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冠鹏(1896~1931)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出生于寻乌县南桥乡车头村双拱门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为使赵冠鹏识得几个字,送他在本村私塾读了几年书。由于家境贫寒,未读完高小便辍学了。辍学后,在家里学手工裁缝,赵冠鹏没费几年功夫,从裁剪到手工连缝,无不精通。 民国17年3月25日,寻乌...[详细]
詹慕禹(1903~1931)金寨县双石人,15 岁考入笔架山蚕科学堂,在该校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7 年(1928 年),在六安高级实验小学任教,秘密组织农民协会,参加六霍起义,红三十三师组建后,任该师一 六团-表。后历任红四军十一师参谋长、中央独立师政委,皖西北独立师政委等职。民国20 ...[详细]
张蕴华(1899~1931),名育英,字蕴华,曾化名张振亚、张育才、张涛,临泉县长官店人。7 岁入塾攻读,天资聪颖,爱劳动,性刚强,因右手6 指有碍握笔,断然将赘指咬掉。民国4 年(1915 年)考入阜阳县立高级小学,刻苦钻研,富有正义感,乐于和穷人家子弟交往,常在物资上援助贫苦同学。张蕴华不畏...[详细]
张友荫(1905~1931)霍山杨家河人,民国13 年(1924 年)考入武汉中等师范学校,民国1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和武昌农-动讲习所学习。次年秋回乡开展农-动,以长岭庵小学校长身份为掩护,与时任该校教务主任的共产党员丁楷一道,白天教书,夜晚走村串户组织农民协会,入会农民...[详细]
〔张一轩(1905~1931)〕又名国清。金寨县汤家汇镇人。民国18 年(1929 年)参加赤卫军,民国20 年1 月编入红军。曾任红四军十一师参谋长。民国20 年8 月,在攻克英山战斗中牺牲。汤家汇镇 汤家汇镇地处金寨县西北部,豫、皖两省交界处,人口3.6万,镇域面积197.3平方公里。文...[详细]
张耀先(1901—1931),原名张进荣,号省三,阜阳县赵集(今属阜南县)冷寺张小庄人,中-员,革命烈士。 张耀先民国12年(1923)毕业于上海南洋中学,后考入杭州产业学院,学习两年。民国14年秋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阜南县最早的中共党员。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张耀先...[详细]
张良成(1908~1931)金寨县人。民国18 年(1929 年)5 月,商南立夏节起义后参加红军。历任营长、红四军教导第二师政治部主任。民国20 年,转战河南牛岭,与国民党军激战中牺牲。 同年(公元1908年)出生的名人: 罗文启 (1908~1934) 安徽省六安金寨县 ...[详细]
张涤心,又名玉衡。清宣统元年(1909年)出生于武平县湘店乡七里村。原姓刘,因家贫出生第三天被卖给小澜张屋人。涤心天资聪颖,学习勤奋。13岁去长汀百上□教私塾。民国15年(1926年)1月,参加海陆丰彭湃主办的农-动讲习所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回乡后在武北地区秘密开展革命工作。1927年1月任...[详细]
曾泽民(1906~1931)金寨县丁家埠人。民国14 年(19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斑竹园、白沙河、汤家汇一带开展农-动。民国17 年冬,发起和领导商南农民均粮斗争。民国18 年,领导丁家埠李家集农民-,策动民团起义,均获成功。民国20 年,中共皖西分特临时委员会、分特临时军事委员会、鄂...[详细]
俞绍纯(1912~1931)金寨县古碑镇人。民国18 年(1929 年)5 月,参加红三十二师,先后任排长、连长。民国19 年任皖西北特区苏维埃政府保卫局局长。民国20 年调任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三 一团政委。同年冬在麻埠与国民党军作战牺牲。古碑镇 古碑镇地处金寨县中心,大别山腹地,梅山水库上...[详细]
余道江(1897~1931)化名王义中,今六安市西河口乡郝家集人。出生于佃农家庭。民国16 年(1927 年)2 月,参加农民协会。他采取走亲串友的方式发展农协会员,组建农民赤卫队,积极开展农运。翌年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共六安县三区区委书记兼区农协主席。民国18 年春,余道江领导三...[详细]
袁继安(1901~1931)金寨县七邻湾人,民国13 年(1924 年)在笔架山种蚕科学堂学习时参加“青年读书会”组织,民国1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七邻湾、金家寨等地组织农民协会,同时进行“青帮”、“大刀会”的团结改造,策动地方民团起义。民国18 年立夏节起义后,历任中共六安中心县委委员、六...[详细]
袁皋甫(1898~1931),又名袁成进,金寨县古碑镇人。少年时随父攻读四书五经。“五·四”运动后,先后入笔架山农校和六安省第三农校学习。 民国13 年(1924 年)秋,袁皋甫毕业后回到六安二区小学任教,参加了王明组织的“豫皖青年学会”。一边进行学术讨论,一边宣传马克思主义。民国14 年秋...[详细]
袁大先(1897~1931)金寨县古碑人。民国16 年(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7 年任商南地区党组织联络员。民国19 年任六安第六区游击大队长,民国20 年2月任六区独立团团长。民国20 年2 月在马家畈战斗中负重伤被俘,遭国民党军队杀害。古碑镇 古碑镇地处金寨县中心,大别山腹...[详细]
袁成林(1912~1931)金寨县花石乡七邻湾人,民国17 年(1928 年)打入六保联络自卫团,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六区-后,任六区工会委员兼第三乡工会主席。民国19 年春,调任皖西北道区工会委员长。秋参加工农红军,后任红四军十师二十八团政委,转战光山、麻城、沂水、太湖等地。民国20 年(193...[详细]
殷夫(1910.6.11-1931.2.7),原名徐白,谱名孝杰,小名徐柏庭,学名徐祖华,又名白莽,浙江象山人。读书时先后用过徐白、徐文雄(字之白)等学名,笔名有徐殷夫、白莽、文雄白、任夫、殷孚、沙菲、沙洛、洛夫、Lven等,中国共产党员,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秀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 殷夫主要作...[详细]
杨仁叔(1903~1931),又名仁杰,字吉甫,号家瑞,西充县青狮镇苦竹垭村人。杨仁叔幼而好学,日有所长,渐对“有势利之心、依人作威、刮从民财以充欲望者痛心愤恨”。 杨仁叔认为“研究学问,是我们自己的事,不当靠着人家督促的。要服务社会,做有益的分子,亦不得不尽心研究,也是不必要让人...[详细]
杨继武(1909~1931)霍山落阳河满路桥人,幼读私塾。民国17 年(1928 年)由舒传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8 年任落阳河党支部书记,领导农民开展“扒粮”斗争。民国19 年4 月,任桃源河乡苏维埃主席。国民党军队进攻苏区,杨继武率领赤卫队转战于淠河西侧。6 月,赤卫队编入红军独立第一...[详细]
杨德盛(1854-1931),自幼习武学医。一天,利龙街福源店老板带其到坳头杨屋找工做,行至半山腰,见一大群妇女在排队挑水,泉水很细,一块约四五百斤重的大石板封住了大半个泉眼,杨蹲下马步,运足力气搬开石板,众人惊叹不已。老板认定杨是武林高手,遂领其到官渡坪田乡杨屋村教习武艺。 民国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