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陈客嫲 [公元1895年-1936年]

  • 出生入死为革命 陈客嫲,原名邱清玉,龙岩东肖隘头村(当时隘头村属永定)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生于白土隘头村,后逃难到白土后田村西坑。婚后生育一子一女,家赤贫,其夫于1925年病故。陈客嫲独自艰难地抚养子女成人。 1928年春节期间,中国共产党在龙岩领导了有名的“后田-”。陈客嫲...[详细]

巴甫洛夫 [公元1849年-1936年,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 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奖。 大事年表 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详细]

钟子廷 [公元1912年-1936年]

  • 钟子廷(1912 ~ 1936),白族,出生于廖家村老庄坡一贫苦农民家庭,他家无田缺地,靠父亲、二哥做蔑匠维持生计。1926年,子廷随哥哥钟虎臣闯湖北找红军,参加了革命。 子廷进入革命队伍后,历任红军第四团一营营长、红三军独立团团长。身历南岔、赤溪河、澧州、庄耳坪、江垭、彭水、秀山、酉阳、...[详细]

张占虎 [公元1911年-1936年]

  • 张占虎 (1911~1936),耀县下高埝乡玉皇阁村人。幼年家贫,随父在家劳动。20岁时,因连年干旱,地主逼租,生活更加困难,毅然北上照金参加革命队伍,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即按党的指示回到家乡发动农民,建起一支游击队伍,出奇制胜,打击敌人。两年后,这支地方武装改编为陕甘边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七...[详细]

杨森 [公元1908年-1936年]

  • 杨森(1908~1936)原名杨宗凯。陕西乾州(今乾县)人。1926年入陕西省职业学校农林科学习,参加过历时八个月的反刘镇华围攻西安城的斗争。1927年2月进入由共产党员史可轩任校长的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学习。“四一二”-政变以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9年5月,杨根据中共组织指示,入国民党...[详细]

杨鲁 [公元1875年-1936年]

  • 杨鲁(1875一1936),字守愚,澄海县上华镇冠山村人。清光绪举人。曾执教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与丘逢甲共事。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后出任黑龙江省大赉厅通判、呼兰县知事、巴彦州知州。辛亥革命后,曾任广西省政府秘书长。晚年闲居北京,与李大钊等革命人士多有接触,思想倾向革命,赋诗歌颂“十月革命”,...[详细]

徐健行 [公元1893年-1936年]

  • 徐健行(1893—1936),字再侗,蕉岭县城南下儒林第人,书香世家,其故居城南书室,门联为其兄亦禾撰写:“人才思学士,文化吸欧洲。”他于1915年东吴大学法律系毕业,回广东后适孙中山援闽粤军张民达旅长见徐健行中英文俱佳,任为军法官。1918年援闽粤军告捷,他被任命为福建省建宁县县长。1923年...[详细]

夏曦 [公元1901年-1936年,中共早期革命家]

  • 夏曦 (1901-1936) 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南省委书记,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 湖南省益阳县(今桃江县)人,1901年8月17日生于益阳县桃江镇。1917年益阳县龙洲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长沙省立第一师范,加入新民学会,参加五四运动和驱逐张敬尧的斗争。1920年9月加入俄罗斯研...[详细]

吴贯因 [清][公元1879年-1936年]

  • 吴贯因(1879一1936年) 清举人,原名吴冠英,别号柳隅,澄海南洋人。著名史学家和语言学家。吴贯因光绪年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结识梁启超并成为好友。回国后,于1912年和梁启超在天津办《庸言月刊》,梁任主编,他当。后历任北洋政府卫生司司长、币制厂厂长、内务部参事兼编译处处长。1927年弃政...[详细]

王承斌 [公元1874年-1936年,北洋军阀]

  • 王承斌。原名承斌,字孝伯,奉天兴城人,匡武上将军、勋二位、陆军上将、前直鲁豫巡阅副使,保定速成武备学堂二班步兵科、陆军大学第二期毕业。1903年入京师优等师范学校,1904年10月考入保定速成武备学堂二班步兵科,毕业后升入军官学堂速成科二班(陆军大学第二期),1909年毕业后历任禁卫军排长、第三...[详细]

王煊 [公元1844年-1936年]

  • 王煊(1844~1936) 字晓峰,本县兴隆乡人。清末贡生,擅长医术和书画,关心民众。民国2年(1913),被选为陕西省首届议会议员。10月6日,赴京选举正式大总统时因投了孙文一票,被袁世凯通缉,遂到贵州避难两年,后回西安参与反袁活动。8年(1919),再次当选为省二届议会议员,倡导振兴实业。次...[详细]

