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魏云岭 [公元1909年-1934年]

  • 魏云岭(1909~1934),字超凡。邳县陆井乡甘山村沟南人。中共早期党员,烈士。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在占城小学读书时,与进步同学组织赤潮社宣传队,到周围村庄宣传革命,配合当地农民组织红枪党、红枪会,捣毁恶霸李占魁的粮行、牛行。 民国15年(1926年)夏,他考入睢宁中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详细]

王价藩 [公元1865年-1934年]

  • 王价藩(1865—1934)字荩臣,又字建屏,号退轩。祖籍四川成都,咸丰年间其父落籍泰安。幼年家贫,依母纺织为生。读过私塾。18岁任私塾教师,25岁入邑庠。后乡试未中,矢志教育,服务桑梓。1899年主办义塾,倡办集火社。1905年倡办图书社,并与范明枢合力创办劝学所。民国期间,历任县教育会长、评...[详细]

陶懋立 [公元1870年-1934年]

  • 陶懋立(1870~1934),字卓如。泗阳县城厢陶庄人。他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至上海,充文明书局编纂员,编有《世界读本》,风行一时。光绪三十年,与张相文创立桃源县教育会,为泗阳第一个教育研究团体。次年,与王聿望创办公立集义学堂(后改为第一区第一国民学校,为泗阳县最早的一所公立小学),亲自...[详细]

綦书田 [公元1905年-1934年]

  • 綦书田(1905—1934) 平度沙梁村人。红四方面军三十二师政治部训育主任。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 1年任国民党四十六师副团长、团长。1932年举行起义,使四十六师全部投诚。后任红军三十二师政治部训育主任。1934年12月,在红军长征的一次突围...[详细]

蒙开圣 [公元1890年-1934年]

  • 蒙开圣,又名蒙世纪,海南澄迈县福场乡土艳村(今属红光农场)人,1890年出生。1926年7月蒙开圣在地坡岭庵堂被中共邓仲支部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土艳党小组组长。他发动村中进步青年参加党组织,开展农民革命运动。同年9月蒙开圣任土艳农民协会主席,10月任澄迈县农民协会主席。1927年3月,蒙开圣任...[详细]

马星驰 [公元1873年-1934年]

  • 马星驰 (1873—1934)名驱,字星驰,亦署醒迟。回族。济宁直隶州(今济宁市市中区)人。幼年爱绘画,因家境贫寒,常以黄泥汤代墨作画。1891年(光绪十七年) ,在南京一富家作童仆。两年后,去上海,以卖画为生。1894年(光绪二十年)11月,赴广州投身国民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国外寄居10余年。...[详细]

马士维 [公元1897年-1934年]

  • 马士维(1897—1934)字冠英。邹平县大丁旺庄人。早年加入“圣贤道”,自号“大丁仙”,又称“九指-”。自创道号为“大灵山一心堂”,后又改为“一心天道龙华圣教会” 。 后被山东省长陈调元下令击溃。 1933年9月,在天津设立“一心天道龙华圣教会”,同时与日本人勾结,定名“大东亚佛教联合总会”,...[详细]

刘振亚 [公元1911年-1934年]

  • 刘振亚(1911—1934)临清县吕堂村(今属临清市)人。红军烈士。出生于农民家庭。1924年考入临清城里育英小学,后转入山东省立第十一中学学习。1928年秋考入冯玉祥创办的开封军官学校。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夏军校毕业后,任冯玉祥部第三十八师见习参谋,后升任第十三师参谋。同年10月,...[详细]

刘兰芳 [公元1904年-1934年]

  • 刘兰芳 (1904—1934) 名曰善,字兰芳。莱西河崖村人。1924年莱阳乡师训练班毕业任本村小学教员。 1925年8月与田绰永、刘坦等人成立了“反封建、反压迫、反迷信”的“少年同志社”。1931年春被国民党县政府委任为洼子镇镇长,以此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193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详细]

李景星 [公元1876年-1934年]

