年) 随祖父私塾就读。1894年(光绪二十年)府试名列前茅。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 乡试中举。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考取北洋武备学堂(后为保定军校),毕业后任教官、 步兵科科长,晋升陆军少将...[详细]
王仁斋(1910—1939)名荣进。掖县(今莱州市)平里店镇店王村人。1932年夏,初中毕业,考入北平宏达二院高中部就读。1933年寒假,回到掖县,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家乡任教,从事党的秘密活动。1934年4月,任中共掖县县委书记。1935年春离掖县到长岛开展党的活动。1937年3月至10月,再...[详细]
王培汉(1894—1939)莱芜县小洼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人。1926年,在武汉参加国民党,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在莱芜县警备队做地下工作,后被国民军战地委员会派往费县任-长。1930年,因保护-农民被当局撤职。1932年,与张洪礼领导博兴农民-, 任副总指挥。后到昌邑做地下工作。19...[详细]
王乐之(1910—1939)名钟鑫。邹平县刘王村人。1927年济南正谊中学毕业后,回村腾出自己5间住房办义学, 自任教师,有学生40余人。后因经济拮据,无力办学,遂拜当地名医为师,学习医学,并参加江苏省无锡针灸学社函授班学习。七七事变后,孟昭进在齐东县组织抗日义勇军,器重其才干,任命他为中队长。...[详细]
王俊峰(1909—1939)又名王玉岭、王华坤。乐陵县(今乐陵市) 人。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乐陵北部、盐山南部组建工委,任工委书记。1937年7月后, 任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九路政委,冀鲁边区第六专署锄奸部长、地委秘书等职。1939年初,任中共盐山县委书记。同年2月26日,在...[详细]
王辑五(1900—1939)又名王元瑞。邹平县九户镇人。1918年春,王辑五与同学林文崇离家去南京,欲投孙中山的国民革命军,因人地生疏,囊空而归。1920年后,王辑五两次东渡日本,后经营中国服装,兼卖首饰玉玩。1929年,日本大肆鼓动侵华,王辑五在名古屋侨胞中积极宣传爱国思想,组织华侨委员会、共...[详细]
王家驹(1878~1939),字维白。丹徒(今镇江市区)人。名教授。幼就读于赵蓉曾,曾在乡里教过私塾,后东渡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归国后,授职内阁中书。民国期间,历任教育部教育佥事、司长,安徽省教育厅长,北京政法学校校长,中英庚子赔款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朝阳大学、天津法商学院讲师、教...[详细]
王赤(1913~1939),江西人。烈士。少年时当过雇工。民国19年(1930年)参加红军,在赣南某部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等职。民国24年2月,主力红军长征后,随中国工农红军赣南军区司令员蔡会文部突围,独立六团1800多人经艰苦战斗仅存200多...[详细]
王承一(1909—1939) 原名王福绎。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人。1930年在济南正谊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乡,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3年恢复了党的关系,同年10月任中共淄博特支组织委员。 1938年2月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十四中队。同年11月任淄川县独立营营长,曾配合张博铁...[详细]
汤曙红(1915~1939),原名宜秀。沭阳县汤沟(今灌南县汤沟镇)人。烈士。先后在家塾、汤沟小学、淮安小学、上海正风中学、东海师范学校学习。民国22年(1933年)毕业,到汤沟小学任教。 在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民国26年,他在汤沟小学办起了读书会,进行抗日宣传。民国28年3月,加入中国共...[详细]
宋熙来 (1903—1939)号千里。 安丘市人。 192 3年考入潍县师范讲习所。1925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2月,到武汉投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7年12月参加了广州起义。1931年春回到家乡从事革命活动。1937年,参与了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第二大队的创立和扩建工作。 ...[详细]
祁致中(1913—1939)原名宝堂,又名明山。曹县曹家庄人。中共党员,历任东北抗日联军师长、军长等职。“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侵占了黑龙江省桦川县驼腰子金矿, 派矿警队看管工人,残酷地役使工人为其生产黄金。祁宝堂等7名矿友不甘心受欺压,结为盟兄弟,把积攒的金末子秘密换了两支手枪和几十发子弹...[详细]
祁延霈(1910—1939)字霈苍,化名天民。满族。益都县(今青州市)北城人。1928年夏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地理系。次年,慕翁文灏(中国地质学家)之名又考入清华大学地理系。在清华学习期间他参加了北京郊区“八大处”、“斋堂”、“百花山” 等3幅地质图的绘制,并对西北边疆历史、地理问题进行了研究,是清...[详细]
祁锡 (1880—1939)字蕴璞。满族。益都县(今青州市)北城人。幼年父母相继去世,曾在他人私塾寄读,因无钱买灯油,常借香头微光苦读。后考入济南优级师范,毕业后在济南第一师范教史地。著有《中华大地理志》《中国文化史纲要》《国际概况讲》《国防地理》《新编初级中学地理教本》《山东乡土教材》等书和《...[详细]
潘建军 (1904—1939) 原名潘世范,字建军。长山县三区和家庄(今淄博市周村区大姜乡和家村)人。15岁在冯玉祥部警卫团当兵,因拳脚熟练深得冯玉祥赏识,后任少校团副。“九一八”事变后回乡。1932年冬被聘为长山县民训团教练一年。1937年12月被聘为长山县地方武装维持会中队长。 19...[详细]
倪鲁平(1901—1939)牟平县小疃村(今属乳山市)人。早年曾在原籍办学校宣传革命,组织农民协会。1933年在青岛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任中共青岛市委宣传委员兼反帝大同盟书记, 同年9月被捕入狱。1937年11月获释,回胶东抗日根据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1939年在黄县被错杀。1983年,中共...[详细]
牟光仪(1900—1939)潍县(今坊子区)清池镇西清池村人。1920年到华丰铁厂做工。1926年完成了掩护关向应在潍县视察的任务。1930年资本家害的他双目几近失明, 仍坚持斗争,被当地群众誉称为“瞎子司令”。1938年9月,与国民党地方武装达成“互不侵犯,共同抗日”的协议,并完成了策反敌军的...[详细]
马永胜(1885—1939)聊城人。武术家。少时拜武术名师蒋文英、蒋文明学习查、华派武功,因勤学苦练,功夫日深。拳械技法运用之妙为同行推崇,“墙上挂画” 功夫更是令人叹绝。 1914年, 马永胜赴苏州,就职于军界,任武术教官。1920年,根据阴阳八卦,集多种拳术之精华,整理和创编了一套风格独特的...[详细]
马霄鹏(1903—1939)名著,字霄鹏。鱼台县唐马乡陈丙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派往上海从事“ ”、“ ”工作。1931年回山东,先后在济南省立一师、平原乡师任教。是平原乡师中共党组织的创始人。1937年组织抗日武装, 建立鱼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开辟了湖边抗日根据地。1938年1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