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柏(1907~1931)壮族。林逢乡林逢村人。少年时读过几年私塾。后考入田南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林凤乡明德小学任教。在任教期间,与同事滕德甫等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刊物。参加滕德甫组织的宣传队,带领学生到林逢圩、平马街进行革命宣传。 1926年夏投身于农-动。秋,被选送到恩隆县农-动...[详细]
李克清(1897-1931),字秋潮,号镜海。横县横州镇西门李人。广西省立工程专科学校毕业。中共党员。1926年春,李克清在南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进步学生领袖之一。在他的带动下,吸收了一批青年积极分子,相继成立了团支部,李克清担任南宁省立工程专科学校团支部书记,不久被吸收加入共产党。...[详细]
李玖铭(1876~1931)又名宗钰,字子坚,浏阳县人,光绪二年(1876)生。家贫,幼年随母讨乞,因聪敏过人,得族产资助入学。二十四年举秀才,辛亥革命后在洞溪高小任教。1919年他创办洞溪高等女校,倡导男女平等。1925年加入共产党,次年,受命去占港狮山书院举办农运讲习所,培训农运干部。旋到县...[详细]
李华仁 (1912-1931) 兴国鼎龙乡人。1929年入党。1930年参加兴国县苏“兰衫团”,同年冬参加红军,担任红3军侦察员。1931年9月6日,她奉命前往老营盘一带侦察敌情,她扮成小贩,深入敌人驻地,发现盘踞在老营盘附近山谷黄土坳的敌人只是一个新兵团。红三军据此情报于次日晨发起攻击,迅...[详细]
李焕廷 (1910-1931) , 八塘乡山泉村人。1928年参加革命,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春, 党组织安排他到三里罗村小学任教师,从事地下革命活动。9月,任中共贵县县委委员兼南区区委书记。是年冬,国民党桂系当局对农运据点东井塘、南溪桥、洋七桥进行围剿。 在-下,他带领群众坚持...[详细]
李于锴长子李鼎超(1894—1931)字酝班,清末民初学人。 李鼎超曾任甘肃省通志局分纂,撰《方言》、《水道》二志,后又应兰州中山大学之聘,讲授文字学。 民国十年(1921),整理刊行其父李于锴的《味檗斋遗稿》,并编纂完成《武威县志》,至去世前,已完成者有《人物志》《艺文志》《金石志》《...[详细]
蓝泽(1909~1931),女,乳名书莲,化名蓝赤,今汨罗市智峰乡人。 1928年,参加武装-敢死队,改名蓝泽。1929年初,率敢死队处决23名土豪劣绅,随后又围歼1个排的挨户团武装,缴获步枪21支和一批弹药。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湘阴县第一区第九乡苏维埃政府宣传委员兼妇联主任。11...[详细]
浜口雄幸(はまぐち おさち,1870-1931)高知县人,东京帝国大学法科毕业。日本第27任首相,酒豪,雄狮宰相。在位时期强行推行金本位和裁减军费一个亿,1931年被暗杀。 人物简历 1870年4月1日 出生于高知县长冈郡五台山村 1895年 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学系,进入大藏省 ...[详细]
覃孔贤(1895—1931),字哲臣。壮族。大同区永模村(后迁居苏托村)人。1915年考取广西省立桂林第二师范。在校期间,他受进步老师启发,阅读进步书刊,向往革命。 1919年秋,散匪周六与坡豪团局覃永芳勾结,率队沿红水河一带打家劫舍,掳掠财物,覃孔贤与其哥覃孔修组织本村青年,用粉 、木炮、...[详细]
蒋尊簋(1882—1931),字百器,又名伯器,诸暨紫东乡浒山村人。诗人蒋智由子。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肄业。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四月,以官费选送日本留学,初为成城学校骑兵连队学生,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毕业。与海宁蒋方震(百里)同以精通军事著称。章太炎称之为“浙江二将”,...[详细]
黄永达(1901~1931),壮族。今田东县思林镇东隆村达隆屯人,1924年考入广西省立第五中学,在进步教师革命思想的影响下,积极追求救国救民之道,是学生中的活跃分子之一,被同学选为学生会成员,在学校的一次反对-学生伙食费的-运动中,被选为-委员会主席。在校期间,还同校友黄绍谦等人,将中共创办的...[详细]
黄万(1896—1931年)黄万,男,壮族,出生于巴更乡泽亭村弄头屯一个农民家庭。黄有兄弟三人,他是兄长,只读过两年私塾便失学。喜广交朋友,好打抱不平。1925年春,在东兰农民革命的影响下,有凌云县的黄伯尧等到巴更乡串联黄万发动农民革命。1926年10至12月,黄万被选送到东兰农-动讲习所学习。...[详细]
黄荣春(1909~1931年),女。壮族。印茶乡(原属向都县)巴麻村人。由于家境贫困,没能上学,从小就跟着父母学做农活,稍大就为别人打短工。 1927年秋,向都北区在黄绍谦等人的领导下,农-动风踊兴起,成立了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大队部。当年,18岁的黄荣春,每逢农会和自卫队组织活动,她总是积...[详细]
黄名山(1902~1931),原名黄振松,壮族,那琴乡那琴村人,上思县第六区农 动领导人。 黄名山出生于农民家庭, 9岁就读于村小学。后因生活贫困,曾一度辍学在家,由其父指导自学。复学后16岁高小毕业,成绩优异,被村中父老聘为小学教师,不久,因土豪嫉妒,受讥讽、排斥而愤然辞职。 1926...[详细]
黄六(1902—1931年) 黄六,男,壮族,更新乡更新村河岸屯人。黄有兄弟三人,他在族间排行第六,故名。 黄六少年时,只读过三年私塾,其余时间在家务农。青年时期,好广交朋友,爱打抱不平。 民国14年春,他成为中共凌云地下组织积极分子之一。1926年10至12月,他与黄万一道被派往东...[详细]
黄昆庭(1890—1931),原名黄仁振,壮族,雷平镇车站村板盆屯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失学。民国六年(1917)投军,在旧桂系莫荣新部队历任排长、连长期间,曾在讲武堂受训。民国十九年二月,任雷平县太平乡农民协会主席,并曾任农民自卫军雷平县大队长。 民国十八年,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广西...[详细]
黄家煌 (1896-1931) 兴国县潋江镇人。1919年在南昌读书期间,与袁玉冰等发起组织江西第一个进步团体——“鄱阳湖社”,共同创办江西第一份进步刊物《新江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9月参与创建中共兴国支部干事会,任农运干事。同年11月担任赣县农民协会主席。1929年4月...[详细]
黄冠群(1907~1931)化名黄英,宁乡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192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翌年人武昌国民革命军叶挺部学习,1927年春毕业回乡,在本县汤泉区组织农民自卫军。“马日事变”后遭通缉,避走南昌,进行地下活动。1931年在湘乡被捕。7月8日被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刑前向狱吏索取...[详细]
黄榜呈(1895—1931),又名祥卿。壮族。武篆区色故村人。1917年毕业于广西省立第三师范,1918年到广州、上海、云南、贵州等地游历,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1920年回家乡,利用在东兰高等小学担任学监的身份,在学生中宣传科学民主思想。 1922年,黄榜呈参加清算武篆区大土豪杜瑶甫-建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