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赵芷香 [公元1880年-1933年]

  • 赵芷香(1880 - 1933 ) ,又名贡九,今台安县新开河镇雷屯村人。早年与张作霖在八角台办团练,是1901年张作霖投奔八角台与张子沄、张景惠沟通联系的第一人,因而深得张作霖青睐。自光绪二十八年与张作霖、张景惠投效新民府衙后,累任游击马队什长、边防马队稽查官、奉军讲武堂教官、二十师参军官。...[详细]

赵焕妹 [公元1910年-1933年]

  • 赵焕妹(1910~1933年)瑶族,女。出生于江底乡江底村。从小跟父母耕田种地,18岁结婚后,夫妻勤俭持家,生活尚能糊口。 民国21年(1932年)秋,传灌阳出“瑶王”,赵焕妹欣喜若狂,一反常态,闭目摇头顿足“发杠”(即降童),口中念念有词:“瑶王要起事坐天下,瑶民要跳出苦海享大福……!”人...[详细]

张逸云 [公元1871年-1933年,清末民国实业家]

  • 张逸云(1871-1933),又名张汝桂,字彝年,浙江省镇海县崇邱乡(今属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衙前村人。清末民国实业家,中国味精工业先驱。 清同治十年(1871),生于儒商家庭。其祖张梓林、父张梅仙早年在上海经营酱园业。其父为咸丰年间贡生。其兄张昌年为同治六年(1867)举人。 光...[详细]

张西仲 [公元1894年-1933年]

  • 张西仲(1894—1933),栗木街(今属栗木镇)人。他家有40担租谷的水田,生活尚称富裕。 在桂林读书时,受革命思想熏陶。回乡后,投入粟木的农-动,与何瑞章、洪仰芝、刘运标等组织栗木乡农民协会,推行孙中山“耕者有其田”、“二五减租”等政策,并兴办学校和组织平民夜校。当时中山街刘老七租种夏金...[详细]

应修人 [公元1900年-1933年]

  • 应修人(1900—1933),原名麟德,字修士,后更名修人,笔名丁九、丁休人等,慈溪赭山应家河塘(今属江北区半浦乡)人。小学毕业,去上海福源钱庄学业,后任账房。1919年五四运动中,发起组织“救国十人团”,始在《少年中国》、《文学周刊》等发表诗作。次年任中国棉业银行出纳股主任。1921年,发起组...[详细]

叶光吉 [公元1900年-1933年]

  • 叶光吉(1900-1933),湖北宜都叶家湾(今湖北宜都潘家湾乡将军山)人。贺龙手下“三大猛将”之一。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曾任红3军8师政委、7师师长。 叶光吉自幼学兽医。1919年到渔洋关为宫福泰商行赶骡马运货,串乡走寨,足迹遍及湘鄂川黔边境十数...[详细]

颜书绅 [公元1892年-1933年]

  • 颜书绅(1892—1933),平湖全塘转角湾人。1928年秋,中共浦南(金山)县委转移至转角湾小镇上,组织部长李一谔经朱轶凡介绍结识颜书绅,并经常在他家研究斗争策略,传播革命真理。同年,经李一谔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期间,积极投身革命,把县委的两位同志介绍进镇上一家店铺当伙计,又将陈云派来开...[详细]

吴岳斌 [公元1908年-1933年]

  • 吴岳斌(1908~1933),乳名恕秋,平江县三市镇人。1926年参加农会,北伐军攻克平江后,入国民革命军,参加过攻克贺胜桥等著名战斗,曾任排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回家乡组建平北游击队,任副队长,参加平江“三月扑城”等战斗。192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平江警卫团营长。1930年...[详细]

吴鸣和 [公元1890年-1933年]

  • 吴鸣和(1890-1933) 荣县双石铺蔡家堰人。青年时考入成都熊克武办的军事学校学习,毕业后任该部连长、营长等职。1926年9月24日在重庆被选为雪耻会特组统计委员。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国民政府工作,任吴玉章同志的秘书,同年7月随吴玉章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并随叶廷、贺龙南征到...[详细]

吴超徵 [公元1905年-1933年]

  • 吴超徵(1905—1933),永嘉瓯渠人。出生于武术世家。自幼好学,尤爱武术。不仅文墨蔚然可观,而且拳法娴熟,技击、举重远胜常人。年弱冠,随祖父寓居平湖乍浦,朝夕习拳,武艺益进。 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三期。次年6月参加省港--,队伍经过沙基遭到英驻军开枪射击,几及于难。8月黄埔军校毕业,派...[详细]