孙长林 [公元1887年-1936年]

  • 孙长林(1887~1936),号汉唐,绰号掰眼、八百,回族。原籍陕西省旬阳县双河镇,后迁居镇安县茅坪。出身贫苦,不识字。幼年给张丹屏当童工,后当佃户,农闲受雇驮运,受尽艰难。为人生性刚直,善同穷朋友相处。 1925年,孙长林因不愿忍受军阀、国民党的压迫和民族歧视,始组织百余名回民反暴...[详细]

释纯宝 [公元1866年-1936年]

  • 释纯宝(约1866~1936),男,笔名欣西,饶平县汫洲人,俗姓林,欣西约35岁时在叠石岩出家。他曾到过南京宝华山受戒,是民国初期第一个到上海市潮州八邑会馆讲经的潮籍法师。潮州释慧源,曾聘请纯宝到潮州为其四姨母讲授三部“地藏经”。民国15年,慧源的姨母为缅怀纯宝法师,在开元寺附近的大士庵前,创建...[详细]

任浪花 [公元1909年-1936年]

  • 任浪花 (1909~1936),原名天贤,耀县城内北梨树巷人,民国十九年(1930)中学毕业,任教于本县东街小学,与在家乡进行秘密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张仲良、张邦英等成为莫逆之交。一次,浪花悄声问邦英:“老兄,你们几个到底是不是共产党?我也想闹革命,可不知道共产党在哪里。”张邦英开始一惊,随即正...[详细]

千里驹 [公元1888年-1936年,粤剧界一代宗师]

  • 千里驹(1888~1936),原名区家驹,字仲吾。广东顺德人。父早丧。年仅12岁便在舅父的木器店中当伙夫,后经邻居介绍,跟随当时著名的男花旦“扎脚胜”学戏。千里驹首次拜师便学会了《刘金定斩四门》、《十三妹大闹能仁寺》等戏。后来扎脚胜往南洋演出,千里驹则拜小生架架庆为师,转学小武行当,并订了三年的...[详细]

李云杰 [公元1889年-1936年]

  • 李云杰 (1889-1936) 国民党第二十七军上将军长。 湖南省嘉禾县人,1889年生于嘉禾县城一贫民家庭。少年时由叔父李国柱接济读完私塾,后人长沙明德中学学习,又就读于长沙陆军小学、武汉军官预备学校,再入河北保定军官学校,习工兵科。 1911年,湘军建立长沙陆军讲武堂,他以...[详细]

刘学询 [公元1860年-1936年]

  • 刘学询(1860—1936) 字问刍,号耦耕,三乡古鹤人。富商。祖上经商起家,居住在广州西关的柳波涌与荔枝湾之间的“刘庄”。清光绪十二年(1886)考中进士。除读书外,还拜武当名师习武。中日战争期间,不顾广州囤积居奇米商的恐吓,筹巨款从芜湖运回大米平粜,使人心安定,对地方有功,清廷以道员即选...[详细]

李天保 [公元1900年-1936年]

  • 李天保(1900~1936),原名李有传,翁源坝仔新梅人,幼聪慧,性豪爽,因家道贫穷,只上过几年夜学。 民国23年(1954),地方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地方军队兵匪一路,到处劫掠,广大人民群众敢怒不敢言。其时,翁源、连平、英德、佛冈等地的农民群众为强身自卫和寻求活路,纷纷组织马刀队,“设...[详细]

林义顺 [公元1879年-1936年]

  • 林义顺(1879~1936年),字发初,号蔚华,祖籍岐山马西村,出生于新加坡。17岁进入商界就职。林义顺热心于中国民族革命,与舅父张永福和侨商陈楚楠等组织“小桃源俱乐部”。1903年上海“《苏报》案”发,以俱乐部名义致电英驻上海领事,援保护政治犯国际法,阻英租界当局将邹容和章太炎引渡给清政府。他...[详细]

林品三 [公元1858年-1936年]

  • 林品三(1858年~1936年),芦苞乌石岗村人。少学医,后在上海师从名医何慈庵。学成后,在上海设馆行医。精脉理,因医治多名顽疾者而名声大噪,求医者众。经考核被荐为太医院御医,供职十余年。清末,南返广州,悬壶济世,行医带徒。林从医50多年,医德高尚,著述颇多,惜多已散佚。只遗家传验方哮喘丸、育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