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杨阿苗 [公元1865年-1932年]

  • 杨阿苗(1865~1932年),名嘉种,泉州南门外亭店村(今属江南镇)人,清同治四年(1865年)生。原是晋江县园坂村蔡娃子,10岁时卖给亭店村人杨孙獭为长予。杨孙獭在马尼拉开设协成商行,并在宿务、独鲁万、树里爻等商埠设立分支行,经营苎麻、椰干等土特产。 个人事迹 杨孙獭30多岁去世。杨...[详细]

徐树芳 [公元1890年-1932年]

  • 徐树芳,原名徐崇德,又名徐邦云,参加革命后改名为徐树芳。海南定安县定城镇大底村人,1890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徐光焕是位贡生,父亲徐继蕃是清末的秀才,母亲王氏是位勤俭贤惠的家庭妇女。徐家兄弟6人,徐树芳居长。徐树芳从小跟随父亲刻苦读书,后来在定安县立高等小学就读,毕业后被村中乡亲聘请当教师。 ...[详细]

徐瑞明 [公元1903年-1932年]

  • 徐瑞明,又名徐瑞冥,改名王香蒙、林青夏,海南澄迈县山口乡高山朗村人。徐瑞明1903年出生,5岁进村办私塾读书,1925年考入澄迈中学。1926年6月,中共邓仲支部成立,徐瑞明被吸收为共产党员。同年7月徐瑞明任澄迈中学学生会委员。 1927年琼崖“四二二”事变之后,国民党澄迈县当局于...[详细]

徐坤田 [公元1908年-1932年]

  • 徐坤田(1908—1932) 胶南庙东村人。胶南第一名共产党员。15岁时外出做些小本生意,结识了革命党人和有识之士,懂得了革命道理。1928年,-当了国民党诸城四区的区丁。193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在四区区丁中发展党员,建立了胶南第一个党的组织——潮河党小组,徐坤田、周信斋任组长...[详细]

谢文川 [公元1906年-1932年]

  • 谢文川,又名谢门海,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龙滚镇路下村人。1906年出生,谢文川年幼丧母,随父亲谢家成背井离乡到陵水县城做生意。迁居县城后,谢文川有机会上了陵水小学读书,勤奋好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进陵水县师范学校。青年时期谢文川一副书生气,文质彬彬,但思想活跃,能言善辩。谢文川就读师范学校时正...[详细]

韦拔群 [公元1894年-1932年,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 韦拔群是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毛泽东、彭湃、韦拔群)之一,广西农-动的先驱,百色起义领导者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领导者之一。 韦拔群(1894年—1932年),曾用名韦秉吉、韦秉乾、韦萃。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人。壮族。韦拔群于...[详细]

王仲芳 [公元1895年-1932年]

  • 王仲芳,原名王启勋,字友卿,1895年12月出生于海南乐会县(今琼海市)第四区阳江镇大良村的一个殷实农民家庭。父亲王朝杰是前清例授守所千总,生母符氏。王仲芳是王家独生子,5岁时被父母送进私塾就读,1908秋考进乐会县立第一高等小学。王仲芳求知欲强,常常手不释卷,因而学业成绩屡居前茅。1913年秋...[详细]

王志超 [公元1900年-1932年]

  • 王志超(1900~1932),原名裕源,1900年7月出生于海南乐会县桂根村(今琼海市中原镇仙寨村所辖)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王先齐,长期侨居新加坡,没有固定职业,且嗜好大烟,不顾家事。母亲何氏是个农妇,虽辛苦耕作,但仍未能维持家庭生活。因而王志超自小寄居于外祖母家,由外祖母抚养供读。 王...[详细]

王海萍 [公元1904年-1932年]

  • 王海萍 (1904—1932),原名朝鸾,字翔林,海口长流镇堂善村人,革命烈士。出身于教师家庭,少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1917年秋,考入琼崖中学 (今琼台师范学校),他聪明好学,有“那流(长流地区俗称)才子”之称。1922 年秋,毕业后考上海沪江大学。后转读东华大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详细]

王德波 [公元1906年-1932年]

  • 王德波,又名王绍刚,海南万宁县和乐(今万宁市山根镇立岭)礼茂洋村人。1906年王德波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王德波全家六口人,有兄弟四人,大哥王绍祺,弟弟王绍统、绍绪,他排行第二。双亲靠耕种两亩薄地和做点生意挣得微薄收入,维持生活。王德波成长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他的父亲看到他和弟弟王...[详细]

