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2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2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肖楚女 [公元1893年-1927年,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

  • 肖楚女,1893年出生于湖北汉阳。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创办重庆公学。1923年6月担任《新蜀报》主笔,该报每天刊出的政论或社论,绝大多数出自肖楚女的手笔。同时,他经常给《向导》、《中国青年》撰稿。他的文章,笔锋犀利,战斗性很强,矛头所向,不是“指责土酋...[详细]

吴振民 [公元1898年-1927年]

  • 吴振民,(1898-1927)浙江嵊县人.曾考取北洋军阀在绍兴招收的“浙江志愿军”,被派去充当萧(山)绍(兴)路段的“军工”筑路劳役。1924年,受浙江中国共产党组织选派赴广东,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2月,编入黄埔军校,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东征军攻克海丰后,...[详细]

吴牧郎 [公元1868年-1927年]

  • 吴牧郎(1868~1927),字芝馨,今古塘乡群山村人。清光绪初年肄业安化崇文书院,主讲陈景梅称其文“纵横奇宕,殊于同辈。”光绪三十四年(1908),吴以祠产于安化县城创办“族立吴氏观光高等小学”,为安化私立高等小学先声。不久,公推吴为安化县教育会会长。时值年荒,吴将安化县常平仓谷800担借给饥...[详细]

王志仁 [公元1904年-1927年]

  • 王志仁,又名王成名,号静斋,1904年出生在河南省新县陈店乡王湾村一封建地主家庭。七岁进入本村私塾读书。当他十七八岁时,开始阅读一些革命故事和诗文,这对他的思想启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决心要走出乡村,到大城市里去,见见世面,开开眼界。 1923年,王志仁怀着要到外面闯一闯的念头,来到武汉。...[详细]

王天培 [公元1888年-1927年,北伐名将]

  • 王天培,原名伦忠,进贵州陆军小学堂时始改名天培,号植之,侗族。一八八八年(清光绪十四年)农历戊子年腊月初四生于贵州省天柱县执营(今名“织云”)乡。父大瀛曾任清朝“绿营兵"都司,三十六岁解甲归里,娶妻立家室,生天培弟妹十五人,天培行四。 天培在少年时代进私塾读《四书》、《五经》,清末废科举...[详细]

汪寿华 [公元1901年-1927年]

  • 汪寿华(1901~1927),原名何纪元,字介尘,后改名何今亮,诸暨赵家泉畈人。1917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在校期间,受俄国十月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寻求救国救民道路,并参加了声援北京五四-的斗争。1920年初,趁回家乡机会,在亲友中宣传苏维埃革命,讲苏俄人民的幸福。6月,进上海外国...[详细]

王绍经 [公元1852年-1927年]

  • 王绍经(1852~1927),原名景生,字小鹤,高陂乡富岭村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在顺天府应乡试中式。次年录为候选知县,但久不见举,遂绝意仕途,转赴马来亚经商和从事教育。他热爱祖国,热心公益,积极动员当地侨胞回国兴办实业,以此与永定爱国侨领胡子春结为知交。后即受胡委托,在马来亚各埠创办华...[详细]

王克昌 [公元1898年-1927年]

  • 王克昌,鄜城镇北教场人。1898年生,毕业于陕西省立第一师范,任教于鄜县三民(民权、民主、民生)学校。民国十一年(1922)任校长职务。 民国十二年(1923),四仙乡火烧村村民给三民学校学生王建功送粮进县城,国民党县政府派 强拉送粮驮畜支差,引起学生不满,组织起来-拥堂,学生直奔县衙,翻桌...[详细]

王瀛 [公元1902年-1927年]

  • 王瀛(1902~1927),又名义昌,字海峰,神木城关人。其祖经商,至父辈家道渐衰。1923年春,王瀛靠舅父资助,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他品学兼优,为同学称道。课余与汪铭等组成见闻观摩会,切磋救国之道。同年秋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任山西省学生联合会主席。1924年转为共产党员,历任中共太原地委宣传...[详细]

苏友昌 [公元1867年-1927年]

  • 苏友昌(1867~1927),小名阿三,湖坑乡南溪村人,生于贫苦农家,自幼心灵手巧,喜爱雕塑,稍长,技艺益精,能在衣袖内塑出正与闲谈的对方的头像,维妙维肖。 光绪十二年(1886年),开始在漳州城开雕塑店,主要雕塑-像。十四年(1888年)某日,他偶然得与漳州知府联兴打了个照面,不久就给知府...[详细]

