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赓儒 (1913-1937),又名全绍武。山东省临沂县人。生于哈尔滨市。幼年家贫,早年丧父,生活全靠母亲给人家做针线活及父亲生前在广信轮船公司当船长的抚恤金度日。小学毕业后,先后在东省特别区第一中学、第三中学和扶轮学校读书。1928年11月9日,积极参加了哈尔滨学生反对日本修筑五路的斗争...[详细]
倪英峰,乳名克嘉,别名愚四,福安甘棠倪下村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五月出生。 民国22年(1933年),因不满地霸横行、官吏贪暴的黑暗现实,遂投身革命。8月,加入红带会。10月22日,倪英峰参加“甘棠-”。年底由陈洪妹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3年3月当选为中共安德县委委员。 民...[详细]
牛兆濂(1867~1937)字梦周,号蓝川。陕西蓝田人。清光绪八年(1882)参加县考,名列榜首。光绪十年(1884年)肄业于关中书院,后入志学斋,专攻儒家经学。第二年,充任志学斋斋长。因其爱好广泛,曾遍读兵、农、钱、谷、水利、算术之书。 光绪十二年(1886)补廪膳生员,并被聘为塾师。十四...[详细]
吕大千(1909~1937) 吕大千,又名吕树俊。1909年3月4日出生于宾县东吕家烧锅屯(现常安乡老营口村本屯)一个没落的富裕农民家庭。他7岁时分家,父亲患癫狂病,常年不能劳动,分得的家产不到两年已大部卖光,3年后,父亲病故。孀母领着大千兄弟3人,靠所剩10多垧山荒薄田度日,家境十分困难。...[详细]
李永和,又名李角王,铁山乡美丽溪人,民国2年(1913)生。15岁参加秘密农会,任儿童团长,经常冒着危险送信放哨。他办事认真机警,有一次放哨,拦住一位忘带路条的干部,那人随手取出一张中药方哄他,他不识字,难辨真伪,将人带到苏维埃政府。 16岁参加红军,后转到东方游击队。民国21年12月,任东...[详细]
李异材(1858~1937)又名李异,字仲特,号俱非子,晚号一如居士。陕西蒲城人。清光绪四年(1878)与胞弟桐轩同时考中秀才,因正逢荒年,便在乡间教书糊口。常于夜间独立旷野,按图观天象,对各大行星之名目及运行规律逐渐通晓,并开始学习绘图。他幼年学习过珠算,23岁读了《算法统宗》一书,对数学发生...[详细]
刘志恒(1910―1937.7) 刘志恒,字智新,黑龙江省宾县人。小学毕业后入宾县县立中学读书。在吴天民老师的支持下,刘和季铁中、杨继增等同学组织了读书会,读了大量进步书籍,受到革命启蒙教育。 1932年9月,由吉林省一师转到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立第二中学高中(师范科)五班。五班学生中有些共...[详细]
刘崇伦 (1885~1937年) 字雅扶,闽县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学习电气技术,毕业回国后,参加工科进士试,因丁母忧,未参与殿试。宣统二年(1910年),崇伦创立福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任常务董事兼技师长。翌年,公司在福州新港建立发电所,先后安装5台英、美...[详细]
李瑞成(1910—1937),共产党员,黄陵县隆坊镇尺。1927年春,投奔陕北军阀井岳秀部下,任石谦旅护兵十连连长,与谢子长合作出《告父老乡亲》一书。同年9月,中共发动清涧起义后,部队向宜川守敌代旅长康子祥展开激战,得到由延川、清涧赶至的起义部队的配合,康败退,三支起义部队会合于宜川。李象九旅长...[详细]
林九如(1862~1937年),泉州东街人,清同治元年(1862年)生。擅演掌中木偶戏,在《杏元和番》、《思钗》、《唤姑嫂》、《金魁星》这几出戏中演旦角,维妙维肖,备受欢迎。他精通拳术,曾拜五祖拳一代宗师蔡玉鸣(晋江县人)为师,是“闽南五虎”之首。他身材魁梧,臂力过人,能提起400多斤奇勇石,练...[详细]
林经(1875~1937年),字少纶,龙门镇石牌前村人,清光绪元年(1875)生。清末秀才,光绪三十年(1904),龙岩开办邮政代办所,林经参加考试后被录用为-。翌年,龙岩首设邮局,林任局长,带领全局11名职工,尽职尽力,赢得信誉,业务不断发展。邮票由月销七、八十元升至四百多元,收兑款年逾万元,...[详细]
黎景曾,字季庵,号勇退,清同治九年(1870年)生于宁化城关。 景曾幼年自以为天资不及其兄(景祥,字介夫),故而加倍用功,以致学业日进,后考选恩贡,终与介夫(岁贡)齐名。 民国2年(1913年),景曾当选为福建省参议会候补议员,民国6年为正式议员。每次出席会议,均以民意为重,建议兴革事项...[详细]
李福林(1907.5.21--1937.4) 李福林,又名崔东范。朝鲜咸镜北道稳城郡人。是哈东游击队领导人之一。 1918年随父来吉林和龙县,1929年参加抗日组织,满洲省委先后派他到宁安县东京城和海林、阿城县搞农-动。时隔不久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0年11月在阿城县海沟一带做群...[详细]
李服膺(1890—1937),字慕颜,山西省崞县人,保定军校步兵科第五期毕业。早年从军跟随阎锡山,1930年任官至阎锡山的第5军军长,1931年先后任国民革命军68师师长,后来68师改编为61军,他就任军长等职位,与傅作义、赵承绶、王靖国等人被称为阎锡山的十三太保。1937年8月李服膺奉令率六十...[详细]
李绷哥替(1895--1937.4) 李绷哥替汉名李宝太,人们习惯称他"大李"。 李桂下布(1914--1937.11),李宝太的儿子,人们习惯称他"小李"。 李桂艳丽,李宝太的女儿。汉名李桂香。 李家父子是鄂伦春族猎民,由于 统治阶级的压迫和-,迫使他们流浪在深山老林中...[详细]
廖恩明(1903~1937年),又名照积,福鼎县前岐李家山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他家境贫苦,少时读过2年私塾,辍学后在浙江省矾山矾矿做工糊口。民国23年(1934)春,经中共福鼎县委委员王宏文等人的宣传启发,投身革命。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2月,任中共下东区委游击队指导员...[详细]
梁鉴堂(1897-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3军69师203旅旅长 字镜斋。男,1897年出生,河北蠡县人。1920年入日本士官学校第13期炮科学习。毕业后,到第15混成旅孙岳部任职。历任参谋、团长、旅长等职。 1931年12月,所部被编入第33军69师,任第203旅旅长。抗日战争全面...[详细]
孔庆玺 (1857-1937),山东省曲阜县人。早年在山东做官时,曾参加黄河治理工程。当时治黄工程发生了一起-案,他怕受牵连,1904年携带全家弃官出走,奔东北而来,先在锦州停留,后来到哈尔滨,住道外傅宝山开的旅店里,后在傅宝山的帮助下,在傅家甸开设了大成堂药铺,以行医卖药为生,时值俄国在...[详细]
柯子鸿(1893~1937年),晋江人,以镶牙行医为业。五卅运动中与罗扬才一起举办工人俱乐部、夜校,组建工友联欢会,进行反帝宣传,发动码头工人-。民国15年(192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厦门大中街党支部书记。同年4月,中共厦门干事会成立,任工运委员。常利用治病机会对工人进行宣传,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