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辉(1903~1927),字湛桃,祖籍江西清江县,民国初年,随父母迁来沅陵县城居住。 邓文辉目睹国家外受列强的欺凌,内受军阀的摧残,民穷财尽,国力日衰。常昂首疾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报效国家,义不容辞,我身可碎,报国之志不可夺也。” 民国13年(1924),邓加入国民党,日夜奔波...[详细]
邓生,男,1903年出生于现沙浦镇沙一村。1926年参加农军,曾参加攻打沙浦、金利地主民团的战斗。1927年12月17日,参加“沙浦反围剿”战斗,突围撤退后在沙浦渡船上被敌人逮捕。1927年12月,被敌人杀害于沙浦村村边,牺牲时24岁。1957年,高要县人民委员会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详细]
邓金旺,男,1907年出生于现沙浦镇桃溪村。1926年参加农军,曾参加攻打地主民团的战斗。1927年12月17日,参加“桃溪反围剿”战斗,突围撤退后因被人出卖,在桃溪山被敌人逮捕。1927年12月21日,在桃溪村边白沙营被敌人杀害,牺牲时20岁。1957年,高要县人民委员会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详细]
邓锦棠,男,1904年出生于现沙浦镇沙一村。1926年参加农军。曾参加攻打金利地主民团的战斗。1927年12月17日,参加“沙浦反围剿”战斗,突围撤退后在沙浦渡船上被捕。1927年12月,在沙浦黄布沙尾被敌人杀害,牺牲时23岁。1957年,高要县人民委员会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详细]
陈友,又名陈晚友,陈老虎友,男,1900年出生于现沙浦镇沙二村。他出身于贫苦家庭,青少年时期以卖鱼为生。1926年3月9日,沙浦村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成立(下称农会和农军),陈友当选为农军副队长。农军成立之后,陈友曾多次参加攻打地主民团的战斗。1926年8月14日,为了打击地主恶霸和国民党六区区...[详细]
陈兴寿,男,1899年出生于现沙浦镇沙二村。1926年参加农军,曾参加攻打沙浦、苏坑地主民团的战斗,1927年10月12日参加“广利暴-动”时当内应。由于攻打六区区署行动消息泄露,敌人预先把广利圩各街口的铁闸门都锁上,使农军无法冲入六区区署杀敌,在此紧急关头,陈兴寿勇敢地去打开铁闸门,不幸中弹壮...[详细]
陈进,又名陈启星,男,1875年出生于现沙浦镇沙四村,后迁居沙三新村。他出身于贫苦家庭,少年时期在乡耕田,替地主看管鱼塘,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1926年初,广东省农会西江办事处在肇庆宣告成立,推动了西江地区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特别是叶挺独立团支持农民运动,促进了当地农民运动迅猛发展。这时,中...[详细]
程东福,男,1883年出生于现沙浦镇桃二村。1926年参加农会,任农会财务委员,曾参加“广利暴-动”的战斗。1927年12月17日,在“桃溪反围剿”战斗中被敌人逮捕。1927年12月,在沙浦黄布沙沙头咀被敌人杀害,牺牲时44岁。1957年,高要县人民委员会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详细]
陈达三,名道五,号达三,1882年生于四川省铜梁县东郭乡岳阳村。7岁入私熟念书,18岁考中秀才。继后,又怀着一腔救国救民的热情考入四川陆军军官学堂习武,因学习优异,1906年被校方保送去河北保定军官学校深造。两年后他毕业回川,被四川总督赵尔丰任聘为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教官,1917年任督署上校参谋长...[详细]
邹序龙,字仁让,县永靖团锡溪村(今锡溪乡)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生。民国12年(1923),考入湖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民国14年五卅惨案后,参加长沙声援上海工人学生反帝--斗争,省会学校提前放假,旋与谭国辅、周廷举、陈树华等参加新化旅省学生暑期社会服务团回新化,分赴农村宣传五卅惨案经...[详细]
邹毓奇,字人澍,号今骏,县敦信团利村(今洋溪镇)寨边人。清光绪元年(1875)二月生。县学生员。光绪三十年,考取官费留日生,就读于东京弘文法政大学,与陈天华、曾继梧等人志同道合,密议国事。次年8月参加同盟会。自此,即积极进行活动,撰文宣传革命,以《二十世纪之支那》及《民报》等报刊为阵地,批判改良...[详细]
邹建武,字礼本,号学谦,又名觉吾、学悟,县敦信团利村(今洋溪镇)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生。民国8年(1919)考入长沙甲种工业学校。不久,因家贫辍学。次年进入湖南第一纱厂粗纱部当工人。同年11月,加入“劳工会”。民国10年3月,发起“反对纺纱厂商办”运动。民国11年2月与萧石月等秘密组织纱...[详细]
周 逸(1902~1927) 原名周德一,又名周庆昌。潭牛镇文郎君村人。幼年时,在家乡附近的广智学校读书。聪敏过人,每次考试,各科成绩都获得第一名。 1919年,周逸以全优成绩考进府城琼崖公学。进校不久,恰逢发生美国教徒0府城匹瑾女中学生事件。他义愤填膺,立即组织学生到美国教会...[详细]
赵世炎(1901—1927),字琴生,号国富,笔名施英、琴荪、列父、罗敬、乐生、识因、士炎、炎、言、乐等,重庆市酉阳自治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赵世炎,字琴生,号国富,笔名施英。1901年4月13日出生在四川酉阳县龙潭镇。 ...[详细]
赵尔巽(1844—1927年),字公镶,号次珊,又名次山,又号旡补,清末汉军正蓝旗人,祖籍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清代同治年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安徽、陕西各省按察使,又任甘肃、新疆、山西布政使,后任湖南巡抚、户部尚书、盛京将军、湖广总督、四川总督等职,宣统三年(1911年)任东三省总督。武...[详细]
赵炳麟(1876年~1927年)清末官员。名竺垣,号清空居士。1876年11月26日生于广西全州绍水乐家园。赵炳麟之父赵润生,《清史·循吏》记:“宦湘十年,凡四易任所,至案无留牒,必严查保甲以清良莠。每决一讼,必两造均服,始具结。下乡轻骑减从,夫马必自备,遇儒者殷殷教诲若子弟,豪强巨猾必严惩不少...[详细]
张佐臣(1906~1927年) 张佐臣,化名张鹏、张人杰,浙江平湖人。早年在上海日商大康纱厂做工。民国13年(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次年沪西日商纱厂二月大-时,张在沪东发动日商纱厂工人-支援。-声势浩大,得到社会各界声援,迫使日商接受谈判,签订协议。张是6名工...[详细]
张子珍(1905-1927年),别名张-,阜阳城人,幼年读私垫。民国10年(1921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14年(1925年)回阜阳开办“淮颍书局”,参与组建了中共阜阳小组,并担任小组长。民国15年(1926年),他受共产党组织派遣,考入黄埔军官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以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