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贺秦封 [公元1896年-1930年]

  • 贺秦封(1896 ~ 1930),派名贺文松,洪家关人。家里兄弟姐妹众多,家庭贫寒,与贺龙同庚,儿时与贺龙同上私塾读书,受到族叔贺士奎启蒙教育。秦封天资聪明,读书十分用功,深得老师的喜爱,以作为秀才苗子培养。 清末民初,废除科举制度,时局-,秦封因家庭极度贫困辍学,与贺龙一起赶骡马,奔波于湘...[详细]

何坤 [公元1898年-1930年]

  • 何坤 (1898—1930)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军长,革命烈士。 湖南省永兴县人, 化名李维森,1898年9月生于永兴县金龟乡牛头下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读私塾,做店员,习武强身。1924年考取黄埔军校第四期预习生。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于黄埔军校南...[详细]

贺春轩 [公元1907年-1930年]

  • 贺春轩(1907 ~ 1930),字学周,又名贵生,洪家关人。家庭贫苦,无一产业,自幼丧母,靠父亲贺文华做皮匠维持生计。受祖父贺士元疼爱,被送入私塾读书三年。10岁时,父娶继母,他被嫌弃赶出家门,跟婶母刘月姑生活,稍长,婶母送春轩到桥自弯学裁缝。16岁时,他长得身材魁伟,人见生畏,一日,春轩向婶...[详细]

关泰 [汉][公元1871年-1930年]

  • 关泰(1871—1930),本名关石安,字愚山,原姓杨,祖居铺镇,过继关家改姓。杨关两家均行医。成人后在南郑县作九房总管,兼行医。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一些御医逃来汉中,关泰借接待之际,讨教医理,受到启发,又潜心学习张景仲、叶天士的医学,兼研名家之长,医道渐深。对治湿热病有专长,有...[详细]

方逸侣 [公元1856年-1930年]

  • 方逸侣(1856—1930) 方举赞之子,祖籍南蓢左步村,自幼在上海读书,从小就喜爱考究机器,通晓英文、数学、物理、化学,既会绘图、设计,又懂机器的实际操作,对机器制造等极为精明。清光绪二年(1876),主持其父和孙英德合办、为中国最早创办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业务,造出排水量11...[详细]

杜式哲 [公元1905年-1930年]

  • 杜式哲(1905—1930),澄海县莲上镇涂城村人。民国l 4年(1925)初,式哲从金山中学转学到澄海中学,在共产党员李春蕃老师的教育和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民国15年(1926)1月,杜式哲在澄海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调往汕头市担任共青团汕头地委文书,协助潮汕地区中共组织领导全区...[详细]

邓熙农 [公元1901年-1930年]

  • 邓熙农(羲农)(1901年~1930年),原名邓遂安,金本云塘村人,1901年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熙农少年聪慧好学,能言善辩。1917年以第二名成绩考入新办三水县立中学。两年后考入广州政法学堂。在学期间,受五四-的影响,接触进步人士,研读马克思著作和革命书刊,逐步接受新思想,开始确立社会主义能够...[详细]

陈毅安 [公元1905年-1930年]

  • 陈毅安 (1905—1930) 红五军参谋长,革命烈士。 湖南省湘阴县人,1905年1月12日生出于湘阴县界头铺镇。1922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7月毕业于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1925年底受党组织派遣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深造。1...[详细]

陈戊 [公元1904年-1930年]

  • 陈戊(1904~1930),男,又名“枥枷戊”,南澳县山顶村人,小时跟父亲下海捕鱼。民国16年(1927)夏,南澳地下党负责人林奕明、蔡盖清到山顶山边村搞地下活动,陈戊接受党的培养教育,成为中共党员。 陈戊喜爱拳术,他以授拳为名,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和串连了200多名渔民加人渔民工会。民国18...[详细]

陈启科 [公元1906年-1930年,革命烈士]

  • 陈启科 (1906-1930) 中共早期军事干部,革命烈士。 湖南省长沙县人,1906年1月29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20年考入长沙县开物农业中学。两年后考入长沙广雅中学。积极参加社会进步活动,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书刊,思想更趋进步。1924年春,广州陆军讲武堂秘密来长沙招生...[详细]

陈立梅 [公元1880年-1930年]

