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9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9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张芳久 [公元1913年-1939年]

  • 张芳久(1913~1939),又名芳九、万春。陕西省西安市郊人。烈士。民国22年(1933年)参加游击队。民国26年8月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军事大队学习。民国27年初,张芳久和抗大学员谢文秀由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到中共苏鲁豫皖特委工作。次年2月开辟淮(阴)涟(水)地区,历任中共徐州东南区...[详细]

张德水 [公元1887年-1939年]

  • 张德水(1887—1939) 淄川县邹家庄(现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邹家庄)人。淄博矿区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7岁即随父下煤井做工。1925年秘密邀集17名工友参加淄川炭矿工人俱乐部活动,被举为会员小组长,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工人运动处于0, 党的活动经费紧缺。他说服家人,将...[详细]

张宾如 [公元1905年-1939年]

  • 张宾如(1905—1939)原名张化恪。金乡县城北张庄村人。1924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俗称曲阜二师) 前期师范班。1928年4月,在国民党山东省党部搜捕曲阜二师校内共产党地下组织时被捕。 经多方营救,1929年5月得以保释,1930年8月, 又回曲阜二师继续学习,接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详细]

于曼青 [公元1916年-1939年]

  • 于曼青(1916—1939),原名于春溪,字静涛,禹城市李屯乡人,是禹城早期抗日武装的缔造者和领导者。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冬任中共禹城县第一届委员会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 1938年7月,任中共禹城县委书记。同年,任八路军129师独立旅禹城武装工作团团长。 1939年4月,...[详细]

袁书堂 [公元1884年-1939年]

  • 袁书堂(1884-1930),原名国坤,老河口袁冲乡袁冲秀才。袁幼年读经书,废科举后,1913年赴武昌考入省警察学堂。在校期间,接触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毕业后在省警察厅工作。其间经常邮寄进步书刊回家。每遇回乡机会,即向家人及乡亲宣传新思想。受其影响,诸多姊妹、女儿、侄女率先放足...[详细]

袁汝哲 [公元1915年-1939年]

  • 袁汝哲 (1915—1939)又名袁佰轮。金乡县鸡黍镇南李村人。1935年8月,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受中共济南市委派遣打入国民党“CC”特务组织,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密探情报、待机分化”的任务。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入陕北公学学习。19...[详细]

游忠斗 [公元1903年-1939年]

  • 游忠斗 (1903—1939)又名游士英。定陶县定陶镇游王庄村人。1938年2月,游忠斗在郓城参加鲁西抗日自卫团训练班, 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7月,受一一五师二团团长匡斌、政委张国华的派遣,到定陶、菏泽、曹县3县交界处活动,筹建地方武装。经过两个多月努力,定菏曹游击大队成立,游忠斗任大...[详细]

尹学渊 [公元1910年-1939年]

  • 尹学渊(1910—1939)又名尹夷僧。江苏丰县人。1929年在江苏省立徐州高级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宣传马列主义,1931年被学校开除。回乡后任中共丰县县委宣传委员。1937年秋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同年冬返回家乡并到砀山县工作。 1938年6月,砀山县武装编为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第...[详细]

杨厚基 [公元1907年-1939年]

  • 杨厚基(1907—1939)原名杨坤元,字厚基,以字行。高唐县姜店乡二杨庄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7月于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返回高唐,先后执教于东关蚕业小学、 第二完全小学。1928年5月参加谷官屯-,失败后被捕。后经保释出狱,任县立第三小学教师。1934年春任三清观女子小学校长...[详细]

徐连城 [公元1911年-1939年]

  • 徐连城(1911—1939)又名徐深,别名徐渊生。济南市人。“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5年12月参加“一二·九”运动。后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因积极参与组织抗日救亡运动和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投降的罪行,遭到反动当局的通缉。他辗转回到济南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11...[详细]

肖国生 [公元1917年-1939年]

