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阮英豪 [公元1903年-1936年,革命烈士]

  • 阮英豪,1903年6月生于陕西省山阳县袁家沟乡仓房沟。儿时的阮英豪,就是一个敢作敢为、有胆有识的孩子。10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依靠户族父辈兄长的抚养长大成人。1929年前后,官府衙门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恶霸老财的敲榨也步步升级,催租如催命。在这山大沟深、土地瘠薄的穷山村,穷人濒临死亡的边缘。  ...[详细]

邱柳卿 [公元1894年-1936年,革命烈士]

  • 邱柳卿,字占斌,1894年8月生于湖南省平江县嘉义芦头村。小时读过私塾,后随父务农,农闲时做些小生意,打得一手好算盘。1926年,他在迎接北伐军叶挺先遣团进入平江时,结识了县团防局副大队长喻庚。喻庚是共产党员,鼓励他投身革命。农民运动兴起以后,邱柳卿率先加入芦头村农民协会,开展减租减息和打土豪的...[详细]

孟泾清 [公元1905年-1936年,抗日英烈]

  • 孟泾清(1905—1936),山东人。1931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2月,孟泾清受党组织委派来到了王德林救国军部,不久他被任命为救国军参议长。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孟泾清在救国军中建立了中共秘密党支部,他任党支部书记。孟泾清从来到救国军的第一天起,就在一言一行和工...[详细]

卢文钦 [公元1905年-1936年,革命烈士]

  • 卢文钦,又名文清、文卿,1905年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城北的垄坪山乡。 黄梅县位于鄂东边陲,南临长江,北依大别山,与安徽、江西接壤。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黄梅是全国较早成立党组织、燃起无产阶级革命烈火的县份之一。1923年,19岁的卢文钦,风华正茂,他不安于封闭的山乡生活,看不惯地主豪绅作威作福,...[详细]

路文昌 [公元1906年-1936年,革命烈士]

  • 路文昌,1906年出生于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路家寿林的一户农家。他9岁丧父,和一姐、一妹由母亲养大。路文昌先后在本县王家沟、大王庙上小学。他的老师叶延荣是大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员,在教书中给了这些山村穷孩子们不少启蒙,使他们心灵中铭刻了“压迫”、“剥削”、“革命”、“反抗”这些新鲜的语汇。 ...[详细]

柳真吾 [公元1898年-1936年]

  • 柳真吾(1898-1936)湖北省黄梅县人。原名柳宅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九江市总工会秘书。大革命失败后,转往南昌、景德镇作地下工作。1930年7月,参与了红军智取景德镇的行动。并随红军到弋横根据地。1932年9月,奉中共赣东北省委之命,来到浮梁西北乡,与湖北黄梅暴-动 失败...[详细]

刘厚春 [公元1904年-1936年,革命烈士]

  • 刘厚春,1904年3月18日生于湖南省耒阳县肥田乡一穷苦农家。他小时候只读过几年私塾,但平时热爱武术,常年练习,为人行侠仗义,憎爱分明,在大革命高潮中是革命的积极分子。1927年冬天,-笼罩耒阳城乡,看到反动派到处捕杀共产党人,刘厚春十分惯慨,离开家乡去常宁水口山矿做工。 在矿上,刘厚春结识...[详细]

刘伯垂 [公元1887年-1936年,革命烈士]

  • 刘伯垂,名芬,号恶紫、百锤、笏祥、馨笏,1887年2月2日生于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刘村。刘伯垂少时在本地读私塾。后东渡日本,就读于日本明治大学法科。他在日期间,正是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大发展时期,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决心投身革命,并加入同盟会。当时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就读的湖北同乡李汉俊倾向...[详细]

李弼廷 [公元1901年-1936年,革命烈士]

  • 李弼廷,又名笃中,单名敬,1901年生于湖南省嘉禾县荫溪村。父亲李光成,务农兼做生意。他从小孝敬父母,母亲有病,他亲侍汤药,形影不离。母亲去世,侍继母如故。1920年高小毕业后,曾在家务农一年,至1921年秋,又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同学蒋先云、唐朝英、黄静源等帮助下,阅读了许多进步书刊,...[详细]

李守中 [公元1906年-1936年]

  • 李守中(1906-1936),牺牲时任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第1师政治部主任。 2020年9月2日,入选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详细]

李生达 [公元1887年-1936年,晋军名将]