石谦 [公元1883年-1927年]

  • 石谦(1883~1927)字益斋。陕西白水人。14岁因家贫出走,与李石拴、屈俊亭、石发发等十多名“刀客”结为义友。一次在与匪首安船船的搏斗中,被安的同伙砍伤右腿,故人称“石拐子”。他表示:“不除安(船船)贼,誓不为人。”不久,即设计由义友李石拴将安击毙,为民众除了一害。 辛亥革命爆发后,石与...[详细]

阮积山 [公元1859年-1927年]

  • 阮积山(1859~1927年),字学文,又名金锥,清咸丰九年(1859年)生,泉州画师阮孙龙之子。自幼在父亲的熏陶下勤学苦练,画艺精湛,23岁继承父业,人称阮积山画室。当时照相技术已经流传,大幅的西洋油画像、炭画像也日渐增多,而“对面画”(当面写生)工本费较高,业务日少,阮积山乃致力宗教神像和古...[详细]

荣耀先 [公元1895年-1927年]

  • 荣耀先(1895~1927年),字辉庭,号一介,蒙名谦登若宪,1895年农历腊月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的蒙古族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他跟随父母种田和放牧,养成了勤劳朴素的习惯。父母对他非常喜爱,节衣缩食送他进本村私塾念书,期望学有所成,光耀门庭。1911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归化城(今呼...[详细]

漆昌元 [公元1904年-1927年]

  • “一代英雄业,山河留旧痕。浩气长虹影,凌烟汗马魂。常忆塞外曲,几度泪占襟。淋漓何处觅,千古碧涛奔。”这是一首为悼念漆昌元烈士而作的五言律诗。 漆昌元(1904——1927),小名辰保,别名时杰、善长。1904年8月出生于蒲圻县上寺团山里漆家。1920年,在马克思主义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下...[详细]

潘忠汝 [公元1906年-1927年]

  • 潘忠汝是黄麻起义领导人。1906年生,湖北黄陂人。自幼喜习武术。1924年考入由董必武、陈潭秋等在武昌创办的武汉中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参加进步-。他在一首立志革命、改造社会的自勉诗中写道:“尧天舜日事经过,世态崎岖要整磨。不肯昏庸同草木,愿输血汗改山河。” 1926年进入武汉中央军...[详细]

麻植 [公元1905年-1927年]

  • 麻植,1905年4月5日生于浙江省青田县浮弋乡一个普通劳动者家庭。中学毕业后,赴上海求学。大革命风起云涌时,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冬,麻植受中共-党组织选派,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此时,周恩来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并代表中共广东区委直接领导在黄埔军校的中共党组织,发动党团...[详细]

麻振武 [公元1893年-1927年]

  • 麻振武(1893~1927)字蔚文,亦作允文,绰号麻老九。陕西商州人。幼随祖父、父亲逃荒,落户于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孝义镇赵家崖。十七八岁时与陈家滩王英亭(老八)等结为异姓兄弟,麻排行第九,人称“麻老九”。清宣统三年,麻闻听九月初一(1911年10月22日)西安辛亥革命爆发,即在家乡孝义、陈家...[详细]

马文贤 [公元1845年-1927年]

  • 马文贤 (1845--1927),洵阳县小棕溪桑元村龙门人。18岁时在湖北宜昌从汪姓医生学医。25岁出师,随师实习两年后返回洵阳家乡,开设“万顺兴”诊所,单独行医。为提高医术,又访交远近名医,共探医理。研读《脉学》、《难经》、《易经》、《内经》等医学古籍。医术渐高,尤擅长治疗温病。宣统三年(...[详细]

吕南仲 [公元1882年-1927年]

  • 吕南仲(1882~1927)名律,字南仲。浙江绍兴人。清末附生。早年到陕西,曾任省财政厅股长,临潼、渭南、华县、华阴等县厘金局局长。酷爱秦腔,1919年就成为陕西易俗社社员,并任兼评议(即社务委员)。1923年1月被选为社长,后又任评议长,分管营业部工作。 吕在易俗社任的9年中,创作了以南...[详细]

卢天放 [公元1899年-1927年]

  • 卢天放(1899~1927),字惟掌,原名金吾,化名安邦,今桂花乡珠璜村人。民国9年(1920)考入北京大学。半年后去苏联考察学习。民国11年2月在长沙由毛泽东、夏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由党派遣回安化开展革命活动。利用教师和县议员的身份,在知识分子中秘密发展党员。并把名字金吾改为天放,意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