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2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2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牛伯超 [公元1893年-1927年]

  • 牛伯超(1893一1927年),河南省偃师县人。年轻时就读于开封法政学堂。民国16年(1927年),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占领河南,牛伯超因才学双全得到冯的赏识。问其志愿,答曰:“宁赴边疆,以报黎民。”冯壮其志,便委派他到甘肃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任知县。 狄道县偏僻穷困,十年九旱,人民生活苦不...[详细]

莫品佳 [公元1901年-1927年]

  • 莫品佳(1901—1927)字精良,扶南县全安乡龙头街(今龙头乡龙头街)人。祖辈以裁缝为业,家境贫寒。其父于民国初年在邕设店行商。品佳高小毕业后至邕,与其兄弟缝衣度日,后经友人介绍,入广西印务局当检字工人。不久,任广西民国日报社捡排工领班。 1925年3月, 南宁市印刷工人第一次组织工会,莫...[详细]

毛稼荪 [公元1895年-1927年]

  • 毛稼荪(1895—1927),永福县锦桥里人。广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辛亥革命后,在刘震寰部任过陆军上尉副官。民国十年参加了广州东江之战。此后在永福县铸群小学教书。 民国十四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筹组中国国民党永福县党部执行委员会,被选为第一届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长,不久主持县执委工作。此时他...[详细]

吕善修 [公元1901年-1927年]

  • 吕善修(1901—1927),原名信良,又名贤朱。吉大二里(今木圭乡)基围村人。因家境贫困,青年时代在江口、梧州做过泥水工、捡药工、裁缝工。后进入梧州平民夜校学习文化,得到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运动期间梧州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吕善修积极投身运动,先后被选为药材...[详细]

卢世芹 [公元1902年-1927年]

  • 卢世芹(1902-1927) ,又名江良。大塘乡苏烟村人。1923年考入鬰林县私立晴川中学学习。 1926年夏,世芹中学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困难,不能继续升学,受聘于鬰林县商会。由于国共合作,积极推行孙中山提倡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国民党鬰林县党部成立了农民部。世芹在反帝反封建思...[详细]

陆炳堂 [公元1891年-1927年]

  • 陆炳堂(1891~1927),又名陆玑章。壮族。祥周乡仑圩村(原属奉议县)人。少年时读过私塾,后到仑圩日新高级小学就读。1912年考入广西省立第五中学,毕业后被田南道尹雷殷派为视学委员,曾到东兰、凤山等县视察。返回百色后,到奉议县任科房总务 (相当于县府秘书) ,后到恩隆县任盐厘局局长,半年后又...[详细]

李裕智 [公元1901年-1927年]

  • 李裕智(1901~1927年) 蒙古族。原名陶克陶乎。内蒙古土默特旗河口南双墙子村(今属托克托县)人。幼时读私塾。民国10年(1921年)入归绥(今呼和浩特)中学读书,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组织学生宣传“五· 四”精神,-,申张爱国正气,成为“归中 事件”领导者。民国...[详细]

刘显世 [公元1870年-1927年]

  • 刘显世,贵州兴义人,字如周,亦作如舟,别号经硕,1870年生于贵州兴义,为刘官礼之子,刘显潜之兄,历任贵州省长、川滇黔三省护国联军副总司令。 刘显世早年曾参加镇压广西会党起义。辛亥革命后,曾一度赞成共和,但随即拥戴袁世凯称帝,1916年,在王文华、王伯群的劝导下,通电全国,参与护国运动,讨袁...[详细]

刘毓盘 [公元1867年-1927年]

  • 刘毓盘(1867—1927),字子庚,号掓禽。履芬子。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拔贡,授云阳知县。早年词作《濯绛宦词》木刻本于光绪二十七年问世。民国初,执教于浙江第一师范。1919年秋,任北京大学文学院国文系教授,主讲词史、词曲学、中国诗文名著选等课。1922年秋,编定《词史》一书,共11章9万...[详细]

刘光烈 [公元1901年-1927年]

  • 刘光烈 (1901-1927) 湖北省黄陂县人。1919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中学部,在恽代英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1924年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随叶挺独立团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随贺龙领导的部队参加南昌起义。后任黄安县农民自卫军参谋,协助潘忠汝、吴光浩等组织和指挥黄麻起义。...[详细]

刘策奇 [公元1895年-1927年]

