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闇公,本名尚述,号闇公,又名琨,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二月十八日(1898年3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县双江镇(民国时由遂宁县划归新建的潼南县)。杨闇公的父亲杨淮清娴熟经史,富于爱国思想。闇公的大哥杨剑秋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在日本期间即投身革命参加了同盟会。二哥杨衡石亦受进步思想影响去成都进了...[详细]
许侠夫(1901~1927) 原名许声鹏,字秀南,东阁镇玉山村人。幼年聪明,8岁被送进私塾读书,学习成绩很好,二次跳级,13岁在东阁墟读小学毕业。 1921年,被长兄许声鸿带到马来亚谋生,白天为资本家做工,夜间到夜校读书,1923年他离开马来亚回国。在朋友的帮助下,进入南京暨南学校...[详细]
徐文思(1901~1927年),沈巷乡李家埭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幼年丧父,家境贫苦,18岁时经人介绍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石印部当学徒。为人诚实敦厚,工作踏实,学徒期满后就成为技术熟练的师傅。民国10年(1921年)商务印书馆在党的领导下,组织秘密工会,徐文思发动石印部徒工参加,还带领大家...[详细]
徐健(1892~1927) 号为雄,闽侯县琼水徐厝村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废科举,兴学校,他考进公立福建体育学校。时值辛亥革命,他踊跃参加夺取设在福州于山的满清政府炮台。体校毕业后任福建学院附中教员,深受校长黄翼云器重,被选派南京大学专科学习。两年后回原校任教。当时校长堂弟黄展云是省...[详细]
徐勖(1906—1927年) 徐勖,原名润原,字树人,又字勉之,莲盛乡田山庄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革命烈士。2岁丧母,4岁丧父,家境清贫,赖祖母与继母抚养。8岁就读于本村务本小学,继入城厢读高小,毕业后考入苏州工专,学土木工程。民国13年(1924年)进上海东亚同文...[详细]
谢伯俞(1905—1927),字耀权,化名汤铭,黑田铺人。民国9年(1920)入长沙岳云中学就读,结识杨开慧、’毛泽东,接触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进步学生活动,被选为学生联合会委员。民国13年7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任校刊部主任,受李大钊教授器重。同年下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3月中旬,李大钊组织...[详细]
王再生(1903~1927),原名王继香,后改名王湘、王再生,曾化名李胸云、李复和、李庭汉,含山县人。 民国14 年(1925 年),正在南京钟英中学就读的王再生受革命的熏陶,乃与吕文远等在该校组建国民党区分部,团结一大批青年学生;组织进步群众团体“协进社”,出版发行《协进》期刊。“五卅”惨...[详细]
王廷甫(1902-1927) 又名献发,旌德人。1926年春,由梅大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皖南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旌德三都补习学校支部成员之一。同年7月,王廷甫被选为工人代表,入安徽省旅鄂党务干部训练班受训3个月。1927年春,王廷甫等共产党人返回旌德开展革命活动,任县农民自卫军-表。“四•一...[详细]
王金有(1905-1927),镇海县邬隘乡先锋村人.1925年底,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期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投入大革命运动,先后三次参加上海工人武装起义。1927年3月,在第三次武装起义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王金有幼年时父母亡故,由叔父母扶养长大。十六岁进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详细]
孙民臣(1899~1927年) 孙民臣,江苏淮阴人。民国10年(1921年)来沪进内外棉十四厂做工。民国13年夏参加沪西工人补习学校学习,接受革命启蒙教育,后参加工友俱乐部活动,在日商内外棉工厂传播革命道理,团结工友,颇得群众的信赖。次年,孙带领工友积极投入二月-...[详细]
苏鸿基(1898.9~1927.10),字桂联、子固。潭下镇苏家村人。 鸿基青少年时在桂林桂山中学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被选为桂林学生联合会桂 山中学干事,1921年参与发起组织桂林“新中国学社”。1924年至1925年在梧州、桂林从事 报纸工作。 1926...[详细]
史逸(1891~1927)字叔隐,号天山。原桐城县人(今属枞阳县安凤乡史家湾)。中共早期党员,广州起义参加者。 史逸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曾任知县。其兄恕卿为安徽著名民主人士。史逸少年时代先后就读于家塾和桐城中学,民国3 年(1914 年)留学日本,在千叶医科大学攻读药物学。民国7 年回国,在...[详细]
施丽清(1896~1927年) 施丽清,又名施二宝,江苏无锡人。幼年曾读过两年私塾,后为生活所迫,辍学在地主家当牧童。民国5年(1916年),在苏州其舅舅所开豆腐作坊做工。民国7年到上海谋生,进上海申新第一棉纺织厂细纱车间做加油工。民国10~13年,参加沪西周家桥...[详细]
史可轩(1890~1927) 原名世兴,哭名宗法,原籍兴平县大阜乡马堪村,1919年迁居三原。1907年参加山西太原新军。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时因揭露军中黑幕而被当局逮捕入狱。经保释出狱后,入太原陆军学校就读,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陆军学校学生被编成学生军,可轩任游击营长。1912年...[详细]
张太雷 ,1898年6月生,江苏武进人。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同年冬转入天津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法科学习。1919年五四-爆发,张太雷积极投身其中,成为天津地区-的骨干之一。他参加了北洋大学学生组织的演讲团,经常到天津市内和附近城镇乡村进行宣传活动,揭露反动政府出卖山东主权的罪行。在斗争中...[详细]
潘大道(1888-1927)字力山,开县临江镇人。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1月出生在镇郊一个务农兼营商业的家庭里。临江镇是开县的首场,商业繁盛,也是全县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地区。潘大道幼年勤学好问,16岁(注:清光绪二十八年、壬寅)考入县学,后被选拔保养到成都留东予备学校学习,学成回乡,20岁担任...[详细]
陆铁强 (1907—1927) 陆铁强,字心石,化名鲁德成、沈惠农,排衙镇人。1926年3月,经国民党江苏省党部负责人、共产党员侯绍裘介绍,偕本县俞甫才到广州参加第六届中央农-动讲习所学习,9月下旬,受中共-区委委派,和俞一起以特派员身份回崇工作。他...[详细]
龙诚(1863—1927),原名王九令,字凤琳,号孝禅,法名龙诚。灵丘沙涧村人。其父王珍,以农为生。兄弟四人,他为长。 王九令20岁时托贵佛之名出家觉山寺为僧。当时寺庙多年失修,王九令决心重新整修,宏扬其佛法。但县长穆长春不信善道,派人干涉,捉拿王九令入狱,严刑拷打,险些丧命,并将...[详细]
佘立亚(1897~1927年) 佘立亚,又名利亚,化名王炎夏,湖南长沙人。民国8年(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参加旅欧学生的-。民国11年6月,参加旅欧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成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党员。次年初,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夏,转为中共党员。 民国14...[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