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2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2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朱友富 [公元1905年-1927年]

  • 朱友富 (1905~1927) 朱友富,化名龙公远,长沙县大贤都黄塘冲(今属北山乡)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生。13岁到长沙从师习木工,出师后随任树德、杨福涛等在长沙做木工。1921年秋经任树德介绍,他到船山学社修理书架时和毛泽东相识,在毛泽东的启迪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192...[详细]

祝炎 [公元1903年-1927年,德兴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

  • 祝炎(公元1903—1927年),字炎炽,号南垣,德兴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弋横暴 动领导人之一,龙头山乡暖水村人。 祝炎7岁入私塾读书,后考入德兴县立高等小学。小学毕业后,考入饶州芝阳师范。1925年初,祝炎在赵醒侬、方志敏影响下接受马克思主义。同年6月,经方志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详细]

诸老大 [公元1865年-1927年]

  • 诸老大(1865—1927),名光潮,小名景川,原籍绍兴,兄弟三人,排行居二,因身材魁伟,人称“老大”。湖州诸老大粽子店创始人,有“湖州粽子大王”之称。幼年家贫,清光绪四年(1878)进湖州震远同茶食铺当学徒,3年满师,精通各色糕饼茶食制作技艺。十一年染上抽 恶习,耗尽平生积蓄,陷于困境。十六年...[详细]

朱兰 [公元1867年-1927年]

  • 朱兰(1867—1927),字小东,富阳春茗里(今富阳镇)人。祖、父均业医。兰幼承家学,随父习医,10岁即识中草药百余种。及长,擅长中医外科,有声于时。 清光绪十四年(1888),杭州某道台之子颈后生疽,水米不进。延杭城名医潘新字、马尚功诊治,潘、马皆谓“落头疽”,非开刀不可。道台出身行伍,...[详细]

周逢乙 [公元1865年-1927年]

  • 周逢乙(1865—1927),字藜青,江山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从木匠周望雄习艺,尽得其传。擅长营造房屋。制作家具、农具,兼修水碓、油车。所制谷扇、水车,用料节省,使用轻巧,而设计建造祠庙、厅堂等大型建筑物,同行莫及。 光绪末年,江山县凤林乡周祠筹建文昌阁。董事遍请远近木匠数十人,...[详细]

钟世镛 [公元1907年-1927年]

  • 钟世镛(1907-1927) 1907年生于厦门,早年就读于厦门中华学校,1924年参加革命活动。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学生中掀起从军热潮,钟世镛离校参加学生军训练,考入黄埔军校,编入北伐军炮兵团,1926年10月参加北伐军攻打南昌城的战斗。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决定举行武装起...[详细]

郑晴山 [公元1894年-1927年]

  • 郑晴山(1894~1927),原名之拭,曾用名平山、静山,象州南街人。民国初在县立高等小学毕业,后到柳州中学就读。1924年起在象县第一小学任教。1926年春,考入广西省农-动讲习所第一期,同年11月毕业,省农民部委为特派员,任北流县农-动讲习所军事主任兼教员。 郑晴山为培训农-动骨干,除负...[详细]

郑国枢 [公元1890年-1927年]

  • 郑国枢(1890~1927),字瑞阶,号步公,乳名大水,毕业于梧州四府师范学校。 1917年间,广西军阀陆荣廷任两广巡阅使时,委派了很多广西人到广东任职,郑瑞阶任广东省台、恩、平、赤四县禁烟督察局督办。1918年新 影响到平南,他回到六凤村主办一所新学堂,改革旧学制。 1922年夏,广东...[详细]

张新锦 [公元1899年-1927年]

  • 张新锦(1899—1927),又名金钱、有金,浦江礼张和祥山村人。出身农民家庭。1916年,考入金华浙江省立第七师范。五四运动爆发,领导浙江省立第七师范、省立第七中学同学--,声援北京青年学生爱国正义斗争。又积极组织金华抗日救国会,创办刊物《童灯》,宣传-,影响遍及旧金华府属各县。1920年夏,...[详细]

张威 [公元1904年-1927年]

  • 张威(1904~1927),原名张显达,平南县思旺镇人。 张威自幼读书,1924年考入梧州市培正中学。在中学期间,他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加入学校的学生组织“促进会”,并参加梧州市的学潮活动。因此,未毕业就被学校当局开除学籍(当时培正中学是外国人办的) 。张威就和进步同学往广州。1925年6月...[详细]

