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赵博生 [公元1897年-1933年,革命烈士]

  • 赵博生(1897年—1933年)原名赵恩溥,河北省黄骅县人。 1917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到1931年在冯玉祥部及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任职。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2月领导宁都起义,后参加红军,任红五军团参谋长兼十四军军长。1933年1月牺牲,时年36岁。 ...[详细]

张子淦 [公元1874年-1933年]

  • 张子淦 (1874-1933),山东省莱阳县人。为张复生的叔父。1918年8月曾协助张复生创办《国际协报》,负责该报本埠新闻,以及发行、广告、庶务、会计、装订等事。1930年8月。叔侄失和,愤而出走,与外甥王宿辰一起接办《滨江辰报》。"九一八"事变后又出资收买《东三省商报》。接办后对报纸版...[详细]

张云山 [公元1908年-1933年]

  • 张云山(1908~1933) 乳名治银,商洛镇显神庙村人,初随商洛镇后坪民团头领周疯子闯荡,继而杀周自任队长,后缴获李长有军一批0自称团长,手下五个中队。第一中队长彭双治,第二中队长张元亮,第三中队长卢定中,第四中队长张月娃(虎森),第五中队长许佐庆,特务队队长贺奎(张继善接任)。全盛时期控...[详细]

张银英 [公元1894年-1933年]

  • 张银英(1894~1933),崇安县溪洲人。民国16年(1927)11月由中共崇安县委书记徐履峻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在下梅、溪洲一带组织民众会,宣传抗捐抗税,发展党员20余人。民国17年,他领导下梅一带农民建立中共支部,并担任中共村支部和中共下梅区委员会书记。同年10月1日,他带领下梅地区...[详细]

张英山 [公元1890年-1933年]

  • 张英山(1890~1933) 湖北房县(一说竹山)人,出身贫苦。民国初投奔武当山学武,后参加军阀部队,民国十八年(1929)兵败溃散,流落至紫阳高滩。后得下南区区团长张宝周赏识,代为组建大刀会,以抗土匪。十九年(1930)春,高滩大刀会正式成立,以刘运中为首,张英山为师傅。小股土匪闻风匿迹,社会...[详细]

张伟人 [公元1879年-1933年]

  • 张伟人(1879~1933年),名骏,别名丕烈,号醒庵。祖籍同安县,清光绪五年(1879年)出生在泉州城内。 张伟人祖父张白源贩卖茶叶为生。嘉庆十八年(1813年),与其子张满水来泉州,在涂山街头摆设茶叶摊,销售武夷岩茶和闽北粗茶。因买卖公道,生意兴隆,几年后便开设泉苑茶庄,名牌茶叶有水仙种...[详细]

张连友 [公元1902年-1933年]

  • 张连友,号朋交,宁化县方田乡禾岭下村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十月生于一个雇农家庭。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与祖母一起度过苦难的童年。15岁起他开始打短工,兼做小猪买卖。27岁娶妻成家。因债台高筑,只得流落他乡,到禾口小吴做长工。 民国19年(1930年),国民党政府军周志群部到处抓伕派...[详细]

张寡妇 [公元1880年-1933年]

  • 张寡妇(1880-1933),名贺贞,张有妻,河南省洛宁县草庄村人。民国时期女匪首。 清光绪六年( 1880 )生。 光绪二十四年(1898),嫁与同县德里兆农民张有为妻,育三子:振升、明升、先升。 光绪三十二年(1906),张有病故,遂以“张寡妇”称。后其长子张振升受地霸欺凌,被迫...[详细]

袁宝善 [公元1881年-1933年]

  • 袁宝善 (1881~1933)字庆三,府谷木瓜人。初跟随姐姐、父亲学习,20岁入郡庠,后入榆林中学,不久由陕西省巡警学堂保送到北京高等巡警学堂肄业。袁先生性旷达,善交游,曾参加过辛亥革命。民国初年,为两任省议员,一任省参事。任第一届省议员闭会回籍,接办本县第一高小学校。其间,他目睹家乡父老生活惨...[详细]

叶允宝 [公元1911年-1933年]

  • 叶允宝,字祖清,化名马致宝,大安乡交溪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生。民国20年(1931),由范浚介绍参加革命,担任寿宁县第一个秘密“贫农小组”组长。以后在西区的小东、地洋一带,协助范浚建立了一批“贫农小组”。民国21年春,在范浚的领导下,允宝率领大安、交溪两村的9名青年人,请师傅在大安设坛“...[详细]

