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华(1901~1938年),字迈樱,城厢人。民国13年(1924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二师范,旋即应聘于上海和安小学任教。民国15年,冯返回宝山,任县教育局教委督学。同年参加中国国民党,曾任县党部秘书、监察委员、江苏省党部干事。 民国21年任县教育局长,对宝山教育的整顿和兴革不遗余力,曾向...[详细]
范树民(1919—1938),河北省馆陶县南彦寺(今寿山寺)村人。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之次子。 1936年,在山东聊城省立第二中学读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父投身抗日。 1938年春,为扩大抗日武装,选拔一批以聊城二中学生为骨干组成的青年抗日挺进大队,被推选为大队长。 ...[详细]
丁万有(1913~1938﹒10),字海峰,河北昌黎人。 1938年夏末,丁万有等“草莽英雄”受冀东抗日大暴-动的影响举起了义旗。后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参加了张其羽领导的抗日大暴-动队伍,组建了华北抗日联军昌黎支队,丁万有任司令,成为滦河东部一支最大的暴-动队伍。8月中旬,他带队攻打警务第四分...[详细]
戴克政(1915-1938),抗日英雄人物之一,生前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3师第9团团长。 2020年9月2日,入选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详细]
陈蕴瑜(1900—1938),贵州省平坝县天龙镇人,1900年2月2日诞生于平坝县天龙村。1938年5月,时任国民党第八军一O二师三O四团团长的陈蕴瑜率部参加徐州会战,在砀山韩道口与日军恶战,不幸以身殉国。 少年时期,陈蕴瑜先后就读于家乡天龙化行小学堂和白云日新高小;1916年,其从贵州省模...[详细]
陈树莲(1912──1938)九湖镇新塘村上园社人,1912年出生。陈树莲的父亲陈能杰、母亲刘恋生有5男6女,因家境贫困,只留养了大儿、三儿和第四女陈树莲,其余都送人抚养,有的年幼时病亡。陈树莲十分勤劳,从小就能帮助家庭做拾柴捡粪等力所能及的劳动;并且聪明能干,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竭尽所能让她读...[详细]
常有钧(1911—1938),1911年出生看,辽宁省岫岩县人。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新编3师政治部主任。 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1师领导人。幼年随父兄沿途乞讨,落户在珠河县富国村。“九·一八”事变后,1934年秋参加了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1935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详细]
白章子(1879~1938)又名会云,本县铁门镇晁村人。家贫,以理发为业,后到县城设店营业,开县城最早的理发店。那时,理发行业被人视为下九流,所以人们很少知其大号,而常呼其乳名“白章子”。 白章子好民间器乐,擅吹唢呐。他与店内徒弟组织起一个小乐队,唢呐、笙、笛、二胡、鼓、锣、镲、梆子俱全。夜...[详细]
柏宪章,字鉴臣,1902年1月生,贵州省遵义县人。 1922年,柏宪章背井离乡徒步跋涉到省城贵阳,报考贵州崇武学堂,学习军事专业。1924年5月毕业,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犹国才旅任排长。由于训练有素,带兵有方,不到一年即晋升为连长。 柏宪章任排长期间,一次率领一班士兵完成公务返归途...[详细]
邹同礽(1903~1938),号云伯,义名恺齐、抗衡、一平,代号童群。原籍江苏省无锡市,3 岁丧母,4 岁寄养在六安城祖父家。幼读私塾,勤奋好学。民国8 年(1919 年),毕业于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考入合肥省立第六师范。民国13 年考入北京大学。在读书期间,深受李大钊等革命家的影响和教育,悉心研...[详细]
朱南山(1872~1938),字永康。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出生于通州(今南通市区)。中医妇科专家。年轻时师承名医沈锡麟,擅用伤寒大方,长妇科。朱氏提出调血气、疏肝气、补肾气为妇科立法之大纲。用药强调“药必对症,用必够量”,并有“药不中鹄,箭成虚发;过量损正,多贻后患”之说,且善采民间验方。...[详细]
朱毛子(1868~1938),字秉忠,丹阳河阳后马陵村人。膂力过人,以种田为业,兼开肉铺,喜打抱不平。清宣统二年(1910年),丹阳秋旱,农民衣食无着,县衙钱粮总柜收不到钱粮,召集西乡科书、都图代表到都观庙开会。朱毛子亦出席会议。会上总柜丁紫庭宣布强征钱粮,并亩加征三文(三个制钱)。到会代表面...[详细]
庄喜泉(1878~1938),字廉夫,号如渊,附西乡人。清附生,通经史诗文。1905年寓居金堂知县家.始读政法丛书,通晓法律知识。1911年,川人争取川汉铁路股权。他被推选为蓬溪县股东代表,赴省参加大会。7月发生保路运动.此间他参加了同盟会。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四川成立军政府。张澜被任命为...[详细]
周元(1894~1938),字凯之,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12 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明江县(今宁明县)人,壮族。幼年家境贫寒,16 岁时参加反封建革命武装,投身于反帝、反封建斗争,历经0战争、北伐战争,以作战勇猛、为人豪爽而著称。他天资聪颖,屡立战功,由士兵逐级提升营长。民国19 年(19...[详细]
周建屏(1892-1938) 江西金溪人,1922年参加辛亥革命。1924年加入黄埔军官学校学习。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开始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营长。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30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成立,任军长。后红十军改编为红十一军,继任军长。1934年2月,当选...[详细]
张肇桐(1881~1938),字轶欧、翼侯,号一鸥。中国早期矿冶工程学家,无锡县(今无锡市区)人。他早年肄业于上海南洋公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赴日留学,参与发起留日学生革命组织青年会,次年回国。光绪三十年他考取官费留学比利时,获比国海南工科大学路矿硕士学位,辛亥革命后回国,历任北洋政府工...[详细]
张曙(1909~1938),我国近代优秀的作曲家、革命音乐活动家和歌唱家,字恩袭,别号绍裘,歙县坑口乡柔山村人。其父张履贞很小就外出谋生,由于善理财、能吃苦,学徒师满后不久就掌管了浙江衢州一家首饰铺,家境逐渐富裕起来。张曙的母亲知书达理,善良贤慧。她给孩子们讲过许多优美的民间故事,也教会许多动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