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卜子,女,原籍连城县,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生。从小失去爹娘,童年与迁居宁化的连城人巫林水成婚。林水是树厂工人,因不堪树厂老板奴役,于18岁那年,弃家外逃,杳无音讯。从此,罗卜子只好靠砍柴度日。 民国20年(1931年),宁化建立红色政权,罗卜子接受革命的熏陶和教育,积极参加妇女工作。...[详细]
刘泽民,福安溪潭乡磻溪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年生,自幼在其父刘墨林的教育影响下,崇尚义气,嫉恶如仇,对-污吏、地霸土豪互相勾结盘剥百姓的行径恨之入骨。民国19年(1930年),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薰陶下,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奉命回磻溪和父母一道从事革命活动。他组织全村贫苦农民...[详细]
柳砚琛(1882~1934)名翰章。陕西绥德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考入北京京师大学堂,攻读数理,毕业考试名列前茅,留校学习外语,于1912年返陕。1913年起,先后任西安师范学校学监、校长,西安省立二中校长。1922年春,应杜斌丞之邀,任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数理教员。西安二中旧址他备课认...[详细]
刘明福 (1905~1934.11) 刘明福,又名明富,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出生于连城(原长汀)罗坊萧坑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其父刘生方(又名高举),系忠厚老实的农民,除租种几亩薄田外,靠肩挑石灰挣点力资买米养家糊口。 民国18年(1929),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入闽后,罗坊、萧...[详细]
刘大经(1889—1934) 字东壁。祖籍湖北麻城。清乾隆中,其高祖常来镇坪经商,因喜爱镇坪之雄秀山水,遂迁于镇坪。幼聪颖,以神童闻名乡里。民国6年(1917),毕业于西安一高等学校,父年衰,代父经商,屡谋屡中,获利倍增,因之财雄一方。性慷慨,好施舍,凡地方义举辄倾囊,不少吝惜。县创办民团,...[详细]
李少峰(1915~1934),女,乌镇村人。7岁进乌镇小学读书。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佳县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她家是陕北特委的秘密开会地点,许多-和材料由她保管。特委在乌镇小学创办了《向导》小报,少峰负责刻印。1934年农历8月20日,敌情紧急,特委安排她带孩子转移到娘家避难。敌人得到...[详细]
李如兰(1879~1934) 又名李香亭,石泉县中池河人。幼苦读,19岁中秀才,后赴省参加乡试,未中,回到迎丰乡蔡姓祠堂设学馆以教书为生。后来,在迎丰乡开点心铺,因不善经营,蚀本破产。他立志弃商就学,以官费考入陕西省高等学堂。在校每次考试名列前茅,都称他高才生。 他在学堂就读时,常与同盟...[详细]
李启东(1896-1934) 李启东,别名李友白,1896年出生于朝鲜平安北道。1919年参加朝鲜"三一运动",失败后,只身-到我国吉林省通化县。1921年,李启东到云南讲武堂十七期步兵科学习。其后,在广州参加革命活动,1927年到东北,1930年在阿城县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李启东根...[详细]
李其瀚(1865~1934年),别名李志,字浩乎,城关大巷人。他18岁考中秀才,19岁专攻医学,拜本城老中医曾世杰为师,由于悉心钻研,医术造诣较深。他为人忠厚老实,医德好,不图名利,对一般求诊病人,从不计较报酬,脉金任人给予,如遇贫苦病员,不仅不收脉金,还为其代付医药费,可凭处方到李医师预约的两...[详细]
林钟贵(1868~1934年) 林钟贵,闽侯县盘屿村(今福州红星农场)人,其家世代为医。钟贵幼承家传,长成精于内科,扬名省内外,福州大官显贵皆延其诊治。当时的讣告,大多写“经林钟贵大医师医治无效”等语。其医术高明为当时福州第一人。 钟贵不但医术超人,而且医德高尚,他常说;“医术无止境,医...[详细]
林直勉(1887~1934) 林直勉,原名培光,字绍轩,晚号鲁直,广东东莞人。清宣统二年(1910)春在香港结识胡汉民,加入同盟会,随即参与策划广州新军起义,专任筹饷。宣统三年(1911),又参与策划“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并于起义前夕到了广州。由于起义领导人黄兴和胡汉民在起义日期上意...[详细]
林野,又名文杏,城关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生。民国13年(1924)中学毕业后,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参加北伐,翌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政变,林野愤然离队回岩。 民国18年参加红军,历任闽西红十二军参谋长、红军军事政治学校训练部部长、公略步兵学校校...[详细]
林锦斌(1896~1934) 林锦斌,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出生于清流县城内一个铁匠家庭,从小与父亲一起依靠打剪刀、钻子养家糊口。锦斌不满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国民党军阀统治。民国19年春,开始接受新思想,懂得了革命道理,走上为工农谋解放的道路。民国20年夏季以后,接受中共地下工作者的培养...[详细]
林爱(1899-1936),原名林步圆,又名林阿圆,福建省柘洋特种区(今柘荣县)城关上城人。1928年6月只身前往福州谋生,1931年在福州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11月受命返回柘洋开展革命活动,组建秘密农会和“红带会”(赤卫队)武装。1933年11月任柘洋党小组组长。1934年4月率赤卫队配...[详细]
李萼(1904~1934),字启贤,名锦禹,今伏口镇李家湾人。民国15年(1926)10月,国民革命军来桥头河招兵,李欣然前往应招,化名李萼,抛下妻儿别家而去。入伍后,编入唐生智部第三十五军第一师,参加北伐。民国17年,李随部进驻平江,参加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民国19年8月,独立五师改编为...[详细]
孔仕安,又名书安,福建省建宁县溪口乡杨林村巧洋人。1931年6月参加革命,193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冬在保卫澎湃县战斗中牺牲。 孔仕安出生于贫苦农家,7岁丧母,10岁上私塾。1920年因父亲重病卧床,停学回家参加生产劳动,协助兄长筹款医治父病。父亲病愈后,孔仕安到渠村街学做裁缝...[详细]
康全明(1912~1934) 甘泉县桥镇乡阎家湾人。他从小学习认真,成绩优良。高小毕业后,考入米脂三民二中。在革命运动的影响和学校进步老师的引导下,他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学生-。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转入延安省立第四中学就读。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参加了反对基督教的斗争。1930年秋,在西...[详细]
季振同,1901年3月出生于河北沧州,1919年参加冯玉祥的部队,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10月,季振同跟随冯玉祥参加了推翻贿选总统曹锟的北京政变,驱逐满清废帝溥仪皇帝出宫,深受冯玉祥器重,先后由排长逐级晋升至旅长。1926年9月,参加冯玉祥部五原誓师,任国-军第十四师师长,参加北伐...[详细]
贾仰青(1910~1934) 本名鸿德,贾家山村人。生于富农家庭,5岁祖父教他识字,认读如流,后入私塾,学业甚佳。13岁考入川口小学。除熟读课文外,还经常阅读《水浒》、《薛仁贵征东》等侠义小说。 1926年高小毕业,考上绥德省立第四师范。但其父以绥师闹-为由不让去。1929年到绥德田家渠村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