  • 肖国生(1917~1939),湖南浏阳人。民国19年(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湘鄂赣独立师宣传队长、少年鄂西北特委宣传部长、少年湘鄂赣省委青年部长等职。民国23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民国26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新四军第...[详细]

吴梅 [公元1884年-1939年,戏曲理论家、教育家]

  • 吴梅(1884~1939),字瞿安,一字灵,晚号霜厓。长洲县(今苏州市区)人,生于清光绪十年七月二十二日(1884年9月11日)。曲学大师。 父母早逝,由嗣叔祖抚养长大。幼承家学,12岁从师潘少霞,光绪二十七年县考以第一名补长洲县学生员。后连续两年应江南乡试,均不中,遂赴上海东文学社习日文。...[详细]

武迹沧 [公元1905年-1939年]

  • 武迹沧(1905—1939)原名武钟瑜,又名武竹平。长清县崮山镇后大彦村人。三十年代初投身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曾设在他家。1933年,中共山东省地下党组织遭破坏,他曾掩护省委负责人转移。1937年12月济南沦陷后,奉命留在济南做联络工作, 后赴泰安参加了省委领导的徂徕山起义...[详细]

吴甲寅 [公元1911年-1939年]

  • 吴甲寅(1911~1939),金坛县(今金坛市)白塔乡人。19岁于常州辅华中学毕业后,即回庄城初级小学执教。后被校董事会推为校长。不久将初级小学扩建成高级小学。民国26年(1937年)冬,为防止土匪骚扰,他倡议建立自卫团,被推为首领,不久发展到20多人枪。同年6月下旬,陈毅率新四军一支队到达延陵...[详细]

吴光新 [公元1881年-1939年]

  • 吴光新,北京政府陆军总长、陆军训练总监、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陆军上将。北洋皖系军阀将领,段祺瑞妻弟。徐树铮、靳云鹏、吴光新、傅良佐被称为段祺瑞的“四大金刚”,吴光新实际上比较庸碌,无甚才干,因姻亲关系受到段祺瑞的重用,徐树铮曾言:段祺瑞的事业一半坏在吴光新身上。 吴光新,1875年出生,...[详细]

吴焜 [公元1910年-1939年]

  • 吴焜(1910-1939)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副总指挥兼第2路司令员 又名克刚。男,1910年5月出生,四川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红军川东游击队。不久,游击队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第33军,历任营长、团参谋长等职。 1936年调红军第6军团,任团参谋...[详细]

魏培德 [公元1908年-1939年]

  • 魏培德(1908—1939)寿光市人。1937年12月参加寿光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八支队分队长、中队长、大队长、区队长。1938年12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八支队第五团团长。1939年牺牲于新泰。 ...[详细]

王文彬 [公元1912年-1939年]

  • 王文彬 (1912—1939)江苏徐州人。 1935年3月,考入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 193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受党组织派遣去南方参加抗日救亡斗争,后回苏北发动群众并开辟和建立了湖西抗日根据地。曾任中共徐西北区委书记、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政治委员、中共苏鲁豫特...[详细]

万国英 [公元1920年-1939年]

  • 万国英(1920—1939)苍山县上大炉村人。1938年春其父万春圃毁家纾难,起兵抗日,他随父从戎。参加革命1年,3次被评为战斗模范。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苏鲁支队连指导员。1938年10月,日军侵占边联县中心车辋村,构筑工事,安设据点。中共鲁南特委决定采取围困战术,迫敌撤退,在撤退时予以歼灭。12...[详细]

王陶民 [公元1894年-1939年]

  • 王陶民(1894~1939),名珍,后改甄,又名聘之,别号兆名、逸摩、高邮王四(兄弟中排行第四)。高邮城人。画家。19岁时,去北京大哥王荫之家,从荫之学习诗书,自学刻印。大哥又另延请一位曾为清宫画院的画师辅导他学绘工笔花鸟。两年后回邮,改作写意画。又从兴化姚公梁学写意花鸟,一年后独立创作。他重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