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济美,原名杜大阜,字卿元,1907年10月31日出生在江西省万载县黄茅镇和平村长郎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全家九口人,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全靠父亲杜儒春打短工度日,两个兄弟早逝,其他三个兄弟长大后也和父亲一样帮别人打工。 周济美排行老五,7岁时读过几个月私塾。由于家境贫寒,被迫中途辍学,10岁...[详细]
钟强,1917年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西乡野猪坡。父亲钟震初,大革命时期投身革命,后来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熏陶,喜欢听父亲讲杀富济贫的故事。1930年,父亲在第二次攻打长沙时牺牲,使他更增添了对反动势力的仇恨。这时,他才13岁,家里的房屋被乡里劣绅烧毁,母亲不得不带他投奔到东乡苏区...[详细]
张忠辉(1913~1936),又名张辉,大合坪乡廖家坪村苟家坪人。为人耿直爽快,抑强扶弱,传颂乡里。 1932年2月,李家坪村堂门前有几个地痞依仗国民党军营长钟觐光之势,经常欺侮-外地过往青年和妇女,令人发指。张忠辉义愤填膺,便邀集好友李传习、周光丰等十余人,打着“除暴队”旗帜,找到那几个地...[详细]
张震科(1863~1936),字镜蓉,宁晋县城内西街(今解放村)人。父亲张彦杰,母亲王氏。同胞兄弟四人,震科为长子,娶妻王氏,生一子名书芳。震科自幼好学,性情温和,谦恭知礼,兄弟间堪称表率。为秀才,酷爱读书,涉猎宽广,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光绪二十六年(1900),震科37岁,乡试考中举人。 八...[详细]
章兰娟(1888—1936),是杭州富商的女儿,因其父很欣赏钱均夫的才华,便把她许配给钱均夫。章兰娟性格开朗热情,心地善良,聪颖过人,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极强,具有数学天赋。她心灵手巧,富有想象力,尤善针带刺绣。她随手绣出的金丝珍珠鞋,可称之为巧夺天工的工艺品。钱学森在回忆他的母亲时说:“我的母亲...[详细]
张辉,字岳,号显辉,1911年1月23日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三阳乡。6岁入学,读了将近10年书。1926年农民运动在平江兴起,年仅15岁的张辉随即投身农民运动之中,担任了晋平农民协会的秘书。1927年初,由中共平江县西一区区委委员张迈、张正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5月,长沙发生了-...[详细]
章炳麟(1869——1936),初名乘,字枚叔。后因仰慕顾炎武的为人,改名绛,号太炎。浙江馀杭人。六十八岁于苏州病逝。他不仅是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徽派朴学后期的重要学者,在经学、史学、文字音韵和文学诸方面都有深湛造诣。 章炳麟年少师从徽派朴学大师俞樾学习经史,又曾向黄以周、孙诒让、...[详细]
余登仁,原名余登瀛,字大白,1903年6月15日出生在广东省饶平县九村镇陂墩村。九村一带,人多地少,村民世代以陶瓷制作、营销为业。余家在九村建陶瓷窑,并在大埔高陂、饶平黄冈等集镇分设碗栈,产销两旺,属小康人家。余登仁年7岁丧父,母子相依,靠叔辈经营陶瓷持家。8岁入私塾读书。1919年春,考入汕头...[详细]
阎文甫,乳名文铎,1915年出生于河南省邓县二区(今穰东镇)阎家村。父母都是勤劳俭朴,为人忠厚的庄稼人。生养了三个儿子两个闺女,贫穷的日子本来可以勉强度日,不料土匪一把火把他家烧了个精光。从此,一家人不得不到邻村的亲戚家去住。那年春天,两个妹妹患了天花,因无钱医治先后被夺去幼小的生命。 19...[详细]
杨素珍,1910年出生于四川省通江县一贫苦农民家庭。10岁时,父母双亡。因家境贫寒,哥哥年小,无力抚养她,将她卖给本村王富贵家当童养媳。从此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时常受到责骂和毒打的非人生活。 1932年冬,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一举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杨素珍欣喜若...[详细]
杨保身,1911年生于河北省南宫县杨井村。由于家庭贫困,直到十几岁才开始读书,入巨鹿县第三高小后,在校长张光弟(共产党员)的影响下,开始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为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1931年暑假,杨保身高小毕业后,考入南宫乡村师范(简称乡师)。他勤奋好学,忠诚正直,待人热...[详细]
熊先春(1907~1936) 河南省光山县殷棚乡长安村固洼人。殷区农民运动的领导者之一,著名烈士。 19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任中共殷区支部委员,1927年3月任殷区农民武装工作组组长。5月,参加了信阳农民自卫军训练所学习,曾在罗南宣化店一带发动农民运动,被豪绅地主破孩...[详细]
吴光田,号心葵,1907年生于江苏省松江县西门外阔街一个富有之家。他的父亲是嘉定县县长吴伯庚,他是父亲的第十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品学兼优,深得父母亲宠爱。他以优异成绩从小学、中学毕业后,顺利地考入南京东南大学文科。在学习期间接受进步思想,积极参加爱国-。 1927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从吴...[详细]
吴承杰(1898一1936),又名承祥,正仪人,少年毕业于昆山县立乙种师范,在正仪小学任教,后至昆山县立中学(现县一中)理科实验室工作。 吴承杰聪明好学,专研物理化学,酷爱科学实验,曾自制晴雨预测表和显微镜、望远镜供教学时让学生使用,还在昆山民众教育馆放无声电影,让民众享受当时只有在上海才能...[详细]
韦广宽,又名韦玉堂,1884年生于湖北省咸丰县大村。其父韦子俊只得韦广宽一子,因此节衣缩食,供他读书学艺。他不负父亲厚望,刻苦自励,勤奋好学,成为文化出众、医术高明、武艺娴熟的“全把式”,并以性格秉直,仗义豪爽,深得乡邻之爱戴。韦家到韦广宽时,家境渐富,有木房5间,田地70余亩,虽上有父母,下有...[详细]
王宾章,字寅卿,1887年7月25日出生在黑龙江省泰来县各耐站一个站驿的家里,小时候念过私塾。1906年全家迁入卜奎城(齐齐哈尔原名)居住,他进入卜奎高等小学读书。他从小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一直出类拔萃,不论在私塾或高小期间,每次考试都稳拿第一,所以被学友冠以“铁第一”的美称。1909年,他以名列...[详细]
陶树清,1913年出生于贵州省都匀县麻河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幼年丧母,陶树清念完初中,家里便无力再供他上学。陶树清只好当兵。 陶树清年纪虽小,但勤学好练、聪明能干,在兵营很受人赏识。很快,他就被提升为军官,率领分队练兵打战。 1935年4月,蒋介石趁“追剿”中央红军之机,图谋贵州。“政治解...[详细]
唐力臣(1874--1936),又名世钧,苗族,凤凰长宜哨人,与革命党人往来甚密,曾被官府侦缉。清宣统三年(19l1),唐力臣与凤凰人、同盟会会员田应全在长宜哨集松桃、凤凰、乾州、永绥四厅各族义军组织光复军,里应外合,袭取凤凰厅城,于1911年底光复凤凰。 凤凰光复后,民国元年(1912年)...[详细]
汤福林,原名汤伏林,1905年6月7日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汤家湾。1929年3月在湖北鹤峰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担任贺龙的警卫员,后任红四军连长,参加巩固发展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随部队转战荆门、当阳、远安地区,后任红三军荆当独立团团长。参加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