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王辛德 [公元1911年-1934年]

  • 王辛德(1911~1934)又名新德、建英、益之、一心。陕西洋县人。1929年考入汉中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次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校曾主编《前驱》《追求》《曙光》等宣传新文化、新思潮的进步刊物;还在家乡谢村镇与中共党员李含秀等举办农民夜校,培养、发展共产党员与共青团员,建立中共洋县谢村支部。...[详细]

王文昌 [公元1909年-1934年]

  • 王文昌(1909~1934) 王文昌,男,原名王振荣,1909年出生在旦八区白叶沟村一个农民家庭,少时读过3年私塾。中共永宁山支部成立后,保安革命斗争掀起0,王文昌的舅父刘约三经常路过他家,给他讲述革命道理。受其影响,王文昌从内心萌发了投身革命的念头。1932年8月间,王文昌乘上山劳动之机,...[详细]

王泰吉 [公元1906年-1934年]

  • 王泰吉(1906~1934)字仲祥。陕西临潼人。青少年时就读于西安同志小学、省立第三中学,1924年5月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第一期。到校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冬,中共组织派王去开封,在国民军第二军军长兼河南督办胡景翼部学兵营任排长。他严格训练学员,并在所在连队...[详细]

王泰诚 [公元1911年-1934年]

  • 王泰诚(1911~1934)字笃生。陕西临潼人。1927年春离开家乡到麟游,投奔了在国民军联军第十路第一师任教导营学兵队队长的哥哥、共产党员王泰吉,先当士兵,不久任班长。1928年,王泰吉率领教导团第一营一部在麟游起义,王泰诚积极参加,表现得机智勇敢。起义失败后,他奉兄长之命回乡务农。193 ...[详细]

王善继 [公元1908年-1934年]

  • 王善继(1908~1934),彩林村人。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遂舍身从事革命。在家里开办酒店,做为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接待过往同志,传递各种情报。为保证安全,他领着儿子在山里挖了几个土窑,做为地下工作者临时住地和接头地点。为了给过往同志改善生活,他变卖了家中旧门窗和家具。 1932年,...[详细]

王立功 [公元1904年-1934年]

  • 王立功 (1904-1934),又名王力功,曾用刘芳、张宗田。辽宁省旅大人。1920年5月入大连铁路工厂做工,1923年加人工学会,1925年2月经傅景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共青团大连青工委员。1926年春,参加领导大连福纺纱厂工人-。10月担任中共大连地委 部长。1927年6月到汉口出...[详细]

汪阿财 [公元1898年-1934年]

  • 汪阿财,城郊乡杨家盛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一月。年青时,帮人造纸为生。民国23年(1934)10月,在桃坑东岩村任村苏维埃政府交通员。民国25年,任中共霞鼎泰县委秘书。同年12月28日,革命转入低潮,他到城郊山头里粗坑土盾设立备婆洞(蝙蝠洞)秘密楼,坚持开展革命秘密活动。民国26年6...[详细]

孙仁玉 [公元1873年-1934年]

  • 孙仁玉(1873~1934)名瑗,字仁玉。陕西临潼人。16岁当塾师,后考入泾阳味经书院,受业于刘古愚。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举人,被三原宏道工业学堂聘为教习。在宏道工业学堂,他结交了同盟会会员范紫东、高培支、刘介夫、李桐轩等,参加了中国同盟会。 受刘古愚思想之影响,孙决心以教育救国。...[详细]

孙朝阳 [公元1900年-1934年]

  • 孙朝阳 (1900-1934),字兴周。辽宁省朝阳人。早年投身军旅,曾任黑龙江省骑兵第二旅营长,后辞职在阿城一带经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攻哈尔滨市,他在宾县、阿城等地拉起一支民众武装队伍,树起抗F1旗号,聚众800余人,号称"朝阳队"。后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队伍,最盛时达1...[详细]

苏继堂 [公元1902年-1934年]

  • 苏继堂(1902—1934),出生于黄陵县隆坊镇苏家峁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少年时,由于家庭贫穷,继堂勉强读完小学,回家务农。因贫不能自养,借本村地主苏红胜0,继堂无力偿还,多次遭受毒打。1932年4、5月间,刘志丹率红军来到中部,打富济贫,宣传革命道理。苏继堂毅然投奔红军,联络10多名贫苦农民建...[详细]