叶顺连 [公元1909年-1933年]

  • 叶顺连(1909~1933年),原名吟才,字立俭,罗源县松山乡北山村人。民国19年(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1年加入闽东工农游击第13支队,入队后由于在攻打连江官坂粮仓、契税所和罗源迹头民团以及几次反围剿中表现突出,而被提任游击队连长。同年秋,叶率队回北山村,经说服教育,收缴了该村用于...[详细]

阎忠 [公元1905年-1933年]

  • 阎忠(1905~1933),乳名河明子,安河乡阎家圪村人。8岁帮家里放牛,拾柴,稍大,能干各种农活。一家人终年拼命劳动,但因地主的剥削、官府的苛捐,生活依然贫苦不堪。民国十二年(1923),黑宪章在后土山修筑寨子,驻扎宜川县五区民团,阎忠瞒着父母当了五区团丁。他酷爱0,勤学苦练,练就一手好枪法。...[详细]

杨重远 [公元1894年-1933年]

  • 杨重远(1894~1933)原名杨敬熙,号弘毅。陕西绥德人。三岁丧母,八九岁时在本村私塾断断续续念过两季冬学,后发愤自学,练就一笔好字。13岁丧父,-外出打短工、扛长工、当店员,苦度生活多年。1925年在绥德县城一家商号当店员时,参加了共青团陕北特别支部所创办的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附设平民夜校学...[详细]

杨珊 [公元1909年-1933年]

  • 杨珊(1909~1933)原名荫川,后改杨珊,亦作杨山。陕西蓝田人。1925年考入西安省立第一师范。时值国共合作,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在进步人士和共产党员影响下,杨的思想日趋革命,并积极投身进步-,被推选为校学生会负责人之一,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 1929...[详细]

颜阿兰 [公元1910年-1933年]

  • 颜阿兰(1910~1933年)大名敦愉,别名棠民,乳名阿兰。霍童镇人。 民国11年(1922年),颜阿兰入私塾读书。民国16年,就读于霍童民众夜校。经进步教师潘于光的启发,开始阅读进步书刊,接受革命道理。民国17年,离家赴福州,找到中共组织,结识马立峰、叶秀蕃,走上革命道路。 民国18年...[详细]

徐福元 [公元1897年-1933年]

  • 徐福元(1897~1933),崇安县岚谷练边村人,家境比较富裕,幼年聪颖好学,父丧母嫁之后即毅然弃学务农。民国16年(1927)7月,中共崇安县特别支部成立,徐福元便投身到农-动中去。10月10日,他带领家乡的农会会员,参加县农民协会在县城召开的农会会员大会。这年冬,中共崇安特别支部深入农村训练...[详细]

肖荣梅 [公元1911年-1933年]

  • 肖荣梅,又名马水,宣统三年(1911)生于四都小金,幼年念私塾数年。在哥哥肖荣代的影响下,于民国十九年(1930)参加苏维埃赤卫队,在攻打苦竹山战斗中,荣立一等功。战后,经肖荣杏、温必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编入红12军34师,历任班、排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102团政委,并被选送江西瑞...[详细]

武止戈 [公元1902年-1933年]

  • 武止戈(1902~1933)又名武熹祖,化名胡之康。生于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后迁居西安。1920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开始接触新文化、新思想,并参加-。1921年12月,同屈武、邹均等十多名陕籍同学组织了南开学校陕西同乡会,创办了《贡献》月刊,积极宣传社会主义。他在该刊发表了不少文章,在《...[详细]

王震东 [公元1893年-1933年]

  • 王震东 (1893-1933),原名王玺亭,号翰臣。山东省思县(今平原县)人,幼年时随父母流落到东北。青年时代到中东铁路护路军当兵,后经营部副官李文浦安排到大帅府当差役。"九一八"事变后,随李文浦到北平,参加了"东北抗日救国会"。在李文浦、栾处长的推荐下,委以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独立第四支队...[详细]

王兆卿 [公元1908年-1933年]

  • 王兆卿(1908~1933)字子禄。陕西神木人。1922年入神木高小,1924年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在四师,王阅读《向导》《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思想觉悟提高很快。192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担任校学生会农-动委员,经常和同学们深入绥德一带农村,搞宣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