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邹思孟 [公元1901年-1933年]

  • 邹思孟(1901-1933)江西奉新县人。曾留学日本千叶医科大学。在景德镇开设“康济医院”。1930年7月6日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支援景德镇工人武装暴-动 成功后,经方志敏礼聘,毅然投身革命,随红军进入弋阳苏区,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红十军总医院院长,为发展苏区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贡献。193...[详细]

朱勉之 [公元1905年-1933年,革命烈士]

  • 朱勉之(1905-1933),湖北武昌法泗镇人。又名朱文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革命烈士。曾任红25师政委、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保卫局局长。 朱勉之少时就读于武昌文华学校,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参加-。1927年秋,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次年经邓中夏介绍加入中...[详细]

赵英 [公元1905年-1933年]

  • 赵英,字何章,1905年10月出生在湖北省襄阳县黄龙--现黄龙镇周湾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其父赵吉成继承祖辈留下的100多亩田产,娶峪山贺家岗贺氏为妻,生下四男二女,赵英居末。望子成龙的父亲在赵英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幼时送他入当地颇有名望的私塾,进行启蒙教育。赵英上进心强,在私塾里发奋读书。1923...[详细]

张锡龙 [公元1906年-1933年]

  • 张锡龙,1906年10月24日出生在四川省高县。父辈靠务农为业,仅有3担薄地维持生计,家境贫困。直至9岁,张锡龙才上学。小学毕业后,家里再无钱送他升学。失学后的张锡龙闷闷不乐。父亲张朝用为实现儿子读书的愿望,将维持全家生计的3担地卖给了香炉山和尚。1925年春,张锡龙考进宜宾叙联中学。五卅惨案后...[详细]

张生甫 [公元1864年-1933年,著名中医学家]

  • 张生甫(1864-1933) 名国华,慈城东郊人,著名中医学家。生于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早年习儒,由儒通医,尤精虚损之调治,特别重视养生调摄。认为今人,其心不古,以妄为常,百端丛集,内外交困,故虚劳之烈,在所必然。于公元1916年着《虚劳要旨》一书,上溯《灵》《素》,下采各家,以五劳...[详细]

张德恺 [公元1907年-1933年]

  • 张德恺,原名张金山,1907年生于湖北省孝感县小河镇联溪乡松林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张德恺少年时,家中节衣缩食,先让他到村塾读过几年书,后又送他到外地一个乡间医生处学医,希望他学成行医,以改变家境。由于家境每况愈下,日子一天比一天艰难,父母再也无力继续负担他的学医费用,而不得不让他弃医归农。张德恺...[详细]

余笃山 [公元1887年-1933年,革命烈士]

  • 余笃山(1887-1933),湖北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曾任红4军政委、11师政委。 大革命时期,余笃山在武汉参加工人运动。曾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是工人班领导人之一、学校中的活跃分子,曾反对王明等“左”倾观点,被称为“工人反对派领袖”。 1930年12月,余笃山受...[详细]

余国祯 [公元1907年-1933年]

  • 余国祯,名治平,又名明清,化名杨建寒,1907年6月26日出生于四川省资阳县南津驿乡下,后迁居镇上。 余国祯幼年时,家境清贫。父亲余炳章借0在镇上开简易染房,从事手工劳动,母亲纺纱织布,加上年迈的祖父母,全家三代五口,长年累月挣扎在饥饿线上。1917年,余国祯刚满10岁。父母见他在干杂活间隙...[详细]

易干福 [公元1909年-1933年]

  • 易干福,1909年10月出生在河南省固始县段集乡易下楼一个贫苦农家。易干福全家八口人,挤在2间破草房里,靠租种本村地主易得全的几石水田生活。易干福0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了地主易安堂家放牛。易干福的父亲生性豪爽,自家虽穷却仍不忘接济穷朋友,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侠义之士。易干福受父亲影响,从小就疾恶如仇...[详细]

易法琛 [公元1890年-1933年,革命烈士]