田位东 [公元1907年-1932年]

  • 田位东(1907—1932)原名田秩,字位东,化名田雷、田雨田、田秀川。菏泽城关三里庄人。枣庄工人运动领袖,中共枣庄特区党委书记。10岁入南华小学读书。16岁考入曹州省立六中, 爱好武术, 见义勇为,喜读进步书籍,探求马列主义。1925年冬,田位东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毕业后,到菏泽...[详细]

陶珙 [公元1868年-1932年]

  • 陶珙(1868~1932) 字矞如,又字希泉,生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武进人,世居区境内青果巷。陶珙捐官授河南沈丘、永城、祥符等县知县。辛亥革命后,曾任上海江海关总督,民国4年(1915年)任河南省政务厅长,民国9年任山东烟酒公卖局长等职。民国16年,陶被推为武进县修志局编纂委员。陶...[详细]

谭明新 [公元1897年-1932年]

  • 谭明新(1897~1932),1897年生,原名谭明申,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云龙镇永群村人。曾在上海读过大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农民自卫军。1927年9月,与许侠夫一道在文昌县组建工农武装,被中共琼崖特委任命为琼崖讨逆革命军第五路军(文昌)司令。11月,在中共琼山、文昌县...[详细]

孙大安 [公元1906年-1932年]

  • 孙大安(1906—1932)字仁山。莘县人。1923年考入聊城省立第二中学。1925年秋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0月军校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师第一团四连见习官。1927年秋,以军事特派员身份在聊城一带开展农-动, 被补选为中共鲁西县委委员。1928年1...[详细]

明恩溥 [公元1845年-1932年]

  • 明恩溥 (Arthur Henderson Smith 1845—1932)又作明恩普。美国人。基督教公理会教士。1872年来华,初在天津,1877年到鲁西北赈灾传教,在恩县庞庄建立其第一个教会,先后在此建立起小学、中学和医院;同时兼任上海《字林西报》通讯员。他在鲁西北传教30年,写了大量有关中...[详细]

陆如碧 [公元1913年-1932年]

  • 双枪常胜女将 陆如碧(1913~1932)又名陆牵仔,崇安县星村镇人。1913年出生,1930年5月13日参加革命,在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妇女部工作。同年8月,参加保卫星村苏区的战斗,表现勇敢,遂加入红军第五十五团当战士,不久调到团部学习吹军号。仅两个月,她就能较好地掌握了吹号要领,当上了五十...[详细]

李耘生 [公元1905年-1932年]

  • 李耘生(1905—1932)原名李殿龙,曾用名李立章、李涤尘。广饶县西李村人。 中共南京特委书记,革命烈士。1920年,李耘生考入青州山东省立第十中学。期间,参加反日爱国--和盘查日货等活动。1923年10月,经王翔千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年2月,经王尽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刘兆荣 [公元1901年-1932年]

  • 刘兆荣(1901—1932)潍县(今潍坊市奎文区)人。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 在坊子铁路工人中积极开展党的工作。1926年3月,任中共坊子铁路支部委员。这个支部,担负了共产党从济南至青岛间的文件传递工作,成为党的重要交通站。1929年2月,他任中共潍县县委工运委员,负责坊子一带的工...[详细]

刘廷琛 [公元1867年-1932年,北京大学校长(1907年12月—1910年9月)]

  • 刘廷琛 (1867-1932) ,字幼云,号潜楼,江西九江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进士。 在清末历任翰林院编修、陕西提学使、京师大学堂监督、学部副大臣。曾于宣统元年向溥仪进讲。辛亥后侨居青岛。民国政府礼制馆隶于政事堂。1914年7月1日,国务卿拟聘刘廷琛为礼制馆顾问,刘乃撰《复礼制馆书》...[详细]

刘开汉 [公元1899年-1932年]

  • 刘开汉,原名刘贻彤,海南昌江县上荣村(今属东方市)人,昌江县早期中共党员和革命先驱之一。1899年4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3岁时,母亲病逝,仅靠父亲一人抚养他和两个弟弟,家境极为贫困。辛酸的生活,使他很小就养成了劳动的习惯,懂得了做人的道理。1912年,刘开汉的父亲为了培养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