  • 陈立梅(1880—1930),字惠芳,号鹤珊,慈黉之次子。青年时弃学从商,前往曼谷接替其父业务。民国元年(1912),鉴于各港联号组织庞大,于泰国、香港、汕头分设黉利栈汇兑庄,以便资金周转,调节盈缺,于泰国、汕头陆续广置房地产,巩固工商业的基础,并继续发展航运事业,承租挪威国船舶之中暹轮船公司,...[详细]

蔡盖清 [公元1907年-1930年]

  • 蔡盖清(1907~1930),男,乳名捷江、阿头,南澳隆东宫前村人。 民国15年(1926),蔡盖清在金山中学读书时,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加入中共地下组织,从事革命活动。民国16年,潮州、澄海、饶平的保安局长林先立率民团到南澳剿匪,蔡盖清随林回南澳,他以“防卫团副主任”的合法身份从事党的地下活...[详细]

吴鹏武 [公元1906年-1930年]

  • 吴鹏武(1906一1930),今金社乡十字路庄人。鹏武出生佃农家庭,由于地主重租高利的盘剥,其母携儿带女乞讨度命。少年的鹏武长年脸黄肌瘦,披巾挂片,赤脚裸腿,忍受着饥寒的无情折磨。鹏武自幼聪明伶俐,受父母的笃爱。其父不忍心让孩子再走终年勤劳难得一饱的道路,决心借债供其读书,求得一条出路。鹏武年龄...[详细]

吴克正 [公元1906年-1930年]

  • 吴克正(1906——1930),乳名八牙,曾化名正刚,今汤沟镇陈洲北圩拐人。幼年曾入麻溪吴氏小学读书,后入苏州体育专科学校。第一次国内大革命时期投身革命,于民国15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是年秋,国民革命军攻占武汉。克正刚满20岁,毅然放弃学业,和章逐明、陈雪吾等一批热血青年,为...[详细]

陈秀升 [公元1870年-1930年]

  • 陈秀升(1870~1930),字钟毓,贵山都华美(今属贵屿)人。清光绪九年(1883)童子试考中第一名。光绪十五年考中秀才,就读金山书院,师从翰林吴道镕等名师。光绪十七年随老师陈龙友入双髻山石室攻读兵略与经济之学。光绪二十三年考取贡生入国子监,才名大噪,由于其好学且有悟性,深得吴道镕老师的喜爱,...[详细]

谭延闿 [公元1880年-1930年,湖湘三公子]

  • 谭延闿(1880—1930),字组庵, 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陈三立、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曾经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 。1930年9月22日,病逝于南京 ...[详细]

孙中新 [公元1852年-1930年]

  • 孙中新(1852-1930),博兴县纯化乡西王文村人,为吕剧创始人。 孙中新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其母通戏曲,尤善讲古典小说和民间故事。孙中新受母亲影响,自幼酷爱演唱,17岁前就学会了打花鼓,唱凤阳歌、莲花落等民间曲艺。后从师学戏,精通皮簧、梆子、控腔。他多才多艺,既能演唱,又...[详细]

孙敬纯 [公元1905年-1930年]

  • 孙敬纯(1905-1930),望江县人,革命烈士。 孙敬纯出身于农民家庭, 1916年入塾读书。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投身于大革命运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太湖特支建立后,他任支委兼中共上花棚党小组长。不久任中共太湖特区委员兼上花棚支部书记。 孙敬纯在太湖、望江一带组织抗租...[详细]

鹏武 [公元1906年-1930年]

  • 鹏武(1906一1930),今金社乡十字路庄人。鹏武出生佃农家庭,由于地主重租高利的盘剥,其母携儿带女乞讨度命。少年的鹏武长年脸黄肌瘦,披巾挂片,赤脚裸腿,忍受着饥寒的无情折磨。鹏武自幼聪明伶俐,受父母的笃爱。其父不忍心让孩子再走终年勤劳难得一饱的道路,决心借债供其读书,求得一条出路。鹏武年龄虽...[详细]

马其昶 [公元1855年-1930年]

  • 马其昶(1855-1930),字通伯,晚号抱润翁。清末民初城乡(今桐城城关镇)人,著名作家、学者。 马其昶出身翰墨世家,少受业于方东树、戴钧衡,师事桐城派作家方宗诚、吴汝纶。后经吴汝纶介绍,求教于武昌张裕钊。31岁辑《桐城古文集略》行于世,光绪二十一年(1895)讲授经学于安庆藩司署中。二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