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2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2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李象贤 [公元1865年-1927年]

  • 李象贤(1865年—1927年),字继白,亦署继伯,县城李家新庄人。幼聪慧,勤于学,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参加“公车-”。曾任甘肃阶州教谕及甘肃优级师范学堂教授、兰州府学教授。返乡后从事地方公益事业,担任农会会长,秉性耿直,有扶困济贫之誉。工书法,楷、行草俱佳,曾擅名一时。 同年...[详细]

刘宇堂 [公元1901年-1927年]

  • 刘宇堂(1901~1927)霍邱朱港乡松林村人。早年毕业于安徽法政学校。民国17 年(1923 年)参加反曹锟贿选斗争。民国15 年春,参与组建国民党安徽省党部。北伐中任皖军第三路军司令、国民革命军暂编第六军独立第二旅旅长。后被暂编第六军军长石德纯杀害于河口集。 同年(公元1901年)出...[详细]

刘惊涛 [公元1903年-1927年]

  • 刘惊涛(1903—1927),原名敬陶,号顺卿,黄陂桥桐古塘人。民国11年(1922)就读于长沙广雅中学,参加爱国-,广交进步人士,探寻中国革命道路。民国14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初,任湖南省农民协会特派员,于宝庆组织发动农-动,活动于黑田铺一带。以资东书院为活动中心,向店员、手工业者、农民、...[详细]

刘冠雄 [公元1858年-1927年,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

  • 刘冠雄(1858~1927年),字敦诚,号子英、资颖,闽县(今闽侯)人。清光绪元年(1875年)考入福建船政后学堂,学习驾驶。光绪十二年(1886年),派赴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学习。光绪十六年(1890年)回国,任北洋水师“靖远”舰帮带、大副。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午战争爆发。同年八月十...[详细]

李启汉 [公元1898年-1927年]

  • 李启汉(1898~1927年) 李启汉,乳名志生,又名森,字仙槎,湖南江华码头镇人。民国9年(1920年)夏来上海,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8月,参与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建及外国语学社的筹备工作。是年秋,李在小沙渡槟榔路锦绣里创办工人半日学校,在此基础上,12月成立工人游艺会,以多种形式团结...[详细]

李汉俊 [公元1890年-1927年]

  • 李汉俊(1890~1927),原名李书诗,字人杰,号汉俊,潜江(今园林办事处袁桥居委会)人。早年留学日本,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回国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上是与李大钊齐名的公认的两大功臣。1922年,回武汉后组织学生、工人开展革命活动。1927...[详细]

金瑞苗 [公元1897年-1927年]

  • 金瑞苗(1897—1927) 男,演员。浙江嵊县马塘村人。男班四大名丑之一。早年拜本村金荣水为师学艺,攻丑。他演任何角色,只要一出场,在台前一亮相,不唱不白不抬手不举足一动不动,一双明亮的眼睛向台下四周一扫,脸上有会动的肌肉作表情,就逗得观众哈哈大笑,被誉称“四不动一转,不笑不要钱”的名丑。他...[详细]

蒋先云 [公元1902年-1927年]

  • 蒋先云 (1902—1927) 蒋先云,男,1902年7月14日生于湖南省新田县大坪塘村一没落书香之家。父亲蒋继堃是清末秀才,为人忠厚正直;母亲肖玉秀,人称“大脚婆”,朴实勤劳,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性情开朗人缘好。蒋先云兄弟姐妹八人,先云排行最小,五个哥哥,两个姐姐。大哥先烈是孙中山先生...[详细]

胡启隆 [公元1908年-1927年]

  • 胡启隆,县在城厢(今上梅镇)井头镇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民国12年(1923),考入湘币厂附设职业学校金工科。不久,该校停办,转学到省立第一职业学校附设补习学校传习部织工科。民国14年,随新化旅省学生暑期社会服务团回县,分赴锡矿山等地宣传“五卅”惨案经过、帝国主义侵化罪行,推动了全县...[详细]

胡林根 [公元1909年-1927年,商务七烈士]

  • 胡林根(1909~1927)祁门县人。上海“商务七烈士”之一。6 岁丧母,随父就读于上海,后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所零件部当学徒。受革命思想熏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16 年(1927 年)3 月21 日,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总指挥部设在商务印书馆。胡林根被挑选为交通队员,为...[详细]

邹含英 [公元1876年-1927年]