  • 易法琛,1890年4月生于湖南省石门县白洋湖乡易家桥村。父亲易善宝,清末秀才。他小时随父课读,后又拜师习武。 1916年,易法琛到常德国学馆学习3年,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回家后,他在附近孔家庙、七里庙、文家殿等小学任教。平日喜与农民交游,对豪绅则不留情面。1920年冬,他曾在白洋湖易氏宗...[详细]

杨振铎 [公元1909年-1933年]

  • 杨振铎,字警轩,曾化名杨泽、杨金铎,1909年9月18日生于山西省芮城县杨沟村(今迁入东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好学,喜文尚武,秉性刚烈,胆识过人。1921年,杨振铎考入太原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当时,五四运动新思潮冲击着古老的太原城。马列主义的传播启发了山西工人和学生的觉悟,杨振铎作为一名思想进...[详细]

杨松柏 [公元1901年-1933年,革命烈士]

  • 杨松柏,字仲白,又名维新。1901年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往流镇西街一个世代书香家庭。1918年,他考入固始县城中学。这时新文化运动之风吹到了固始这块古老的土地,一些人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杨松柏在学校里接受了新思想,逐渐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 1926年冬,杨松柏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不久,...[详细]

杨乐羊 [公元1905年-1933年]

  • 杨乐羊,原名杨光寿,曾用名洛阳、伍昙、王志刚,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千斤杨店村(今属河南省新县)。 杨乐羊3岁时,在江西德安做生意的伯父杨华先回老家探亲,见他资质过人,便带他到德安,送入郭氏私立沉毅小学学习,并为他易名伍昙。18岁时,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昌湖北高等师范附中学习。 在武...[详细]

徐光 [公元1899年-1933年]

  • 徐光(1899-1933),1899年生,卒于1933年,牺牲时任中国共产党珲春县县委书记,吉林珲春地区抗日烈士。 20岁时,始入大成中学。 1930年5月,投身“红五月斗争”。 1930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初,徐光受中共东满特委的派遣到珲春县工作。 1932年...[详细]

薛之珩 [公元1876年-1933年]

  • 薛之珩,1876年出生,直隶卢龙人。字松坪。中华民国军事将领。曾任京都市政公所会办。 1921年,北京龙泉孤儿院逼迫溥仪将圆明园的西墙砖块和园内的湖石捐赠给他们,作为扩充院址的建筑材料,并且辩称这些废弃的物料应该用在公益上。1922年,燕京大学的传教士管理者为了在校内建筑莫根园,要求在邻近的...[详细]

徐达三 [公元1896年-1933年]

  • 徐达三(1896—1933)辽宁民众自卫军第8路军司令 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详细]

许冰 [公元1907年-1933年,革命烈士]

  • 许冰,又名玉罄,1907年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县榕城镇。因家贫,从小给一官家做养女。在揭阳县女子中学念书时,她经常阅读进步书刊,并参加了革命组织——社会科学研究小组。积极协助中共党员杨白志开展学生活动,建立了新学生社。她与同学们组织演出队,把妇女受压迫的事实编成活报剧,利用寒暑假到镇上、郊区演出,宣...[详细]

肖国清 [公元1917年-1933年]

  • 肖国清(1917--1933),新县箭厂河乡油榨湾村肖家湾人。1917年出生于贫农家庭。1927年参加童子团,1929年被选送箭河列宁小学学习。在校任宣传队长。1930年2月任紫云区一乡团支部书记兼童子团中队长。1932年9月参加了游击队。1933年9月游击队在一次战略转移中的杨李家,陷入敌人的...[详细]

萧国清 [公元1917年-1933年,革命烈士]

  • 萧国清,1917年出生在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萧湾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新县来了共产党,领导农民减租减息,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起红色政权。10岁那年,萧国清入“列宁小学”读书。 萧国清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经常向老师请教什么是“劳苦大众”,什么是“革命”,什么样的人算是“土豪劣绅”...[详细]

吴国珍 [公元1902年-1933年]

  • 吴国珍(1902—1933),号孝煌,庚陂畈王家坊人。少丧父,家有薄产,上过私塾。性豪放,喜射猎,对乡里豪强,深恶痛绝。1926年八月,国民革命军攻克通城,国珍投奔叶挺独立团。不久,因攻打汀泗桥立功而升任排长,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吴国珍随部队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192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