  • 李生达,第19军军长兼72师师长、陕北剿匪副总指挥,陆军上将。他是晋军名将,为人正派,对下属十分关照。原为阎锡山部下,后被蒋介石收买,频繁与其往来,引起阎锡山警惕,随即买通其身边警卫,乘其不备杀害之。 李生达,1887年出生,山西晋城人。字舒民。父李子善,清光绪间曾当过乡约(管乡间的农税事务...[详细]

梁锡福 [公元1903年-1936年,抗日英烈]

  • 梁锡福(1903—1936),山东曹县人,辽宁民众自卫军第1方面军第11路军司令,1936年2月牺牲。 在东北抗日斗争的烈火中,有一支活跃在辽宁省新宾县和辽宁省柳河县(今属吉林省)一带的民间秘密组织“大刀会”。他们手执大刀、长矛,无所畏惧地同日伪军英勇奋战,给敌人以重大杀伤,在抗日斗争史上写...[详细]

赖昌作 [公元1907年-1936年,革命烈士]

  • 赖昌作,又名昌祚,1907年出生于江西省瑞金县瑞林区。7岁时,父母让他进了私塾。由于父亲劳累过度去世,赖昌作读了五年书就被迫辍学,帮助母亲挑起了家务的重担,不到一年母亲染病逝世。为了生计,他只好到地主家放牛。后来,他不愿过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到一家裁缝店去当学徒。学满五年后,自己撑起了一个裁缝店...[详细]

康文卿 [公元1858年-1936年]

  • 康文卿(1858~1936年),字信智,别字桂林,吉安县(现吉州区)青塘乡人。曾任中国红十字会吉安县分会会长,吉安县中医送诊局局长,吉安县道德会会长,吉安县先觉祠善长,吉安隆昌木行经理。 康文卿的父亲康大德早逝,生有四子,文卿居长。家贫无隔夜粮,全靠母亲柴氏与人做针凿和砻舂米,挣下升合糙米,...[详细]

解麟阁 [公元1895年-1936年]

  • 解麟阁,字明勋,1895年出生于桓仁县二户来镇小恩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家有良田百余亩,屋舍10余间,是一个富庶的大户。他自幼受过良好教育,13岁念私塾,17岁进学堂,天资聪明,勤奋刻苦。解麟阁受老师王天栋的教育和影响,逐步培养形成救国救民的宽阔胸怀和为拯救民族不怕牺牲的英雄气节。 “九一八”...[详细]

黄体国 [公元1886年-1936年,革命烈士]

  • 黄体国,1886年出生于湖南省郴县(现苏仙区)新市乡大山口。少时家境贫寒,读书不多,但长期刻苦自学,提高很快,后以教书为业。他一边教书,一边务农,辛勤操持才算勉强维持生活。1926年2月,郴县农运如火如荼。黄体国结识了前来郴县搞农运的共产党员谢怀德和彭振卿。在他们的启发和帮助之下,他懂得了许多革...[详细]

黄开湘 [公元1901年-1936年]

  • 黄开湘(1901-1936)江西弋阳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弋阳县委书记、上饶县工农民主政府主席,赤色警卫团团长,红十军八十二团政委、红十一军三十二师师长、红一军团一师四团团长。在长征途中和杨成武一起指挥了飞夺泸定桥的战斗。1936年冬在陕北罗汉川病逝。...[详细]

黄家高 [公元1900年-1936年]

  • 黄家高,1900年3月8日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金海镇善福里黄岗村一贫苦农民家庭(今属?源口镇)。5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与祖父相依为命,生活艰难。9岁时,入本村的私塾读了五六年书。祖父去世后,当过木匠,看过草场,饱尝人间的苦难。 1923年,黄家高偕同王显德、费尚全等外出逃荒,漂泊到大冶港窑湖(...[详细]

郭清 [公元1919年-1936年,革命烈士]

  • 郭清,字镜如,1919年2月29日出生于山西省灵石县河洲村。幼年随家迁居太原,入国民师范附小读书。毕业后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1934年夏初中毕业,赴北平考入河北省立北平高中。 1935年华北事变发生,国土不断被侵蚀,华北即将成为第二个“满洲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郭清不甘做-奴,他...[详细]

陈建钧 [公元1905年-1936年,革命烈士]

  • 陈建钧,1905年7月生于湖南省平江县梅仙镇青桥村。父亲以佃田为生。他小时读过三年私塾,爱看武侠小说,常和同村好友陈百川打抱不平。11岁那年,他见邻村一农民的水塘被土豪霸占养鱼,农民据理申诉反遭毒打,十分气愤,便与陈百川密谋惩罚土豪,把塘里的鱼毒死。13岁时,父亲为还债被迫到地主陈有德家做长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