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王锡璋 [公元1856年-1933年]

  • 王锡璋(1856—1933年),字奉甫,男,清代长武县进贤里(今彭公乡孝村)人。生性聪敏,学业优异。书香门第,家道殷实富裕。为人谦和,乐善好施。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干旱成灾,两料薄收,饥民吃草根树皮,沿门乞讨。富户人家囤积居奇,趁火打劫,高利盘剥。王锡璋不忍灾荒惨景,便与家人商议,将自己...[详细]

王却车 [公元1902年-1933年]

  • 王却车(1902~1933),又名奕修,外号老虎,出生于龙溪县九湖邹塘一贫苦农户。 却车年轻时参加“0会”,在双第、马岭一带打出“替天行道”旗帜,劫富济贫。军阀政府下令追捕,为此他逃往南洋,先在新加坡当殡葬工,继而在泰国卖苦力。22岁从南洋回乡,在漳程轻便车公司当工人。他身强力壮手脚勤快,车...[详细]

王平章 [公元1901年-1933年]

  • 王平章,1901年生,湖北汉川人。1920年考入武昌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始接触马列主义。后参加陈潭秋创办的进步团体“湖北人民通讯社”,并在党领导的“启明工读学校”和“汉江印刷社”从事印刷革命书刊的工作。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后回家乡创办济人、全人小学和《汉川...[详细]

王燮 [公元1911年-1933年]

  • 王燮(1911~1933)字仲融。陕西洋县人。1929年考入洋县中学,受中共党员教师尚辛友、阎灵初等影响,阅读进步书刊,参加-。翌年转入汉中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小组长。奉中共陕南特委指示,与同学、中共党员王辛德、赵文藻等负责书写、刻印、发送党内文件和宣传材料,常常通宵劳作,黎...[详细]

施脓禄 [公元1913年-1933年]

  • 施脓禄(1913~1933年),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于福安溪柄镇田头岗村,后嫁到霞浦与福安交界的南溪村。 民国22年(1933年)初,马立峰、施霖等到南溪开展革命活动后,她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0月2日,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在南溪召开会议。叶飞、詹如柏、施霖三人先抵脓禄家。随后小郭等...[详细]

丘九 [公元1911年-1933年]

  • 丘九(1911~1933年),原名邱祥霞,广西防城人。民国14年(1925年)参加省港大-等革命活动,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上根据其年龄和才干,分配他从事-和共青团工作。民国15年春,作为特派员回家乡东兴镇开展青年运动,在防城成立中共东兴支部。9月增补为中共南路...[详细]

邱洪玖 [公元1902年-1933年]

  • 邱洪玖,小名九生,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出生于宁化县湖村乡岭坑流地一个贫农家庭,兄弟三个,洪玖为长。 民国20年(1931年)5月,湖村成立乡苏维埃政府,洪玖立即在村里组织赤卫队,协助乡苏维埃政府打土豪、分田地。赤卫队镇压了民愤大的劣绅陈济珠,自此,洪玖被土豪劣绅视为眼中钉。不久,红军...[详细]

彭桂 [公元1903年-1933年]

  • 彭桂(1903~1933) 彭桂,广东海丰人。出身贫农家庭,民国12年(1923)参加农-动。翌年在广州当苦力,参加过人力车工人俱乐部。民国14年初,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彭桂参加东征军先遣队。东征军进占海丰后,他先后任海丰农民自卫军小队长、中队长。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5月转为中国共...[详细]

潘作桢 [公元1908年-1933年]

  • 潘作桢(1908~1933年) 潘作桢,化名潘山,闽侯县潘墩乡(今福州郊区城门镇潘墩村)人。 民国8年(1919年),作桢入福州开智小学读书,毕业后考入“福建省立一中”,但因生活困难,初中还没有毕业,就辍学回村务农。作桢在乡团结贫苦农民,清算出土劣潘一鹤侵吞的宗族公款600多元,并以此创...[详细]

孟恩远 [公元1856年-1933年]

  • 孟恩远(1856-1933),直隶天津人。行伍出身。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入伍,累迁马队队官,直隶巡防队统领,南阳镇总兵。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任吉林巡防督办。 1912年民国建立后,任陆军第二十三师师长,吉林护军使。 1914年6月至1916年7月,任镇安右将军。 1916年...[详细]

马祥兴 [公元1893年-1933年]

