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啸青 (1882-1928) 中共湘南地方执委会委员,革命烈士。 湖南省耒阳县(今耒阳市)人,1882年9月13日出生于耒阳县淝田镇一个书香世家。6岁入私塾。14岁应童子试中秀才。1903年求学于衡阳船山书院,攻读博物科。毕业后,在衡州府中和、新民、成章、道南、蒸湘等中学以及省立...[详细]
胡雨人(1867~1928),原名尔霖,以字行。清同治六年(1867年)生于无锡县(今无锡市)堰桥村前。同盟会员,教育家,水利专家。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秀才,光绪二十四年考进南洋公学。继入日本弘文学院师范科,他积极参与留学生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后为中国同盟会会员)。光绪二十...[详细]
傅湘(1903—1928),又名启述。男,麻阳县龙池人。出生富裕家庭。自幼正直好学。 民国10年(1921)秋,傅湘考入长沙兑泽中学,在“五四”运动影响下,毅然投身革命。在校期间,他一方面与进步同学深入长沙近郊农村、工厂,开展社会调查,宣传革命道理,发动农民、工人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一方面...[详细]
段潇(1902~1928),又名唐洁。男,麻阳县芭蕉,(今绿溪口乡鱼子溪)人。 民国11年(1922),段潇考入长沙兑泽中学,成绩优良,擅长作文、演讲。12年,在校加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任兑泽中学团支部书记、学生会主席及团湘区委 委员、宣传委员,主办《兑泽学生会刊》,并在该刊发表《国家主义...[详细]
陈佑魁(1900—1928),字斗垣,化名龙贻苏、文中生、龙吟、丁月生,男,麻阳县槐树垄(今江口圩镇陈家湾)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少时就读于私塾、县第一高等小学,后就读于芷江联立九中。民国9年(1920)就读于湖南自修大学。次年秋,在自修大学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加人中国共产党。 民国11年12...[详细]
资桂林,又名馥廷,字中和,1909年7月25日生于湖南省耒阳县哲桥乡火田村。他7岁读私塾,后入耒阳县花萼小学。1922年春,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当时正值工人运动高涨之时,在共产党人蒋啸青、张秋人的影响下,他积极参加-,支援蓬勃兴起的 斗争。在斗争中他懂得了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救中国的道理,1...[详细]
朱也赤,原名朝柱,又名克哲,1899年出生于广东省茂名县白土村(现属茂名市金塘镇)的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朱伯瑚教私塾,祖母柯氏、母亲柯梅影参加农业劳动,农闲帮人缝制衣服,补贴家用。朱朝柱童年时在家读私塾,后来到本乡办的肇南小学读高年级。由于家贫,朱朝柱常穿着补丁衣服,光着脚板上学,被地主少爷嘲笑为...[详细]
周玉麟,字麟书,化名张仁,1906年出生于山西省晋城县巴公镇一个农民家庭。少年周玉麟聪颖好学,1914年考入晋城高级小学,1922年考入太原省立第一中学,不久,加入了进步组织“青年学会”,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1925年,周玉麟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在“反房税”斗争中身...[详细]
周锡龄,乳名桐生,别名周勇,1905年2月10日出生于湖南常德县灌溪寺樟树湾周家嘴一地主家庭。他7岁进入私塾,15岁考入常德第一高等小学。1923年,周锡龄来到长沙,考入了兑泽中学。长沙不断爆发的学生-,使数年只知刻苦读书的周锡龄开始把目光投向社会,和同乡好友刘国富等,到工厂和码头去作社会调查,...[详细]
周为邦,湖北省黄梅县李英乡燕窝宕人,生于1895年6月。幼年丧父,6岁入蒙学,15岁进经馆读书。五四运动后,受新思想影响,开始认识到旧社会的腐朽和反动。1923年,黄梅旅鄂、旅沪、旅宁的进步学生,回乡组织青年读书会和平民教育促进会,并售发《向导》《中国青年》等进步书刊,周为邦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得...[详细]
周树屏,湖南省衡山县白果桐子坳人,1876年2月25日生于南岳山下一户普通农家。他刻苦读书,毕业于衡州中学,到郴州香花岭铅锌矿工作。他胸怀救国救民大志于1920年回乡创办国民小学,任校长,开辟乡村新式教育。受新思想的影响,1923年,他参加了岳北农工会,成为骨干会员,积极参加斗争,为农友工友服务...[详细]
周尚明,1908年4月1日生于四川成都。父亲周兴发是缝纫工。1922年暑期,周尚明从北城小学毕业,考入宾萌公学。当时,恽代英在这所学校执教,他以丰富的学识和革命理论,雄辩的教导激励青年,周尚明因之深受进步思想的熏陶。 1923年暑期,周尚明考入公费的省立第一师范,编在第12班。提倡新文学思想...[详细]
周帮彩,字霞峰,1903年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桐寨铺北周庄的一个农民家庭。1917年,他父亲被土匪杀害,继而母亲忧愤而死。生活的艰辛,造就了他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顽强性格。 早在学生时代,周帮彩就投身于革命的浪潮,参加过五四-。 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周帮彩投笔从戎,考入了广州...[详细]
钟友仟,又名钟俊渊,1895年5月出生于江西省赣县茅店乡太阳坪村。他自幼聪明机灵、思想激进。在赣县县立高等小学读书时就参加了进步团体“体育会”。小学毕业后,考入江西省立第四中学就读。1918年,钟友仟中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在校期间,追求进步,加入了李大钊等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详细]
赵琴仙,1906年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市一个职员的家庭。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给一个嗜烟好, 的旧军官。赵琴仙在继父的冰冷脸色下过日子,心灵里埋下了要自强自立的种子。为了完成学业,她竭尽全力做好家务事,忍受着一切艰难困苦,勤奋地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当时,她看到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详细]
詹以贤,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新县箭厂河詹湾村一户农家。8岁时,被送进私塾念书。1923年,詹以贤以优异的成绩同吴焕先一起考入湖北县蚕业学校。当时,中国共产党诞生不久,新思想、新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在大别山传播开来,使幽静的大别山出现了一片希望的曙光,也使詹以贤的思想受到很大的震动。在与吴焕先的频繁...[详细]
张云峰,原名铭书,1900年8月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市松岗镇显纲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张权冲,靠在本村开设一间咸杂小店维持家庭生活。张云峰小时在家乡读私塾,好学上进,憎恶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他17岁左右到广西,在伯父的商店里当伙计,干了二三年之后,便返回家乡。 在家乡一时未找到工作,他便积极协...[详细]
张绪昌,乳名秋娃,1898年3月2日出生在陕西省渭南县清明山下的寺峪口村。父亲张生茂一生务农,为人正直忠厚。母亲理家有道,家境虽然不富裕,但还能维持温饱。张绪昌7岁那年,父亲送他到本村韦陀庙私塾读书六年,后一直在家务农。上小学时,他就成了小孩头。韦陀庙里几十个学生都跟着他成天练功,制作了不少木刀...[详细]
张九成,湖南省衡阳县龙鹤乡龙鹤村(今属衡南县)人,1893年10月28日出生在一家小有名气的书香门第。其祖父是个秀才,以教书为业;父亲是个医生,悬壶济世。生于文人家庭的张九成虽尚习文,但更喜练武,他从师乡间拳师,练就一身拳脚棍棒之术。加上他刚毅豪爽的性格,颇有些英雄出少年的架式。19岁那年,他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