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如孝(约1825-1864),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太平天国著名将领、顾王。自幼家贫,好学自励,通文墨,为人有智计。壮年,即外出谋生,在广州替十三行商人作会计,其时一些富家子弟颇轻视他,遂入广西经商。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领导金田起义,吴如孝即投身义军。起义后授职左一师帅,随军出征,转战...[详细]
孙学成(1825—1864) 孙中山二叔。南蓢翠亨村人。早年读书,务农,娶妻程氏,生女妙桃。与同乡到美国加州淘金谋生。清咸丰六年(1856)翠亨村民重修北极殿,与同乡陆廷芳、杨启宽、孙亚察、陆亚兆、陈谦容共捐银255两2钱4分。咸丰十年(1860)前后回乡,在村西土名“聚宝盆”(原翠亨供销社...[详细]
林福祥(1814—1864) 字亮予,号季薇,又作季眉。原籍大涌安堂村,出生于澳门。出身世家巨族,屡试不第。 战争爆发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向广州知府余保纯陈述战守方略,未被采纳,转投粤督祁贡,受命在广州招水勇组成平海营,任管带,镇守广州城西观海口,6月联合广州三元里“平英团”乡勇击...[详细]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详细]
张逸民(1816——1864),字厚裕,号晓峰,又号禹州,又号晓驷,今会宫镇东升村张家新屋人。清秀才,精于医学,后因科场失意,执教乡里。 清咸丰三年(1853年)五月,太平军攻克安庆,清官携带财宝向桐城、合肥逃窜,其中一部分人取道枞阳,途经会宫时,财宝被人所抢。后来太平军失利,撤离安庆,这些...[详细]
黎兆勋(1804~1864),字伯庸,号檬村,晚号涧门居士,黎恂长子,性情耿介,重德行,虽出生官宦人家,却无纨绔习气。9岁即能作诗,尤为乡人所惊叹。后随祖父黎安理读书山东长山县。祖父谢世后,返遵与郑珍、莫友芝同窗共读十余年,研读古籍珍本,切磋诗艺。清道光八年以古学第一取秀才,后十次参加乡试未能中...[详细]
黄文金(1832-1864),太平天国将领。广西博白文地人。早年参加金田起义。1855年镇守湖口,屡次击退清军。1857年清军大举来犯,力竭城陷,全师退出湖口。1859年韦俊在池州(贵池)叛变,他与古隆贤、刘官芳、赖文鸿夺回池州。1860年升定南主将。参加再破江南大营之战,与杨辅清自高淳占溧水,...[详细]
程学启(1829-1864),字方忠。清淮军将领。 程学启出身农家,自幼勇武。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夺安庆、破庐州,程学启以千夫长守庐州西门,被太平军俘获,遂加入太平军。陈玉成命其佐叶芸来守安庆。咸丰十一年,曾国藩及其弟曾国荃、曾国葆率清军围安庆,程学启暗与清军约为内应。约期未到而事发...[详细]
爱新觉罗·绵愉(1814年-1864年),清朝皇族、大臣。清朝嘉庆帝第五子,道光帝之弟。母为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钮祜禄氏时为如妃。有同母姐皇八女和皇九女慧愍固-主,两姐皆早夭。被封为惠亲王,著有文集为《爱日斋集》。同治三年(1864年)十二月十二,绵愉病死,谥号端,有奕详、奕询等子六人。 道...[详细]
乔治·布尔(1815.11.2~1864)GeorgeBoole,1815年11月2日生于英格兰的林肯。19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出版了《逻辑的数学分析》,这是它对符号逻辑诸多贡献中的第一次。1854年,他出版了《思维规律的研究》,这是他最著名的著作。在这本书中布尔介绍了现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布...[详细]
李臣典 (1838-1864) 李臣典,号祥云,今巨口铺乡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七月生。少时家贫,卖马草为生,常弄巧得双价。时有童谣:“李臣典卖马草,人小尽耍狡;现草卖两次,主人不知晓。” 咸丰五年(1855),投身湘军,从曾国荃进击太平军,以凶猛善骑击闻名全军,两次救曾于危阵,...[详细]
洪仁玕,字吉甫,号益谦,广东花县(今花都市)人。洪秀全的族弟,两人交谊极深。屡试不第,在家乡教私塾为生。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洪仁玕和冯云山首先皈依。道光二十七年(1847),洪仁玕曾与洪秀全同到广州美国浸礼会向教士罗孝全学习基督教教义。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