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桂月峰 [公元1872年-1932年]

  • 桂月峰(1872~1932),原名桂明钊,字树丹,今金寨县双石乡响山寺人。其父桂光德,在金家寨镇(今梅山水库淹没区)经营盐店。 桂月峰幼读私塾,勤奋好学,16 岁中秀才。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考入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书院。在东京桂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回国,...[详细]

傅子和 [公元1906年-1932年]

  • 傅子和(1906~1932),男,谱名傅正琮,当阳淯溪人。1922年入武汉中华大学附中读书。1926年冬入湖北省党务干部学校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回乡任观音区委书记,组织观音区人民自卫团、建立工会、农民协会等,领导群众进行土地革命斗争。在瓦仓起义(1927年9月14日)的第2天,即领...[详细]

傅佑山 [公元1904年-1932年]

  • 傅佑山(1904~1932) 迈号镇德清村人。从小聪明敏捷,读书勤奋用功,成绩优异,还练就一手好毛笔字,在明智小学(现龙头小学)高小毕业后,被聘为振德小学教师。1927年,在革命与-殊死搏斗中,在同村的傅启云、傅启霖的指引下,参加了革命。他以教师职业为掩护,经常在野外树林深处,秘密刻印传单,开...[详细]

冯硕仁 [公元1907年-1932年]

  • 冯硕仁,男,东海县白塔埠人,1907年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少年时代的冯硕仁,曾就读于白塔埠石峰市小学。他品学兼优,思想活跃,读书刻苦,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深受师长的赏识和同学们的钦佩。1923年,冯硕仁小学毕业,考入江苏省立第十一中学。此时,正值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蓬勃高涨。冯硕仁也悄悄地...[详细]

冯金堂 [公元1885年-1932年]

  • 冯金堂(1885~1932),曾用名冯锦堂,河南淇县人,自幼随父逃荒,流落焦作,落户墙南村。 1904年底,冯金堂到福公司北厂二号井下挖煤。悲惨的矿工生活,在他心中播下了仇恨的种子。民国初年,冯金堂到北厂给英国资本家当厨工,受尽歧视和压迫,他的三个哥哥先后死于地主、资本家的残酷压榨之下,社会...[详细]

方运炽 [公元1906年-1932年]

  • 方运炽(1906~1932),又名方英,化名高中林,寿县瓦埠人。童年在家从张树侯先生读私塾。民国8 年(1919 年)考入安徽公立职业学校。时值“五·四”运动爆发,他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又听了恽代英的演讲,受教很深。民国12 年,他和薛卓汉等创建了“爱社”,秘密学习革命理论。 民国12 年冬...[详细]

方英 [公元1906年-1932年]

  • 方英(1906~1932)寿州(今寿县)人。原名方运炽。民国12 年(192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 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民国18 年回国,即以中共中央巡视员身份到皖西指导工作,参与领导六安县独山农民-。民国20 年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未到职)、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兼宣传部长、皖西...[详细]

方履泰 [公元1907年-1932年]

  • 方履泰(1907~1932)金寨县人。民国17 年(192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8 年立夏节起义胜利后,历任一区苏维埃秘书、赤城县苏维埃政府秘书,红二十五军秘书、参谋、七十三师政治委员。民国21 年1 月,在指挥战斗中牺牲。 同年(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 陈法镒 (1907...[详细]

杜考芬 [公元1900年-1932年]

  • 杜考芬(1900~1932)原名立鼎,化名蔡香。金寨县人。早年在笔架山农校读书,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以教书为名从事革命活动。民国18 年(1929 年)立夏节起义后,任赤城县苏维埃政府秘书。民国20 年调入七里坪军官学校学习。结业后先后任红十师参谋、十一师参谋长。民国21 年随主力红军...[详细]

杜大甫 [公元1900年-1932年]

  • 杜大甫(1900~1932)金寨县桃岭乡人。早年在家乡从事革命活动。民国18 年(192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9 年参加红军,任红四军十二师三十六团团长。民国21 年在河南商城打鼓寨战斗中牺牲。桃岭乡 桃岭乡地处金寨县腹地,梅山水库西北岸,距县城梅山41公里。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详细]

丁待聘 [公元1898年-1932年]