  • 邹含英(1876~1927) 邹含英。字玉山。清流县城关人。清光绪二年(1876)出生于清流城关迎春坊(今进步街)。同盟会会员。清末以增贡入全闽法政学校,结业回乡后,创办自治研究所,旋任县视学,不遗余力振兴清流教育。他对农、工、商业及地方兴革之事也悉心计划,次第实行。清宣统三年(19...[详细]

郭垂芳 [公元1905年-1927年]

  • 郭垂芳,又名郭桂轩,湖南酃县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生。民国11年(1922),就读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在长沙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民国1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次年10月,共青团湖南区执委派其接替邹序龙继任共青团新化县特支书记。郭到职后,与王铭、周廷举等筹组国民党新化县党部,深入遵路团各...[详细]

郭伯和 [公元1890年-1927年,革命烈士]

  • 郭伯和(1890~1927年) 郭伯和,又名象豫,化名伯谦,四川南溪人。民国11年(1922年)郭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研读马列著作。与同学刘华等共同发起组织“平民世界学社”。不久,郭伯和被推选为上海大学学生会主席。民国1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4年2月,上海日商纱厂工人-,郭和杨之华等...[详细]

高远征 [公元1908年-1927年]

  • 高远征(1908—1927),原名高仰慰,盂县清城乡西沟村人。高远征自幼受父熏陶,酷爱学习,加之才智甚佳,入小学后学习成绩优异,倍受师长钟爱。在太原进山中学读书期间,他和裴丽生等青年学生,组织进步文学团体“石燃社”,宣传马列主义。从此,他取名远征。寄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自己任重道远。民国14年...[详细]

冯爱媛 [公元1905年-1927年]

  • 冯爱媛(1905~1927) 女,东路镇美德村人。出生一个私塾先生家庭,从小得到较好教育。1924年考进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在杨善集、王文明等革命宣传影响下,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革命活动,走上街头,发表演说,高唱革命歌曲,宣传教育群众。1926年3月,六师成立了共产党、共青团支部,她被吸收加入了...[详细]

冯煦 [清][公元1843年-1927年]

  • 冯煦(1843~1927),字萝华,一字梦华;号蒿史,亦号蒿盦,晚号蒿叟,辛亥后称蒿隐公。江苏镇江府金坛县(一作丹徒)人。侨居宝应。清光绪十二年(1886)丙戌科赵以炯榜进士第三人。 冯煦幼年丧父,当时,他年仅14岁。父亲去世后,冯煦定居江苏宝应外公家,跟从成心巢先生求学。他学习努力,以词赋...[详细]

董振 [公元1903年-1927年]

  • 董振 又名连生(1903—1927),字兴国,邓城人。9岁时入本村宁国寺和私塾读书。1914年,随叔父董曦辔到鸿文书院就读。1925年6月上海“五卅”惨案消息传到襄樊,董积极投入反帝-,成立了“五卅后援会”募捐,支持上海工人运动,不久,他同董曦辔、马游等进步师生发起了轰动全省的反教会运动,-...[详细]

戴器吉 [公元1901年-1927年]

  • 戴器吉(1901~1927年) 戴器吉(戴起甲、戴起家),又名戴三。江苏阜宁人。民国13年进内外棉五厂粗纱车间做工。是年冬加入沪西工友俱乐部。次年投入二月-。2月17日,在--与 搏斗时,和邓中夏、孙良惠等被敌人逮捕,经营救出狱后参加内外棉纱厂工会工作。不久参加中国共产党。8月,被推选为...[详细]

陈延年 [公元1898年-1927年,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治活动家]

  • 陈延年(1898~1927),怀宁县人(今安庆大南门培德巷东口),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治活动家,陈独秀同志的长子。 陈延年幼年就读于安庆尚志小学,肄业于安庆全皖中学。民国4 年(1915 年)随父至上海,考入上海震旦大学。民国8 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民国11 年夏加入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社会主义...[详细]

陈骏 [公元1905年-1927年]

  • 陈骏(1905—1927),字逸尘,陈家寺村(在铁龙乡)人。父亡后移居宜山镇,就读于宜山小学,后考入省立第十中学。民国14年(1925)毕业后,入上海大夏大学预科学习,后转入数理系。16年2月,国民革命军进入杭州,上海震动。上海-司令李宝章秉承孙传芳旨意,加紧镇压。19日工人举行总-,-队伍遭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