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杰(1907~1928),广东省鹤山县(今高鹤县)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3月,经中共广东区委分配到广西南宁工作。5月。中共广西党组织派他到驻平马镇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军部任职,被任命为军部政治部秘书,是第一个到右江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的中...[详细]
喻东声(1909~1928)宁乡县九都瓦子坪黄泥坳万水村(今属流沙河镇)人,清宣统元年(1909)生。母乇钟英工诗文,有《静禅堂诗草》。他幼随母读书识字。稍长人云山学校,毕业后人宁乡甲种师范。不久成为宁乡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宁觉””支部第一批共产党员。1926年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学习,被...[详细]
杨增新(1859年-1928年)字鼎臣,云南蒙自人。在民国初曾统治新疆达十七年之久。 早期经历 1889年,考上进士,曾任甘肃河州知州,对于处理当地回汉问题有功、又曾任陆军学堂总办,后在新疆布政使王树枏的推举下,在新疆阿克苏、乌鲁木齐、巴里坤等地历任道台。 统一新疆 1911年辛...[详细]
杨威汉(1903-1928) 又名千山,集和乡高岭墩村人。1925年在广州参加革命活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冬和1927年春两度回贵县参与组织南区三乡农 动。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3月任广东省委与广西特委交通员。6月出席在贵县召开的中共广西特委扩大会议。7月任浔梧区巡视员...[详细]
杨特 (1894~1928) 杨特,号岿山,望城县望城坡汾水坝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少时就读于奖嘉坪学堂,14岁因父病逝,家道中落,乃辍学务农。 宣统二年(1910)秋,他公费考入湖南陆军小学,辛亥革命成功后与军校部分同学赴南京,担任-警卫。1912年人武昌第二陆军预备学校...[详细]
杨没累(1897~1928) 女,长沙人。上海南洋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热烈提倡独身主义,并主张人类绝灭。1921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学习。1923年与朱谦之狂恋结婚。曾任教于厦门大学,后卜居杭州西湖,专心研究中国乐律学史,多所撰作。病逝后葬于烟霞洞-者师复墓旁。著作有《没累文存》。 ...[详细]
杨和衷(1907-1928) 1907年生于厦门。1923年考入厦门大学,在校期间参加-。1924年就读上海大夏大学,后转学广州中山大学。1926年5月间,杨和衷与杨世宁等在广州中山大学发起成立和领导“福建革命青年团”与国民党 的“孙文主义学会”展开斗争,他们自筹经费,出版刊物,在学生中广为...[详细]
许伯昊(1896-1928) 应城市人,1921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被武汉区委选派出席党的“二大”会议。1925年初至1927年4月,他和刘少奇、项英等同志一起在武汉地区从事工人运动,先后担任汉口地委秘书,武汉市总工会第二书记,湖北省总工会秘书长和上海市总工会组织部长等职,是武...[详细]
许白昊(1899—1928)又名许白天、许北浩、许世光。应城人。早年就读于武昌私立工业学校机械科,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去上海入机械厂当工人。不久又考入浙江省立工业学校学习。 1919年参加响应北京五四运动的爱国学生活动,弃学去上海从事劳 动。1921年8月加入中国劳动组书记部,参与组织共产...[详细]
吴风友(1850-1928),字仪亭,排行第三,人称 。福旺乡黎洞村人。 自小随福江书院(现福旺中学前身)任教的父亲就读,性格刚强憨直,好习武,同治十一年(1872)投奔镇南关刘永福黑旗军,历经苦战,而积军功升授琼崖镇守使。时值琼崖海盗土匪狂乱,他剿抚兼施,以抚为主,平定匪乱,嗣后,又向琼州...[详细]
翁尧年(1899—1928)翁尧年,河马乡马台村人。自幼奋发学习,成绩优异,他在东乡学堂读书期间,逐步了解到帝国主义为了瓜分中国,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人民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他看到繁多的苛捐杂税沉重地压在劳动人民身上,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暗下决心,要为人民作一...[详细]
魏人镜(1906—1928)字茂年,号复我,别号苏,汉川马口镇古集人。魏两岁识字百余,3岁入塾读书。10岁于纸扇上作画作诗揭露袁世凯。14岁作文写道:“呜呼!吾国商战之败至今已极,出口之值只一芥,转入之值倍万金,异舶接迹而来售,中人联肩以争取;中艘之出者无几,外人之购者亦不多,观此现象不无-之虑...[详细]
魏兰(1866—1928),字石生,云和县城中街铺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就读箬溪书院,不久中秀才。二十九年五月,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参加拒俄义勇队,年底与陶成章一起回国。三十年一月,在上海会见蔡元培,共商江浙反清计划,并与陶成章去浙西、浙南农村,联络龙华会、双龙会等会党,准备武装起义。同年二...[详细]
万执枢(1866~1928),字襄宸,万家庄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中举,以后不再参加会试,从天津直隶书局购得几千卷经史文集,闭门读书,不问世事。万执枢自幼聪颖,性情爽快,说古今,话家常,谈笑风生,文近韩、欧,诗似商隐,乡人称其为“风流才子”。他的生活年代正值清末,国势衰危,列强蚕食,蒿目时...[详细]
王家襄(1872—1928),字幼山,绍兴人。父官亮,曾任河南怀庆知府。幼年丧母,12岁时随父至任所,由名师授课。父病殁,扶柩南归。屡试不第,改习法律。清光绪三十年(1904),以县丞分发江苏。旋赴日本留学,入日本警视厅特设 专科学校学习,主编《中国 讲义录》。三十二年毕业回国,任浙江全省巡警道...[详细]
王鉴 (1895-1928) 王鉴(1895—1928),湖北省红安县高桥镇王兴禄村人。黄安农 动的先驱。1920年考入武汉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黄安最早的五位学生党员之一。1923年冬参加组建党的黄安工作组。1924年春被董必武派回黄安发展党的组织。历任黄安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详细]
籍贯:广东兴宁 出生年月:1904年 牺牲日期:1928年06月24日 “五四”运动消息传到兴宁,他参加了县城的--,宣传-。1920年春,赴佛山、广州等地纱厂做工。1923年3月,经革命党人介绍,担任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兵站总监站员。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开始接触蒋先云等共...[详细]
籍贯:四川邻水 出生年月:1903年 牺牲日期:1928年01月16日 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17年,考入邻水县高等小学,1920年,到成都公学读书。1923年,考入北京政法大学政治科学习,常听李大钊等共产党人的讲演,受到马列主义教育。192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3...[详细]
粟文廷(1869—1928年),原名粟盛槐,中峰乡官田村弄塘里人。少时家贫,随兄外出以演唱谋生,学艺久而无成,只能在戏班里跑跑龙套。因其身材瘦高,象根木棒似的不会演戏而被人讥之为“二十棒棒”。 二十四岁时,父母双亡。次年,粟所在剧团因故被政府禁演,粟只好回家务农。家中兄嫂待其不善,其妻肖氏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