  • 丁待聘(1898—1932),原名丁保珍,又名丁允章,阜阳县赵集(今属阜南县)河寨丁小湾人,中-员,革命烈士。 丁待聘自幼读书,后任郜庙小学教员。民国19年(1930),丁待聘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党支部书记,投身于农民革命运动。民国20年春,因受国民党反动当局通缉,经组织安排进入鄂豫皖苏区...[详细]

邓国安 [公元1903年-1932年]

  • 邓国安(1903-1932) 广德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学毕业后,先后去上海、黑龙江等地谋生。1928年底,回到广德与刚成立的中共广德直属小组取得联系,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冬,中共广德县委成立,邓国安担任县委书记。深入群众之中,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农民宣传马克思主义革命道理,...[详细]

戴补天 [公元1901年-1932年]

  • 戴补天(1901—1932) 又名戴贵舒,湘鄂西著名革命烈士。出生于公安县东大垸戴家台(今杨家厂镇仁和村)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在武昌荆南中学念书时即参加了革命活动。 1930年春,他担任公安县委书记。7月,红四军和红六军会师公安,并组成了红二军团,不久红二军团在斗湖堤渡江东进。他...[详细]

崔筱斋 [公元1896年-1932年]

  • 崔筱斋(1896~1932),名义忠,合肥长丰人。少时天资聪慧,父亲节衣缩食供他入私塾读书。民国10 年(1921 年)到合肥城补习功课,参加学联组织的反对安徽军阀倪道烺、马联甲的斗争,不久又到共产党员高语罕等主办的芜湖工读学校学习,被到革命思想的熏陶。民国13 年秋崔筱斋在芜湖加入共产党...[详细]

陈子英 [公元1908年-1932年]

  • 陈子英(1908~1932)金寨县人。民国19 年(1930 年)参加红军,任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二一八团政委。民国21 年,在麻埠与国民党军作战中牺牲。 同名人物: 陈子英 (1922~1948)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 [当代] 陈子英 (1902~1982) 湖南省...[详细]

陈履真 [公元1907年-1932年]

  • 陈履真(1907~1932),又名理真、力真,字凤乔,萧县庄里镇龙虎峪村人。小学未毕业即以同等学历考入江苏省第七师范。他在学生时代酷爱进步书籍和刊物,深受马克思主义熏陶。民国17 年(1928 年)在国民党萧县县党部任青年部长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春,考入上海华南大学,不久该校被国民党当局查封,...[详细]

陈淮生 [公元1885年-1932年]

  • 陈淮生(1885~1932)金寨县麻埠杨店人。早年求学于上海育才学堂,结识革命志士谭人凤等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东渡日本。翌年加入同盟会,坚决奉行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不久归国,利用其岳父在北京开设的茶庄作掩护,秘密从事联合会党和帮助...[详细]

程寿国 [公元1905年-1932年]

  • 〔程寿国(1905~1932)〕金寨县人。民国16 年(1927 年)参加农民协会,民国1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打入丁家埠民团,协助周维炯策动民团起义,民国18 年立夏节起义后,任红三十二师九十七团某营营长。民国20 年任红四军某团团长,民国21 年在霍邱作战时牺牲。同年(公元1905年)出...[详细]

陈丹林 [公元1908年-1932年]

  • 陈丹林(1908-1932),原名金辉。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生在象洞乡联坊村。家庭贫苦,一家五口,全靠父母种白水田和挑担度日。金辉六岁时父亲去世,为料理父亲后事,向地主陈柏臻借了一大笔债。第二年,母亲将金辉卖一半给陈柏臻,以身抵债,改名陈丹林。 丹林天真活泼,聪明伶俐。母亲省吃俭用...[详细]

曹鼎新 [公元1887年-1932年]

  • 曹鼎新(1887-1932)又名留柱,杞县傅集人。幼家贫失学,成年后以卖馍为生。 1925年,曹鼎新常给傅集开智小学师生送馍,结识了该校教师、中共杞县特支书记张海峰和在杞作农运工作的豫陕区党委委员、豫东特派员萧人鸹,开始接受革命教育,当年加入农民协会,投身农-动。1926年初,经萧人鸹、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