张士林 [公元1856年-1927年]

  •  张士林(1856~1927),平定官沟村(今属阳泉市郊区)人。自幼涉猎商海,在重振复兴家业中,深感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因此在家中办了两所私塾。废科举、兴新学后,顺应时代朝流,把两所家塾合并为一所小学,名“养正小学”,仍负担一切办学经费。宣统元年(1909)养正小学在全县会考中名列第二。民...[详细]

张其锃 [公元1877年-1927年]

  • 张其锃(1877—1927),字子武,号无竞,临桂县苏桥乡(今永福县苏桥乡)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以知县分发湖南,任过永州厘金局局长,零陵、芷江知县,南五军统领,湖南军事厅厅长。 民国三年,张被选为约法会议议员,经李经羲推荐,袁世凯拟授张为广东巡按史,约法会议提出封爵,张对此不满...[详细]

张南一 [公元1878年-1927年]

  • 张南一 (1878-1927) 又名香奎,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柳林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常乔装成打鼓说书的艺人,到各村宣传革命思想。党的八七会议后,担任七里区防务会宣传股长,参加黄麻起义。1927年冬,在敌人包围柳林河村并准备开枪扫射群众的紧急关头,挺身而出,挽救了群众。凶残的敌...[详细]

张钧衡 [公元1872年-1927年,著名文物收藏家]

  • 张钧衡(1871年-1927年),名钧衡,字石铭,又称适园主人,浙江省湖州南浔人,系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举人,酷爱收藏古籍、金石碑刻和奇石,为南浔清末民初四大藏书家之一。 张石铭是南浔“四象”(头等巨富)之一张颂贤之长孙,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堂兄,居住东大街祖宅尊德堂,继承的祖业包括丝绸、...[详细]

詹大悲 [公元1888年-1927年]

  • 詹大悲(1888-1927)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原名培瀚,别名瀚,字质存。湖北蕲春人。早年考入黄州府中学。1908年到武汉,任《商务日报》总主笔,宣传革命。1911年与蒋翊武等在武昌组织文学社,被推为文书部部长,章程皆出其手。编《大江报》,因撰时评《大乱者救中国之药石也》而被捕入狱。武昌起...[详细]

俞诰庆 [公元1879年-1927年]

  • 俞诰庆 (1879~1927) 俞诰庆,字敕华,善化县人,清光绪五年(1879)生。成年后考取举人,二十八年,被派留学日本,人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班。毕业后于同年10月回国,任湖南师范馆监督。三十一年,任长善学务处总督。他思想守旧,到任后以“整顿学风”为名,开除进步学生,禁止学生-结社,甚至...[详细]

游曦 [公元1908年-1927年,革命烈士]

  • 游曦,原名游传玉,1908年3月26日生于四川省巴县嘉陵江畔大阳沟,在母亲吴氏抚育下度过了艰辛的童年,1922年考入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简称重庆女二师)学习。 游传玉在学校里,经常听到共产党员肖楚女老师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国家主义的演讲,并且大量阅读了肖楚女在《新蜀报》上发表鞭挞军阀和...[详细]

易挽澜 [公元1899年-1927年]

  • 易挽澜(1899—1927)愿名恩波,字少海,壮族,海渊镇正街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在左江从事革命活动的领导人之一。 少海出生于一个普通的书香家庭。1914年,在思乐县立高等小学毕业后,任西杨 (今板棍) 初级小学教师。1915年考入广西省立第三师范。1917年毕业后任思乐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教师...[详细]

杨嗣震 [公元1895年-1927年]

  • 杨嗣震,幼名宜鹏,学名三阳,曾用名志白,原籍江西省九江,1895年农历二月初六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孔垄镇。他的父亲杨学益随祖父经商,在黄梅县孔垄镇开了一间“杨茂盛”杂货店。母亲张氏生育7个儿女,杨嗣震排行第二。青少年时期,在家乡读书的杨嗣震随家人笃信基督教。1908年,考入江西九江同文书院(今九江...[详细]

杨杰 [公元1862年-1927年]

  • 杨杰(1862—1927)字伯驹,又名应减,永康州思同村(今中东乡思同村)人,壮族。 随父迁居百色。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应广西乡试,中丙申科第三名举人。赴京参加会试不酬,仅得大挑举人衔。历任云南省禄劝、富宁县知事。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丁忧,辞官回家守制。宣统年间(1909—1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