石英秀 [公元1891年-1934年]

  • 石英秀(1891~1934),字子俊,靖边县镇罗堡姬家坬人。幼时家贫,入私塾念书3年。为养家糊口,曾给有钱人家揽工种田。 石英秀身体魁梧,双目炯炯,精明强干,颇有心计。看到社会-,官场腐败,在30岁那年,鼓动表弟尚英贵等到靖边南山荒草滩“混事”。几个月后,拉起20余人的一支队伍,有土枪数枝,...[详细]

施滉 [公元1900年-1934年]

  • 他是清华最光荣的儿子,他是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他为解放事业贡献了生命,施滉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清华大学图书馆门厅墙壁上汉白玉烈士纪念碑的这段铭文,纪念的是一位清华学子,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战士,白族人民的优秀儿子―――施滉。 施滉,白族,1900年出生,云南省大理白...[详细]

阮在永 [公元1899年-1934年]

  • 阮在永(1899~1934年),罗源县飞竹乡守善村人。民国20年(1931年)在福州拉人力车期间结识共产党人杨而菖,从而走上革命道路。民国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回农村宣传革命道理,团结、发动贫苦农民开展抗租、抗税、抗粮等斗争。民国22年春,任中共小善村支部书记,民国23年初,任小善区苏维埃...[详细]

阮山 [公元1888年-1934年]

  • 阮山(1888~1934),原名德宽,又名守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早期人民金融事业的一个开拓者。 湖雷乡-人,青年时代,靠亲友的资助得以求学,福建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欲以教育救国,在乡创办毓秀学堂。五四运动后,思想日益进步。民国13年(1924年),在广州加入国民党。夏间,...[详细]

阮殿煊 [公元1897年-1934年]

  • 阮殿煊(1897~1934),广西思林人。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 年参加红军。曾任红七军政治部科长。参加了红七军远征和中央苏区第三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在江西牺牲。 生平简介 阮殿煊(1897~1934),壮族。思林镇坛乐村定象屯人。少年时在思林县保城小学读书。...[详细]

任志贞 [公元1914年-1934年]

  • 任志贞(1914~1934)女。原名海棠。陕西安定(今子长)人。七八岁时在父亲任广盛的教育下读书识字。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革命失败后,秘密进行革命活动。 1930年秋,任广盛因带头抗粮抗税,被县衙差人破孩致死。她召集乡邻扣押了两个差人,要和他们清算杀父之仇。中共安定县委决定利...[详细]

邱鹏年 [公元1881年-1934年]

  • 邱鹏年(1881~1934),字龟山,号皈三,今七星乡红联村人。邱鹏万(1885~1956),字鹤山,邱鹏年胞弟。 邱鹏年,民国3年(1914)毕业于湖南省高等学堂后,先后任江西省万宜县法官,郴州地方审判厅厅长、澧县知事、省第一、二、三汽车路局主任委员、桃源县县长、长沙市政府第一科科长等职。...[详细]

潘伯成 [公元1908年-1934年]

  • 潘伯成,生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二月,福安潭头乡坑里村人。 民国21年(1932年)春,参加游击队,积极配合如柏组织贫农团,开展零星的游击斗争。其后在中共福安县委的领导下,参加“兰田-”和攻打溪尾 民团的战斗。 民国22年春,伯成由如伯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闽东北工农游击...[详细]

罗英 [公元1898年-1934年]

  • 罗英(1898-1934) 江西余干县人。1924年5月考入广州黄埔军校学习,参加过东征和讨伐杨(希闵)刘(震寰)战役。1925年9月被选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1927年11月回国。1931年10月任余干县靖卫大队副大队长(后改 大队)。经过中共余干特区委的工作,于1932年9月15日率...[详细]

罗瑞珍 [公元1911年-1934年]

  • 罗瑞珍(1911~1934年),乳名乞丐古,安砂江后村人,生在一个赤贫家庭。他家靠租种地主的田为生,因地租太重,生活艰难,有一年大旱,所收粮食还不够交租,父亲忍痛将他的两个弟弟卖掉。他12岁时因父母双亡,当了乞丐。成年后当长工,22岁在石碧村入赘。 民国23年(1934年)2月,红军解放安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