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静山 (1901—1933) 红九军政委,红十二军政治委员,革命烈士。 湖南省宜章县人,1901年9月25日出生于宜章县近城团长冲村一贫苦农民家庭。1920年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就读,参加进步学生组织“心社”,并为骨干成员。1922年4月底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邓中夏 (1894—1933)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红二军团政委。 湖南省宜章县人,1894年10月出生于宜章县太平里乡邓家湾村。1915年考入湖南高等师范中文科。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1918年以后,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和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的启...[详细]
陈浅沦(1906~1933) 幼名典伦,字徽五,一度化名陈潜。清光绪三十二年出生于廷水乡竹园子。5岁启蒙,天资聪颖,酷爱书画。年岁稍长,他看不惯乡里土豪劣绅的横行霸道,甚至对自己破落的小地主家庭也滋长着日益强烈的叛逆心理。有一次,父亲派他到佃户家催租,浅沦当即说:“房是招牌田是累,银...[详细]
陈德钊(1901-1933),乳名奴胜,字玖鉴。五山小王山人。7 岁入本地私塾读书。民国 7 年 (1918) 考入县立高等小学。民国 10 年 9 月,赴广州工专学校攻读。民国 12 年春,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任社青团小组长。民国 14 年春,陈德钊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 员身份回到乐昌,与...[详细]
蔡绍基(1859—1933) 香山县拱北(今珠海市香洲区拱北街道办事处)北岭村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为中国首批公派赴美国留学30名幼童之一,入读美国东部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不列颠中学至1879年高中毕业。同年美国报纸《每日论坛》登载其高中毕业时的毕业演讲,题目是“ 贸易”,其说自己最...[详细]
朱锦铭(1891——1933),字景明,今钱桥镇黄家冲人。他幼读私塾,后访名师练习拳技,武艺超群。民国13年(1924年),经周新民介绍在“法专”当工友。当时“法专”中共地下支部负责人,见锦铭为人忠厚,机智勇敢,工作勤奋,乃派其到传达室工作,兼任秘密交通。民国15年10月,经周新民、柯庆施介绍加...[详细]
张镇芳(1863—1933),字馨庵,河南项城阎楼人,乃袁世凯兄嫂之弟。清光绪进士。历任天津道、长芦盐运使、湖南提法使、署理直隶总督等职。民国成立后,任河南都督兼民政长。1914年调回北京。次年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朱启钤等同被列为“七凶”。袁死后参与张勋复辟,任内阁议政大臣、度支部尚书,复辟失...[详细]
张友民(1902—1933),四川省南部县升钟乡人,又名张尚德,号逸民。幼读私塾,后考入南部县高等小学堂,与任炜章、李载浦是同学且关系甚好。1917年考入四川省团练讲习所学习。1928年派任南部县团练局局长。同年冬,因支持中共南部县委组织领导的打击国民党 势力的“党务活动”,被李炜如撤职。 ...[详细]
张静源(1901.10~1933.10.12)男,山东省博兴县高渡村人,原名张守仁,化名舒实夫。1917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专科,1924年来到青岛,在北九水、李家庄等小学任教,曾在青岛礼贤中学附属小学任副校长。1927年春被聘为宋哥庄小学校长,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担任宋哥庄小学支...[详细]
杨杏佛(1893~1933年)名铨,以字行。祖籍江西玉山,生于江西清江。民国14~22年(1925~1933年),先后寓环龙路铭德里(今南昌路100弄)7号和霞飞路霞飞坊(今淮海中路927弄)5号等处。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民国元年11月赴美,先后入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学习。其间,与...[详细]
许雄球(1898——1933),一名纯缪,今枞阳镇藜葛冲庄人。雄球少孤贫,好读书,从吴述伯学习法律,后浪迹于安庆和怀宁、望江、宿松、贵池、东流及江西彭泽等县。每遇不平事,就挺身而出,据理力争,喜为平民百姓排忧解难。雄球生活俭朴,作风正派,为群众理讼,从不索取报酬,因此群众称之为义务律师,或呼之为...[详细]
京剧青衣。原名文鹩,字桐君。原籍浙江山阴人。祖父为昆旦王兰秋,父即“安义堂”名旦王仪仙,娶妻方氏,生有三子六女。长子即王琴侬,妻室钱侣琴,生有一子一女,子即王世续,富连成坐科,工老生。前妻姚玉芙长女宝嫦,与李世芳妻室宝琏为亲姐妹。宝嫦病故,续娶旦角刘淑华;次子文鸾,有子王鸣秋原工小生后改编导;三...[详细]
王瑚(1864~1933)字铁珊。定州南支合村人。因母亲早逝,7岁寄食于母舅周家,后过继给周家,生活困苦,常遭-。十三四岁边看瓜巡更边读书。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次年被任命为四川省庆符县知事。到任后,亲自带头开荒10余顷。任职5年,解决危难,平定匪患,罢黜赃官,选用贤能...[详细]
李载浦(1896--1933),四川省南部县黄垭乡盐井湾村人,又名厚德。家贫,得族人资助1910年考入南部县立高等小学堂,与张友民、任炜章同学且关系甚好。1917年考入成都志诚法政学堂,与时在省高等蚕业学校学习的李鸣珂、在省团练讲习所学习的张友民往来甚密。1926年, 李鸣珂在武汉叶挺部任中队长...[详细]
李英石(1882~1933),名显谟,闵行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夏,官费留学日本,因参与留学生大闹公使馆的“成城学校入学事件”,殴打清朝驻日公使蔡钧,而被指控为“革命党”,遣送回国。遂入南京陆师学堂,后转入将弁学堂,毕业后再次东渡日本,进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骑兵科。宣统二年(1910年)...[详细]
梁士诒(1869~1933 年), 字翼夫, 号燕孙。祖籍广东三水, 早年与其父梁知鉴(后考中举人)同在三水、广州、香港读书, 后又与梁启超同于佛山书院(前称汾江义学)游学, 为名师陈瀚之学子。光绪十五年(1889 年), 与梁启超结伴参加乡试, 同时中举。翌年, 赴京会试, 落第而归; 两年后...[详细]
姜金生(1894~1933),其族谱命名姜承全,字金生,祖居层山,出生于华容县终南乡白鹿村姜家屋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兄弟5人,他排老幺。民国15年(1926),革命风暴席卷华容,即组织农民协会。1930年红军解放华容时,任层山、鱼口、潘家渡一带苏维埃乡政府主席。1931年春,任洞庭特区经济特务...[详细]
胡翊儒(1880——1933),字聘三,今藕山镇人。翊儒自幼聪敏,19岁中秀才。后来眼看八国联军入侵,愤慨万端,遂弃文习武,入安庆武备学堂,成绩优异,毕业后分配在安庆驻军混成协任职。辛亥革命后,孙毓筠、柏文蔚先后任安徽都督。时在贵池、青阳、铜陵的黎宗岳不服,翊儒奉命指挥胡万泰师往剿,黎军崩溃,安...[详细]
裘桂仙(1878~1933),男,1881年光绪七年(辛巳)出生。京剧净角演员。又名荔荣。北京人,原名荔荣。老裘派花脸创始人。 他自幼入云和堂拜张凤台、徐立棠学铜锤花脸,12岁入小鸿奎科班,后拜在何桂山门下,搭小天仙、喜庆、小长庆班。因“倒仓 ”后嗓音变坏,改业琴师,为何桂山伴奏,又入同庆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