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泰任(1871—1938年),号努斋,融水乡水东村人。15岁举秀才,补廪生,17岁设私塾教书。后任融县县立两等学堂校长,其后又在广西法政学院预科毕业。清末分配贵州候补知县,未得缺,暂任贵州厘金局局长。民国元年(1912年)回广西,先后任南宁中学、岭南法政学校教师和广西省咨议局秘书长。 陆荣...[详细]
李占标(1846~1938年),河南省偃师县人。李占标的先祖自清初为游方郎中,足迹遍豫西。其父李振声,习武于少林寺,兼受长老金匮秘术,故有“尚武尚医”之称。占标随父习武,深得少林真传,并学得一些治伤知识。光绪年间,他应科举考试,以“抱石拿刀开硬弓”之技,被录为武秀才;之后又流浪江湖,卖艺糊口;清...[详细]
李膺勋(1910—1938),滩面乡上旺村人。于陆川中学、玉林省立九中毕业后,考入暨南大学就读。 1931年9月18日日军入侵东三省,后进攻淞泸,激起他的无比愤慨。1932年考入广西航校第一期飞行班。 1934年7月毕业入机见习。同年10月到日本明野陆军飞行学校学习。 1935年回国任广西航校战...[详细]
李仙峰(1907~1938),女,小名丑子,横山县石湾镇寨子湾村人。 仙峰生于封建士绅家庭。父仲良,清末秀才,经管十六村三千多亩地租,名震一地。大兄绍白,性格豪爽,好抑强扶弱。二兄绍膺,胸怀大志。仙峰聪明伶利,性格倔强,深受兄长影响,有反抗精神。8岁进本村私塾读书,后入石湾国民小学。 民...[详细]
刘显潜(1865-1938)贵州兴义人,陆军中将,贵州游击军总司令。 刘显潜历任黔西观察使、贵西道尹、贵州巡按使、护国军援川总司令、滇黔边防督办、贵州军事会办。身授要职的刘显潜,率部经数月时间,大刀阔斧兴吏治,雷厉风行剿匪患,其辖区地域纠纷和民族纠纷大为减少,广受称赞。北洋政府以其治理地方政...[详细]
黎林(1907~1938),平江县嘉义镇人。1928年参加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特务营教导员、独立第一团政委、红军独立第二十四师政委。1934年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政委,率部随中央红军长征,同团长-指挥第一团取得强渡乌江、大渡河的胜利。1935年后任军委干部团特...[详细]
李康之(1913—1938) 旺甫镇人。民国21年(1932)毕业于苍梧县立中学;民国22年入童军训练人员养成所学习。时值日本入侵,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李康之为了报效国家,于民国23年6月, 投考广西航空学校,编入第二期飞行班。他学习努力,连暑假都留校进行航空演习, 故其飞行技术超群。民...[详细]
李凤彰 又名李明甫(1887~1938.8),壮族,那马县州圩乡山城村坡马屯人。早年就读于南宁师范。 1920年任永固局统。为人直爽,打抱不平。1927年4月中共右江党组织派黄书祥到那马州圩一带进行革命活动。1928年春,在黄书祥的指导下,李凤彰与农经祥、韦成篇等一起创办江庄补习学社,以学社为...[详细]
李凤善,“八女投江”烈士之一。朝鲜族,牺牲时年仅20岁左右,黑龙江省林口县龙爪乡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妇女团战士。 1938年10月上旬,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一部,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今属林口县)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她与妇女团指导员冷云(原名郑志民),班长...[详细]
梁炎卿( 1852 — 1938 )名国照,字怡轩,又字彦青,生于广东南海县佛山。 清末民初英商怡和洋行天津分公司买办、英商高林洋行买办。与泰来洋行的王铭槐、太古洋行的郑翼之和汇丰银行的吴调卿,合称为清末天津四大买办。18 岁到香港皇仁学院读书,学习商业知识和英语。 20 岁到上海怡和洋行当练习...[详细]
冷云(1915—1938),原名郑志民,1915年出生于黑龙江桦川县悦来镇,家境较好。上师范学校时,她立志为国为民而改名郑志民。秘密参加抗联时,为避免牵连家人及掩护故乡党组织,才从自己喜欢的唐诗中的句子取了这个化名。 参军历程 1931年,冷云进入桦川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后,在关内受过...[详细]
金正国(1912—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 别名金相周,又名金相奎,1912年出生于朝鲜庆尚北道礼泉郡虎鸣面山合洞。1916年跟随父亲迁至中国辽宁省宽甸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租种土地为生。后迁到黑龙江省汤原县古城岗定居。上学期间,在思想上深受进步教师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崔石...[详细]
金兆蕃(1867—19387),原名义襄,字籛孙,号药梦老人,秀水(今嘉兴)人。清末移居平湖县。清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任内阁中书,曾著《各国订约始末记》,倾心于变法。后膺清廷经济特科之选,为一时名流。曾任江苏度支公所莞榷科科长。辛亥革命后任北京政府财政部佥事。1915年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详细]
贾庭权(1907—1938)天津蓟县人。出生于地主家庭。十几岁时父亲去世,家境随之没落。在革命潮流影响下,对旧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反抗情绪越来越强烈。曾参加中国共产党组织发动的反军事特捐、反征收屠宰税、反“旗地变民”等群众运动。1933年,加入了中共领导下的反帝大同盟组织。1936年加入中国共...[详细]
蒋盛祜(1913~1938年),高尚乡高清村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里,自幼勤奋好学,成绩优异。 1934年5月考入柳州广西航空学校学习。1936年夏,毕业后任驻守邕宁的国民党广西空军第32中队飞行员。 1938年1月8日上午9时,日本侵略军以14架飞机袭击南宁,广西空军奉命以5架飞机列队应战...[详细]
胡秀芝(1918-1938.10),“八女投江”烈士,中国共产党党员。黑龙江林口县刁翎镇马蹄沟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妇女团班长。1938年在与日寇的战斗中,弹尽粮绝,她与七位战友宁死不屈,毅然投江,全部牺牲,年仅20岁。 诞辰:1918年 祭日:1938年10月 民族:汉族 籍贯...[详细]
黄孔修,(1914-1938),又名黄诚,化名孔克,大岭乡新平村人。1934年考入南宁初中。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南宁初中党支部书记、中共南宁市委委员、学生工作部长。在校期间,领导青年学生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深入工厂培养工人骨干,发展党员,为南宁党的基层建设作出贡献。 1937年9月...[详细]
黄德胜(1895~1938),又名黄正明。壮族。林逢乡平洪村江洪屯人。由于家庭贫苦,未能进学校读书。1929年12月百色起义后,被选为平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尔后,他努力学习,积极宣传革命真理,带领本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在打击土豪劣绅的一系列战斗中,率本村赤卫军在滕德甫、滕国栋的领导下奋勇杀敌...[详细]
黄莺(1911~1938)黄莺,原名黄廓,字允拓,乳名老孜。龙头乡九磨村(今属都安县)人。 1927年,黄莺考入省立十一中学 (宜山高中前身) 。初中毕业,任教于县立闲存小学。 1931年入南宁广西大学预科班学化学, “九一八” 事变后考入南宁军校附设童军训练所。 1934年6月,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