  • 马祥兴(1893~1933),原籍江西横峰,因家境贫寒,于民国5年(1916)单身来到邵武以帮工打杂谋生,后在地主家当长工。民国11年回江西老家与詹秀英结婚,并携妻返邵,在水北街搭盖茅屋落脚,靠租田耕种谋生。民国14年春,他因患血丝虫病,不能下田劳动,改看水碓,并与人合伙搞贩牛生意,来往于弋阳、...[详细]

马传经 [公元1872年-1933年]

  • 马传经(1872~1933年) 马传经,字敬铭,今城关镇水南人。清宣统己酉科(1909)拔贡,能文善诗,尤长书法。民国12至16年(1923~1927)协修《尤溪县志》。他长期在开山书院任教,谆谆善诱,桃李满门,享有声望。 民国15年11月,师长卢兴邦委任马传经为尤溪县县长。他为政清廉,...[详细]

卢信 [公元1885年-1933年]

  • 卢信(1885~1933) 卢信,字信公,笔名梭功,广东顺德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赴香港,应陈少白之邀,任香港兴中会的机关报《中国日报》记者,加入兴中会。光绪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同年冬,卢变卖产业,东渡日本攻读政治学,并在东京与廖平子等创办《大江日报》,宣传革命。光绪三十三年秋,经孙...[详细]

李子纯 [公元1900年-1933年]

  • 李子纯,1900年4月出生于河南省西华县,先后就读于西华师范学校和开封东岳高中,1925年底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3月至6月,李子纯受党组织派遣到武昌中央农-动讲习所学习。在讲习所里,毛泽东、恽代英、彭湃、方志敏、夏明翰等系统讲授的《共产党宣言》、《农民问题》、《湖南农-动考察...[详细]

刘振仙 [公元1886年-1933年]

  • 刘振仙 (1886~1933) 坂东镇坂西村人,为清末、民国时期闽清著名的木雕艺人。17岁勤学成艺,20岁能独立操作,专门从事“香亭”、戏台、屏风、神龛、神像以及橱、床等的各种人物、花鸟雕刻。他中年时期,先后设计、巧造过3架民间元宵节用于迎神赛会的“香亭”,全用黄楠木细雕粘结而成,高2米...[详细]

刘振家 [公元1886年-1933年]

  • 刘振家(1886~1933),又名刘奋生,罗子山乡南山村人。民国十三年(1924)于榆林师范毕业后在“二高”任教。刘在榆林师范上学期间,受到大革命的熏陶。回家当教员后,目睹封建统治的腐败和劳苦大众的灾难,急切渴望找到一条救国救民的途径。1925年,声援省港大-的革命浪潮波及“二高”,《共产党宣言...[详细]

刘锡三 [公元1905年-1933年]

  • 刘锡三(1905~1933年),原名何丹成,广东省海丰县人,饶和埔诏苏区开拓者之一。民国14年(1925年)1月,刘锡三作为海丰农运骨干被选送广州第三届农讲所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结业后被派回海丰工作。民国15年1月,调任澄海农会特派员,组织农民武装,开展农民-。民国16年11月,当选为...[详细]

刘琦松 [公元1903年-1933年]

  • 刘琦松(1903~1933),名新岧,号徐峰,今岛石乡浆江人。民国15年(1926)春,考入黄埔军校。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中,先后任唐生智部排长、连长。勇敢善战,能辩会写,且能与部下同甘苦。武汉“七·一五”-事变后,在武汉被“清洗”出伍,并当即被捕下狱。未几逃脱,遂受通缉。民国17年春...[详细]

刘过风 [公元1912年-1933年]

  • 刘过风 (1912-1933),哈尔滨市人。学生时期积极参加反帝-。1930年加入共青团。"九一八”事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调到共青团满洲省委工作。1932年夏任团省委巡视员。同年11月2日,同杨靖宇去南满巡视党团工作,在磐石召开党的第三次扩大会议,改组了中心县委,使磐石党团工作有了新的起...[详细]

林惠元 [公元1907年-1933年]

  • 林惠元(1907年—1933年),漳州人。早年参加以反帝反封建为主旨的“震中学社”,参与查抄日货和宣传抗日的斗争,是名扬漳州的抗日爱国志士。民国14年(1925年)6月,他积极组织漳州学生上街--,声援“五卅”运动。翌年11月北伐军入漳后,积极参与“非基大同盟”(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活动。民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