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刘文漪 [公元1903年-1933年]

  • 刘文漪(1903—1933)字其园。苍山县西大埠村人。1925年参加西北军。1926年离队回家,先后任神山、安庄、西大埠小学教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7月初, 中共苏鲁边徐海蚌特委发动苍山-,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鲁南游击队,任军事指挥兼第四中队队长。在率部与“围剿”-队伍的国民党八...[详细]

刘山村 [公元1911年-1933年]

  • 刘山村(1911—1933)又名刘三春、小工。章丘县人。中共党员。早年就读于私立齐鲁中学。1928年到东北。1932年组建辽宁柳河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柳河游击连。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七军海龙游击队政委。后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政治部宣传主任。1933年11月24日晚在劝敌投降时,遭暗...[详细]

刘良才 [公元1890年-1933年]

  • 刘良才 (1890—1933)广饶县刘集村人。早期中共党员,革命烈士。读过3年私塾, 后在家务农多年。1925年2月,经刘俊才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营地区第一个农民党员。入党后,积极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秘密发展党员,建立了刘集村党支部。此后,在菜园、耿集等村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1927年...[详细]

刘焕彩 [公元1890年-1933年]

  • 刘焕彩(1890—1933)字云峰。昌乐县东耿安村人。1925年在冯玉祥部任骑兵团副团长,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共昌乐党组织主要创始人之一。1929年任中共耿安分区区委书记。1933年在郑州铁路工人-中壮烈牺牲。 ...[详细]

凌云志 [公元1898年-1933年]

  • 凌云志(1898—1933)郯城县港上镇前樊埝村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村党支部书记。1933年7月2日,沂武河区因苍山-计划泄密先期举行。当晚集合-队伍30余人、 长枪30余支,收缴赵楼等村地主0,成立了150余人的“中国工农红军鲁南游击总队第三大队”任大队长。翌日率部与徐腾蛟等-队...[详细]

李春亭 [公元1901年-1933年]

  • 李春亭(1901—1933)原名祖茂林,又名祖晨、祖绳。安徽宣城人。中共济南市委书记、革命烈士。1918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五中学。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1922年春,与其他进步学生发起组织“非基督教学生同盟会”,通电全国,揭露帝国主义传教士的侵略罪行和本质。 1923年秋考入厦门大学。19...[详细]

梁德元 [公元1904年-1933年]

  • 梁德元 (1904—1933)字子修,化名梁干丞,梁士元。昌乐县梁家庄人。他7岁上学,17岁时考入青岛职业学校商科。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青岛党团组织遭破坏后,他先到湖北省洪湖地区,后辗转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等地工作,曾任红军学校教官、中共陕北特委和...[详细]

柯劭忞 [公元1850年-1933年]

  • 柯劭忞(1850~1933)字凤荪、凤笙,号蓼园,著名文人,历史学家。胶州大同村人。 柯劭忞16岁入县学为生员,后应召入济南尚志书院读书,中途辍学。清同治九年(1870年)中乡试举人。之后,他广交各省学吏,曾先后应聘于晋、粤、辽东等地书院担任主讲。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会试中进士,遂...[详细]

胡瑛 [公元1886年-1933年,辛亥革命元勋]

  • 胡瑛(1886—1933)字经武。原籍浙江绍兴,寄居湖南桃源。山东军政府都督。早年留学日本, 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任湖北军政府外交部长。1912年1月20日由南京临时政府任命为山东军政府都督,两个月后辞职。后被袁世凯收买,参与组织“筹安会”,为“筹安会六君子”之一。袁复辟帝制失败后,避居湖南...[详细]

郭云青 [公元1901年-1933年]

  • 郭云青,海南临高县和舍镇和平村人。1901年9月20日出生,他少年时就读于本村私塾,后到儋县那大镇灵光小学读书。 1919年,郭云青赴广州市补习学校学习,适逢五四-爆发,他深受影响,对我美丽河山遭受外国列强的肆意瓜分、抢掠烧杀极为愤慨。在广州学习期间,他接受了许许多多进步思想,并发奋...[详细]

郭云舫 [公元1908年-1933年]

