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缉光(1872—1930),又名仪光,巨塘村(今属平安乡)人。自小随父行医、耕种,后考入文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投身农-动,与土陂村冯绍广、北溪村莫琼林等奔走于县内各圩市农村,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实行“二五减租”。在他领导下,巨塘村成立了农会, 会员100余人。有一年米价飞涨,容缉光...[详细]
邱会培 (1897-1930) 兴国县高兴镇长迳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4月创建中共南通独立支部。同年秋回兴国参加党组织创建。1928年10月,敌人抓捕邱会培时,枪杀其亲属邱会坪、钟位金,并烧毁邱会培的15间房屋。此后邱会培全家革命,担任中共兴国区委宣传部长,妻子钟人凰任县...[详细]
潘慰苍(1888—1930),原名应霖,又名维初,城厢文昌街(今东风街)人。出身于书香世家,其先祖潘鲟、[鱼亘]、鲸、[鱼禹]及潘兆萱等,均以诗文词章称世。祖父聘臣为邑中知名绅士,父桂岩,清末秀才,精研国学,擅写诗文。 慰苍12岁就读于浔阳书院时,正值知名学者吴稚辉、陆尔奎等来浔阳书院讲学...[详细]
潘虎 (1900~1930) 潘虎,字昌秋,浏阳县官桥会同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生。因家贫未曾上过学,及长,膀大腰粗,膂力过人,性刚烈,好打抱不平,人称“潘蛮子”。 1926年4月,潘虎投唐生智部当兵,一次在株洲与直军叶开鑫部遭遇,因作战勇猛被破格提升为排艮。7月,部队参加北...[详细]
聂复明(1898~1930)长沙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五四”运动爆发,受先进思潮影响,结识毛泽东等人。1923年经毛泽东介绍到安源煤矿工人子弟学校任教,井加入共产党。1925年回长沙任《湖南民报》庶务。次年,以长沙总工会代表身份参加湖南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会后在家乡开展农运。19...[详细]
吕思堂(1895—1930),又名思恭,曾化名镇江,永康派溪(今清溪镇)吕村人。20年代,在嵊县打铁,受当地农民减租抗捐斗争影响,常与好友胡长好、陈廷旺、胡双录等聚议,立志劫富济贫、除暴安良。1928年春,回乡组织一支以手工业工人和贫苦农民为主体的武装队伍,号称工农红军。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详细]
吕大森(1881—1930),字槐廷,号怀天,土家族,湖北建始人,辛亥革命志士。 吕大森自幼聪明伶俐,具有出奇的记忆力,4岁入猫儿坪私塾,并兼学拳脚,性情豪放,颇有胆识,喜看《水浒传》、《三国演义》,对历史上的英杰甚为倾慕,曾作“松风淋雨朝磨剑,竹月当窗夜读书”的联句以自勉。一次,塾师出联“...[详细]
卢宝炫(1900~1930) ,灵山县那楼区(今属邕宁县)人。1925年7月,卢宝炫在广州参加第五届农-动讲习所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1926年春,中共广东区党委派他任“广东农民协会”特派员和中共南路特委常委赴化州县开展党的活动,创建了中共化州县支部,并任支部书记。其后,卢任中共化州县...[详细]
卢保炫(1902.1~1930.1),又名卢本兰、卢保元,那楼乡那务村人。他年小有志,爱憎分明, 因不服国民党副乡长、当地恶霸卢凤山的欺侮,曾被抓去关押3个月。释放后,他愤然卖掉部分田地作盘缠,弃下妻儿,于1922年离家跑到广州。不久,他闯入军界,先在粤军黄明堂部队任文书,后于1925年在广州农...[详细]
李植华(1906-1930)字立聊。归义镇金鸡村人。1925年他考入广州农讲所第五期乙班,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后又跨党加入国民党。毕业后,中共两广区委通过国民党中央农民部派他和林培斌等六人,到梧州开展农运工作。1926年春,他回岑溪与县内进步人士在县城的阅报楼组织成立“岑溪县农-动宣...[详细]
李文田(1881~1930) 字瑞蓉,名镜容,1881年出生,白沙人。幼时苦读经书,爱习诗文,青年时期,胸怀大志,关心国事, 他曾在诗中写道:“多少兴亡愤,凄凄无所支,愿将身世泪,化作杜鹃啼”。 为了寻求国家富强之道,于1903年留学日本,次年与秋瑾女士一同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0...[详细]
刘伟谋(1896~1930),壮族。林逢乡英和村坛匠屯人。1925年毕业于广西省立第五中学,毕业后曾在印茶小学、平洪小学、明德小学任教员。1926年开始参加革命活动,和滕德甫、滕国栋等一起发动群众,领导群众建立林凤乡农民协会。并利用圩日,和滕德甫等带领明德小学宣传队到林凤圩、平马街上宣传革命真理...[详细]
柳苦民(1897—1930),原名志连,又名兆根,参加革命后改名苦民,温岭县(今温岭市)江厦岭脚村人。10岁丧母,15岁时父兄相继病死,给地主放牛,稍后以打短工、撑船、卖缸度日。1927年,由梅溪小学教师俞诗言介绍加入共产党。1928年1月,任中共温岭县委常委,分管武装工作,化名赵连福。同年秋,...[详细]
刘大荣(1900~1930)本名张运鸿,浏阳县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中学毕业后,在官渡、达浒等地小学任教。1925年冬,加入共产党。1926年秋,北伐军兴,他积极投身农民运动,领导农民打土豪、减租退押。“马日事变”后,转入地下斗争,先后被选为中共浏阳县宣传部长、县委书记、中共湖南省委...[详细]
刘炳福(1910—1930),平湖乍浦人。14岁去上海《商报》社当排字学徒工。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该报社(后改名《中央日报》)党小组长。当时,上海报业工人组织成立上海报界工会,各报社建立工人干事会,炳福被推选为干事会干事。四一二-政变中,在中共上海报馆支部领导下,炳福先后在“先施”、“永...[详细]
李仁祥(1901—1930),古城乡良村人,出身贫苦家庭。1921年进入亲睦高等小学读书。 1924年考入陆川中学,被选为学生会会长。1926年夏,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被选为陆川县学生联合会会长,组织陆川中小学学生参加反对李楚凡等土豪劣绅成立“陆南税厂”的斗争。1927年春领导成立“陆川...[详细]
林景云(1902~1930),良庆乡缸瓦村人,中共党员。幼年林就读于缸瓦村小学。1921年,他考入广西省立第一中学。在学期间,他积极上进,关心国事,经常参加-等爱国活动。 1925年4月,他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不久,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月, 林景云在军政学校毕业...[详细]
金鹤钦(1884~1930)长沙人,清光绪十年(1884)生1926年加入农民协会,次年参加共产党,任治安二团党纰执行委员。“马日事变”后,转入地下斗争。1930年7月,参加农民赤卫队,后转入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三军团营长,开展武裂斗争,为彭德怀部提供给养。9月红军撤离,他被捕入狱。在狱巾协助党员...[详细]
金贯真(1902—1930),原名家济,永嘉岩头人。少时就读于岩头小学,1919年春入浙江省立第十师范。五四运动爆发,和蔡雄等组织血波社、宏文会。1923年,又和李得钊等组织青年策进会、溪山学友会,积极参加爱国-和新文化运动。1924年,任十师附小教师,由谢文锦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