卫祖圣 [公元1889年-1933年]

  • 卫祖圣(1889~1933) 又名李祖生,生于卫店刘家营一贫农家庭。1925年,他在共产党员吴光谟的帮助下,参加革命。不久,吴光谟介绍卫祖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8月,创建刘家营党支部,卫祖圣任支部书记。这是孝昌县境内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的支部,卫祖圣是孝昌县境内第一个中共支部书记。 192...[详细]

汪烈山 [公元1904年-1933年]

  • 汪烈山 (1904-1933) 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汪刘家洼人。中共党员。1929年参加红军。历任红四军十师二十八团团长、少共国际团团长等职。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四次反“围剿”作战。1932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主力西进川陕,任红四军十师三十团团长。1933年7月部队扩编后,任红三十军八...[详细]

王德文 [公元1905年-1933年]

  • 王德文(1905~1933)女,又名芳质、兴文,化名唐学荣,浏阳县上洪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生。,1922年结婚,丈夫去世后,人达浒女子职业学校读书,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共产党,被选为达浒区妇女联合会委员长。1927年初,当选为县妇联执行委员。同年8月,任平江工农义勇队宣传...[详细]

田霖 [公元1900年-1933年,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司令]

  • 田霖(1900—1933),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司令。 吉林人。高小毕业参加奉军,曾在吉林陆军军官教练处受训。毕业后任连、营长。“九一八”事变前任东北军陆军独立第二十七旅旅长吉兴部王澍堂团第一营营长,驻防新站。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义愤填膺的广大爱国军民纷纷举起抗日救国的大旗,以武装斗争...[详细]

宋以梅 [公元1874年-1933年]

  • 宋以梅(1874~1933),字伯芳,是江城乡六新村公所龙湾坪村人。幼读诗书,聪颖好学。 光绪二十年(1894)他应廉州府考取廪生。宣统元年(1909)拨贡,钦授东三省盐知。 孙中山革命之声兴起后,以梅东渡日本,进宏文书院攻读化学科,时与胡汉民、邹鲁诸先生结纳聚集同志创八属学会,并加入了...[详细]

山本权兵卫 [公元1852年-1933年,日本海军之父,第17、22任日本首相]

  • 山本权兵卫伯爵(やまもと ごんべえ),(1852年11月26日-1933年12月8日)日本明治、大正时期重臣,海军将领,曾两度出任首相。藩士出身。海军兵学寮毕业。中日甲午战争时任海军大臣副官、军务局长兼将官会议成员,负责作战指导。1898年6月~1905年12月连任海军大臣,主持海军军备扩充计划...[详细]

邱祥霞 [公元1911年-1933年]

  • 邱祥霞(1911——1933)曾用丘九、邱代石。出生于防城县东兴镇。1925年考入广州知用中学半工半读期间,参加了省港大-等一系列革命斗争,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共党员。1926年受党组织委派回东兴开展工农及青年运动。1927年,带领东兴十多名党、团骨干和进步学生赴广州,分别进入农民...[详细]

片山潜 [公元1859年-1933年]

  • 幼名菅太郎,出生在日本美作国久米南条郡羽出木村(今冈山县久米郡久米南町羽出木)的庄屋薮木家,为家中的次子。1877年10月,为了避免服兵役,被送给居住在神木村(今久米南町神木中)的亲戚片山几太郎当养子。1880年进入冈山师范学校(今冈山大学教育学部)学习,翌年退学并前往东京,在攻玉社当塾仆。18...[详细]

彭家煌 [公元1898年-1933年]

  • 彭家煌(1898~1933),字蕴生,号韫松,又名介黄,笔名芳草、韦公、岛西,今汨罗市铜盆乡人。1917年入省立第一师范读书,1920年秋毕业。任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补习学校,并在北大听课。1924年,只身赴上海,在中华书局《小朋友》杂志任;次年转入商务印书馆,任《小说月报》、《教育杂志》、《...[详细]

彭怀智 [公元1870年-1933年]

  • 彭怀智(1870—1933) 字乐天,今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中川堡行政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举人。任新疆呼图壁县知县。民国二年(1913年)任甘肃会宁县议会议长,后当选省议会议员。民国十二年(1923年)任宁夏马鸿逵部参谋、兼宁夏省宁朔县县长。 民国14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