  • 郭云舫(1908—1933)又名郭宝。山西永济人。中国工农红军鲁南游击总队司令。青年时期就读于陕西长安县民主中学,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春,到属于直系军阀的刘镇华部当兵。1927年秋离开部队,随岳父李兴帮来山东,定居临沂县埠子村(今属苍山县),先后应聘到费县、临沂一带的几所小学任教。每...[详细]

冯国卿 [公元1904年-1933年]

  • 冯国卿,原名冯应国,海南乐会县(今琼海市)龙江百花岭村人。1904年出生于一个雇农家庭,国卿有兄弟4人:大兄应春、次兄应秋、三兄应宏,国卿排列第四。作为寒门“小姓”,冯国卿历尽周折才进入王氏私塾读书。1924年,他在邻村朋友的帮助下赴南洋谋生。他在南洋期间参加华侨工人夜校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和...[详细]

段亦民 [公元1900年-1933年]

  • 段亦民(1900—1933)原名段明光,字耿文、化名吴尚、吴浩然、王子健。临朐县上林镇黄山店村人。1923年齐鲁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冬,他深入农村,恢复建立农村党支部的工作,至次年春,在益都县建立起20多个支部, 党员发展到160多人,各进步群众组织成员发展...[详细]

陈去病 [公元1874年-1933年,中国近代诗人]

  • 陈去病(1874—1933),中国近代诗人,南社创始人之一。江苏吴江同里人。因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毅然易名“去病”。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宣传革命不遗余力。在推翻满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的 运动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诗多抒发爱国热情 ,风格苍健悲壮。1923年担任国立东南...[详细]

陈德华 [公元1900年-1933年,革命烈士]

  • 陈德华,又名德峰、德和,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东营沙上西村人,1900年5月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母都是勤劳忠厚的农民,父亲除种田外,还经商做些生意。1916年,陈德华考入琼崖中学(今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学就读期间,阅读宣传民主、马列主义的进步书刊,参加“青年观摩会”,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详细]

庄毅 [公元1909年-1933年]

  • 庄毅(1909-1933年)原名克强,又名挺生,陆丰县上英浮头村人。 庄毅年轻时在海丰陆安师范肄业,民国11年(1922年)秋,浮头村己成立农会,庄毅思想受影响而倾向革命。民国15年任新学生社陆丰分社负责人。民国16年11月任县苏维埃政府文书。民国17年2月下旬庄毅参加抗击敌军的洗鱼溪战斗,...[详细]

杨其珊 [公元1871年-1933年]

  • 杨其珊(1871-1933年),乳名妹娘。生于陆丰县新田镇参城村(现陆河县域),青年时跟父母移居海丰黄羌大湖村耕田。后跟堂叔父杨育月往福建学习少林拳,他还学会医术,以丹膏丸散为人治病。他经常到海丰县梅陇等地农村设馆授徒,后于小溪峒村落户。20年代初,彭湃深入农村创办农会,杨其珊积极加入,是彭湃的...[详细]

吴品三 [公元1882年-1933年]

  • 吴品三(1882~1933),男,南澳深澳人。他本姓张,被澄海都司吴本章收为养子,读过几年书,其人体格魁梧,力气过人,喜功好斗,曾在福建诏安县署前,当众抱起100公斤重的花盆绕埕一周,面不改色。吴品三伙同曾伯崇、陈顺于辛亥革命前夕,习武0,事败为海盗;后和曾伯崇、陈顺组织“三合公司”,在海面0行...[详细]

文南甫 [公元1890年-1933年]

  • 文南甫(1890 ~ 1933),名选和,出生在南岔吴家院子一个贫农家庭。大哥文武成是当地“袍哥组织”(哥老会)的“龙头大哥”,在地方上有很高威望。 一次,贺龙赶骡子从南岔经过,南甫得与贺龙结交。他见贺龙的言谈非同一般,特别是对世道的见解,很为佩服,便邀贺龙同时加入大哥文武臣的“袍哥组织”,...[详细]

王世镗 [公元1868年-1933年]

  • 王世镗(1868~1933) 字鲁生,出生于天津,幼时就读于大梁书院,17岁时为文,即能溶铸经史,擅长辞章,学业出众,民国元年6月,奉赴定远厅任知事,勘查出城南河心高于城池,一旦洪水暴涨,下游淤塞,必遭水患。遂组织民众加高城南河堤,在王卸任后的第三年(民国4年)竣工。新任知事竖碑于龙王庙,仍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