  • 李景星(1876—1934)费县城人。学者。先后在本县和肥城、峄县教书,晚年致力著述,有著作20余部。刊行于世的有《四史评议》《经说》等。1933年负责总纂《费县志》,将近完稿时病逝。 ...[详细]

居里夫人 [公元1867年-1934年,人类史上最有声望的女科学家]

  • 玛丽·居里(Marie Skłodowska Curie,1867-1934年)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 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1867年11月7日生于华沙。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因...[详细]

蒋汝坊 [公元1880年-1934年]

  • 蒋汝坊(1880~1934),字伯言。太仓人。清光绪生员。在陕西、山西办赈灾时,捐官知事,升员外郎。后奉父命,归里持家。他热心发展家乡教育事业,先后由他主持创办的学校,有思益学堂、太镇小学、普通小学、正则女校、四路小学、高等小学、毓娄女校、师范讲习所等;并与沪电报局总办俞隶云(太仓人)商定,于光...[详细]

何复生 [公元1902年-1934年]

  • 何复生(1902~1934),镇江市丹徒人。中共早期党员,烈士。幼随父在湖北汉口读书,攻读医学。民国15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后,何复生逃出汉口,进入大冶县英国人办的普爱医院工作。他利用普爱医院的“普爱”口号,组织医护人员,悉心治疗红军...[详细]

韩达哉 [公元1867年-1934年]

  • 韩达哉(1867~1934),字达卿,号永璋,又号淮0人。淮安县(今属淮安市)淮城镇人。清廷太医,《医学摘瑜》作者。幼读经书,攻举子业,业余阅读“家藏医籍数十种,读至深夜无倦容”。父淮安名医,初承父教。继又拜淮安名医李厚坤为师。他勤奋好学,加之父亲要求甚严,医学大进。22岁弃儒就医,一边看病,一...[详细]

顾作霖 [公元1908年-1934年]

  • 顾作霖(1908—1934)字冬荣。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1925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共青团上海沪东区委书记、浦东区委书记、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等职。大革命失败后,曾任共青团江苏、山东、湖北省委书记,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部长。是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人之一,曾在中...[详细]

郭次汾 [公元1868年-1934年]

  • 郭次汾(1868~1934) 字长康,生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武进人,世居区境内青果巷。郭壮年从政,继而弃政经商。民国2年(1913年),当选为武进县0执委,常务主席。民国18年当选为县0会长,热心公益,常为地方排难解纷。是年,天宁寺驻军某部兵变,遣武装人员逼令郭2小时内筹款10万元...[详细]

冯甲 [公元1902年-1934年]

  • 冯甲,原名冯世熙,字敬亭,1902年10月25日出生于海南琼东县第六区(今琼海市潭门镇)旧里村的一个贫穷农民家庭。父亲冯振起和母亲李氏都是勤劳忠厚的农民。他父亲除种田外,有时也随村中兄弟做土木建筑工。冯甲从小天资聪明,勤勉好学,深受父母喜爱。全家省吃俭用,供他人学读书。 1919年冯...[详细]

冯道南 [公元1902年-1934年]

  • 冯道南(1902~1935) 原名义交,又名健亚。海南澄迈县下岭村(今属山口乡)人。1907年进村私塾读书。1909年考入大云高小学校。1920年考入儋县那大美国基督教学校。1922年7月下旬,考入广东省立第一中学(今广雅中学)就读。在校期间,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拥护共产党的...[详细]

蔡寅 [公元1873年-1934年]

  • 蔡寅(1873~1934),字冶民,别号壮怀。吴江黎里镇人。少年时有神童之称,12岁就能书径尺大字。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上海参加中国教育会,与章太炎、邹容游。《苏报》案发,与金松岑等延请英国律师琼斯为章太炎、邹容辩护。未果,避祸赴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政法。光绪三十一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结...[详细]

安哲 [公元1906年-1934年]

  • 安哲(1906—1934),原名安丰泽,字建亭,曾化名王德海,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安家村人。1921年春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1925年8月,在邓恩铭、丁君羊的倡导下,同郑天久、陈雷(牟春霆)等在济南成立了党的 组织“少年日照学会”,学习马列主义和进步书刊,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活动。1926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