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沥本,别名品泉,1905年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城关镇西外街戴家台。1921年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因在校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斗争,次年8月,他被学校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吸收为团员。1924年,他被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5年9月,戴沥本奉党组织的指示回到了家乡从事建党活动和开展...[详细]
陈香波,1900年出生在沙岗镇李公垸陈家湾一个中农家庭。自小入私塾读书,聪明睿智、勤奋好学,爱憎分明,志向远大。 1922年入武昌法政大学读书,1924年入武昌中华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的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熏陶下更加壮志满怀,以推翻旧制度和解放天下受苦人为己任,曾写下自题联“打狼烟...[详细]
陈殿邦,男,1902年3月出生于现莲花镇布基村,后全家定居于肇庆东社乡塔脚(现属端州区)。 陈殿邦自幼接受进步思想教育,一向追求进步。青年时期正是“五四”运动期间,他在广东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积极参加-,组织肇庆学生联合会。1921年,他在省立肇庆中学和省立广肇罗甲种农业学校内组织了“马克...[详细]
1929年3月22日下午,春寒料峭,监利城上空笼罩着乌云,在江边刑场上,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高唱《国际歌》,饮弹泣血,壮烈牺牲。他就是董必武的好学生,监利县党组织的创始人,洪湖根据地的开拓者陈步云。 一 陈步云又名陈登瀛,乳名孝生。1899年10月12日出生在监利城关东门廖家岭一个农民家...[详细]
阿奇博尔德·菲利普·普里姆罗斯,第五代罗斯伯里伯爵,KG,PC(ArchibaldPhilipPrimrose,5thEarlofRosebery,1847年5月7日—1929年5月21日),英国自由党政治家,曾任英国首相。 出生日期1847年5月7日 逝世日期1929年5月21日阿...[详细]
埃米勒·弗朗索瓦·卢贝(1838年12月31日—1929年12月20日)。法国政治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58届总理和第8任总统,1904年被挪威国王奥斯卡二世封为“挪威狮子骑士(KnightoftheNorwegianlion)”。 生平经历 埃米勒·弗朗索瓦·卢贝出生在法国南部马尔萨讷...[详细]
朱富润(1895~1929),又名义才,在结盟兄弟中排行老五,故外号朱老五,东流(今东至县)胜利乡人。土地革命时期,为地方农民起义军小首领。他出生雇农,家贫未曾就学。15 岁时仍帮人放牛,16 岁打长工,为油坊打榨锤,18 岁父母双亡,孤苦难度生计,后因触犯族规,被送交官府下狱。他性格刚直,勇敢...[详细]
朱璐(1856~1929),字任庵,东海县平明镇平明村人。 朱璐的父亲朱儒系清朝秀才,育有朱璐、朱英两子,朱璐10岁随父到同宗撂车沟-先家蒙馆读书。读书刻苦,聪明过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乙丑科三甲105名进士,比海州沈云沛及第进士早三年,次年授内阁中书,历任邮传部主政,后任太子少傅,是...[详细]
周传业(1907-1929年),字励久,周传鼎的胞弟。民国9年(1920年)赴南京大学附中学习。民国12年(1923年)同兄周传鼎一起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民国12年(1923年),入上海大学,同兄周传鼎一起参加“五卅”运动。民国15年(1926年)他同在上海的3位阜阳...[详细]
周传鼎(1905-1929年),字延祚,阜阳城人。民国4年(1915)年,入安徽省立第三师范附属小学读书,民国9年(1920年)入南京中英中学读书,民国12年(1923)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南京创办《新阜阳》杂志。民国13年(1924年),入大厦大学学习,参加了“...[详细]
张世熙(1894—1929),又名张少西,化名王又新、刘永祥,万安县窑头乡中塘村人。 辛亥革命前后,张世熙先后在县立高等小学和省立南昌第二中学读书。1917年,从二中退学考入设在饶州(今波阳县)的省立甲种工业窑业学校学陶瓷专业。毕业后,舍去实业救国的道路,回到万安任县立高等小学教员,开始从事...[详细]
袁绍柏(公元1903-1929),字智惟,安岳县民主乡人。1926年在武汉参加革命武装部队,后随部队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广州起义。在起义战斗中,袁绍柏英勇顽强,与部队战士多次击退国民党军队进攻,赢得胜利。1929年7月,在对国民党军队猖狂进攻海丰、陆丰苏维埃政权的...[详细]
颜昌颐(1909—1929),字燮甫,又名国宾,出生于安乡县白螺湾(今安丰乡)一农民家庭。幼年随父读诗习文,1917年进入长沙明德中学,不久当选为学生会负责人。他勉励自己“立大志,将来为社会办好事”,并以诗言志:“国步日艰难,生民似倒悬。青年应有责,破旧换新天”。 1919年12月至19...[详细]
徐其虚(1906~1929),又名徐其书,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岗人,农民家庭,自幼读书。民国13 年(1924 年)就读于武汉中学,在董必武、恽代英的教诲下,思想进步,锐意革命。民国1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7 月,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徐其虚与同乡同学、共产党员徐子清回到家乡,在麻城县北部泗店、田铺...[详细]
吴干才(1906~1929),原名吴维桢,别名林笑天,今六安市西河口乡郝家集人。出生于塾师家庭,幼从父读,后曾就读于河南省固始蚕桑学校。民国14 年(1925 年)考入六安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上海“五卅”惨案消息传到六安后,吴干才与王绍周、邹同礽等人发起组织六安“沪案后援会”,积极参加-,并深...[详细]
魏鸿仪(1871年—1929年),字可庄,县城上巷人,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年)中举,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年)在京参加康有为发动的拒签《马关条约》公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曾在四川,代南江县令。后任甘肃平凉教授。南江卸任进省谒上官,任四川万县税务局长...[详细]
汪大燮(1859~1929),字伯棠,祖籍安徽黟县际联镇宏村,出生于杭州。清光绪十五年(1889 年),考中举人,援例为内阁中书,升侍读、户部郎中。后又考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以明敏谨慎著称。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和议初有头绪,沙俄帝国提出要求,妄想在山东享受特别权利,并以决裂为恫吓,迫签专...[详细]
苏兆征(1885-1929),原名苏吉,广东香山县淇澳岛淇澳村人(今珠海市淇澳岛人)。 他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和著名领袖,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1908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积极参加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19...[详细]
任鼎昌(1899年—1929年),字宜之,宁县太昌人。1899年4月出生于宁县太昌镇任家胡同村一个农民家庭。10岁入太昌镇小学读书,1917年毕业后考入平凉省立第二中学。1919年“五四”运动的消息传来,任鼎昌十分振奋,千方百计地从报纸上获得一些报道和评论,逐渐引起思想上的觉醒。随着大量进步书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