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章,原名天宗,字惠如,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演丰镇昌城村人。1892年10月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父徐正佩是私塾先生,父亲长年在南洋出卖苦力,除了维持个人基本生活之外,根本无法接济家庭。家中兄弟姐妹6人,全家仅有水田一亩多,主要靠租种地主田地和开垦荒坡种植番薯维持生活。徐成章少时在府城...[详细]
许邦鸿,原名许邦燕,字及天,1899年9月出生于海南乐会县第二区南堀乡(今琼海市中原镇)排塘村的一个贫农家庭。父亲许镇梁和母亲李氏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许邦鸿有弟妹5人,他排行老大。全家8口人挤在一间破陋的小瓦房里。家里贫困,只靠种田难于维持生活,他父亲还得常年挑鱼叫卖,挣点钱过日子。 ...[详细]
吴俊陞(1863—1928)字兴权,号子琴。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人。1861年(咸丰十一年),因家乡发生饥荒,其父吴玉流落关外,定居奉天昌图府兴隆沟。他17岁入辽源清军捕盗营当伙夫、马夫,20岁编入清军骑兵,因打仗英勇,得盛京将军增祺、赵尔巽器重。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在海城、通化一...[详细]
伍玑(1864~1928) 字琢初,号卓周,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武进人,居住区境内前北岸。出生官宦家庭。壮年时期随父绍庆在湖北治理水患,后被保荐为知县、知府等,又承修京汉铁路南段工程,创办汉口 局等。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调江苏负责江淮水灾赈务。民国5年(1916年)退隐回常...[详细]
王寅生(1905—1928)字宾卿。阳谷县安乐镇南街人。革命烈士。1923年考入聊城省立第二中学。1925年10月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受党组织派遣回山东开辟工作,策应国民革命军北伐。1927年初,返回黄埔军校,适逢北伐军攻克武汉,即被派到武汉革命政府工...[详细]
王旭鹏(1907—1928)平原县腰站镇徐庄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建立了平原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小屯党支部,并出席山东农运扩大会议。曾任“鲁北-行动委员会”委员、鲁北县委委员、鲁北特支负责人。在鲁北一带发展农民组织,领导农-动。1928年病逝。1956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详细]
王绰余,原名春魁,又名德裕。乐会县党政军组织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1899年2月12日出生于海南乐会县(今属琼海市)西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王传一,字贯卿,平素务农,农闲时兼作道士。母亲莫氏是个勤劳俭朴的农妇。兄弟二人,兄长德瀚比他大12岁参王家早年家境颇为宽裕,但王绰余出生那年父亲病...[详细]
田裕旸(1899—1928)又名寅东。诸城县(今诸城市)芝灵乡大花林村人。1922年考入武汉高等师范大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奉命回山东工作,任中共青州地执委宣传部长。1928年组建“贫民会”,发动群众抢坡抗租,准备秋收-。同年10月被捕入狱。11月在诸城英勇就义。 ...[详细]
弗朗茨·舒伯特,1797年1月31日出生于维也纳,奥地利作曲家、音乐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舒伯特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少年时即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 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100...[详细]
沙文求(1904~1928) 又名仲己、端己,化名史永,宁波鄞县大咸乡沙村(今属塘溪乡)人,沙孟海弟。少时就读沙村小学,1917年秋由兄资助,进宁波效实中学,喜文史,好拳术。沙文求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广州起义后牺牲的著名烈士,牺牲时年仅24岁。 沙文求个性刚强,尚义好勇,爱读经史兵书。...[详细]
莫永贞(1877—1928),1903年乡试中举,后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授法科进士。为中国同盟会早期会员。1912年,被推为浙江省临时议会议长。 1912年8月25日,同盟会联合其他四个政团组成国民党,孙中山在湖广会馆主持国民党成立大会,莫永贞出席并与阎锡山、...[详细]
刘裔祺,海南琼东县(今琼海市)砚田村人,1905年1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刘传藩,为人忠厚。母亲黎氏是勤劳善良的农妇。刘裔祺是个独生儿,少年时随其堂叔父刘栖山在振文(今里文)高等小学读书,精读了很多诗词赋曲,备受叔父称赞。1920年春,杨善集被聘到振文高小任教,积极地向学生进行反帝反封建和...[详细]
刘鸣銮(1902—1928)沂南县门家庵子村人。1925年在上海大学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时,参加由学生兵组成的中央独立师作战,立大功1次。大革命失败后回家乡组织民团武装,在抵御匪患斗争中牺牲。 ...[详细]
李茂文(1898~1928年) 三亚市藤桥镇岭头坡村人,1898年11月26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里,同胞兄弟3人,胞兄李茂秀,胞弟李茂松,李茂文排行第二,3人同时参加革命,后来同时被敌人杀害。茂文1922年考入崖城县立一高小学就读,在崖城读书期间,阅读了许多革命刊物,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2年...[详细]
黎竞民,原名黎光基,字清波,海南琼东县(今琼海市)枫树坡黎村人,1901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亲黎彦福,素务农耕,为人忠厚老实;母亲王氏是个勤劳俭朴的农妇。父母生有光基、光模、光棠、光集四兄弟。黎竞民少年伶俐聪明,深得父母的宠爱,被送到姥姥村中的龙阁高等小学读书,1917年秋又以优异的成绩考...[详细]
李华炤(1902—1928) 南蓢岐山村(李屋边)人。民国5年(1916)在香港做工。1924年在广州农-动讲习所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农-动特派员,为中山县农民协会执委和农民自卫军负责人,同年冬任中共中山县支部书记。1926年中共中山县委成立,为首任书记并兼中...[详细]
李春荣 (1906—1928)字华堂,化名赵秋华。益都县(今青州市) 十字村人。1923年考入青州山东省立第十中学。 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2月,接受省委指示去青岛。3月,当选为大康纱厂工会负责人。因警察秘密逮捕3名工会干部, 激起工人愤慨,青岛党组织召...[详细]
姜占甲(1889—1928)高唐县姜庄人。幼年随母逃荒到夏津、平原一带。民国初年,为除暴安良,救危扶弱,在家乡成立“红门”,被扶为“坛师”,入坛群众达千余人。1927年秋,接受共产党的建议,将“红门”改为“红团”,由共产党员金谷兰任团长,他任副团长。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高唐城北开展“打虎除霸...[详细]
胡伯虎,原名正寅,字礼三。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龙塘镇玉湖村人。1897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亲胡日清除种田外,农闲时兼作木工;母亲吴氏,是个勤劳贤惠的农家妇女。胡伯虎幼年时在村里的私塾读书,1920年升入琼山县立中学(今海口市琼山中学)。 1922年冬,胡伯虎开始参加革命活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