  • 刘策奇(1895~1927),又名小珍,笔名啸真,象州南街人,象县最早的共产党员和青年运动、农-动的先导者。 1917年毕业于柳州中学,后考入南宁国语讲习班。1924年起,在象县第一小学任教。期间,刘策奇耳闻目睹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北洋军阀政府-求荣的现实,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学生、工人举行反...[详细]

李肯堂 [公元1874年-1927年]

  • 李肯堂(1874~1927年),字可亭,河南省洛阳县人。清末秀才。戊戌变法时,曾致书康有为支持变法;武昌起义爆发后,响应辛亥革命参加了张钫领导的东征军。 袁世凯0辛亥革命果实后,李肯堂认为:“欲社会治非施以切合世界潮流之新型教育,别无其他良策。”于是,自筹经费,创建新型高级小学,自任校长,教...[详细]

李更生 [公元1883年-1927年]

  • 李更生 (1883-1927年)近代爱国教育家。名荃,清江浦人。辛亥民军围攻淮阴城,他于城内“首倡反正议”,淮阴因得以和平光复。历掌县教育并立六师学监,长省立第八中学(在扬州)、第九中学(在今淮安区),主事六师附小(在淮阴,今清浦区),皆殚精竭虑,以爱国民主思想陶冶学子。他矢志教育改革,为...[详细]

李洞章 [公元1903年-1927年,革命烈士]

  • 李洞章(1903~1927) 名彦安,字明宇,化名李乃,小河人,出生官宦家庭,父母早亡,靠继母抚养成人。 1922年,到汉阳晴川中学读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派到法国学习,后又到新加坡、马来西亚从事革命活动。回国后,党组织派他回孝感小河一带创建党的组织,先后秘密发展张伟松、张金川、刘...[详细]

梁六度 [公元1884年-1927年]

  • 梁六度(1884—1927)原名梁堉,新宁州砥柱团那隆村(今渠黎镇那隆村)人。父梁焕光,兄梁培。 清末庠生,考入广西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后,当选为广西省参议员。曾留学日本法政大学。归国后,任广东钦廉道尹秘书、粤赣湘边防督办署秘书,颇受当局器重。1914年,出任武宣县知事,后晋升为广西实业厅厅长...[详细]

梁蔼生 [公元1892年-1927年]

  • 梁蔼生(1892~1927),字乃福,新荣乡新荣村人,旧制郁林五属中学毕业。先后任北流县立高等小学教员、北流新圩四里高等小学校长和北流县立中学、陆川县立中学教员。1925年,与本县人蒋萍石到梧州宣传员养成所学习,次年6月回县。7月成立北流县宣传员养成所,担任所长兼政治教员。 1927年3月初,北...[详细]

梁砥 [公元1907年-1927年]

  • 梁砥(1907~1927),原名梁朝祚,号项羽,壮族,雁江镇红良村人。 1922年,梁砥就读于成德小学(今雁江小学),当时学校校长和一些教师,经常体罚学生,梁砥对此非常反感,在班内发动同学起来反对,轰动了学校。1923年,梁砥转入明诚小学校(今那朗小学)读书。一次,学校举行作文比赛,他写的作...[详细]

雷沛涛 [公元1897年-1927年]

  • 雷沛涛(1897~1927),中国共产党党员,辖区津头村人。1914年毕业于南宁府中学堂,1919年在湖南省雅礼大学毕业后回母校(已改名为广西省立第一中学)执教。“五四”运动期间与陈勉恕(后为中共党员)发动青年教师和学生进行各项进步活动,遭到学校内外旧派人物多方刁难,不得已离校,应陈勉恕之邀赴贵...[详细]

姜天巢 [公元1901年-1927年]

  • 姜天巢(1901—1927),又名东白,字慧根,江山人。1920年,考入北京民国大学文学院,深受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反帝-影响,投身新文化运动,被选为学生自治会干事,并联络在京江山籍同学毛常、朱曜西、毛子水等组织求是学社,研讨救国救民真理,后受李大钊等共产党人指导,研读马克思著作。1925年,在北...[详细]

蒋赤魂 [公元1903年-1927年]

  • 蒋赤魂(1903.4.21—1927.10.22) ,字蒋霁,德里村人,从小就有远大的政治理想,读书用功,学习成绩很好,1921年2月考入县立高等小学校,只读了一年半,就考入全(州) 县中学初中部。一个学期后,他与在该校读书的同乡蒋澄一起转学到桂林广西省立第三中学,该校时任校长是进步人士李任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