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6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86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包立身 [清][公元1838年-1862年]

  • 包立身(1838—1862),又名立生,诸暨包村人。性悍鲁,笃信神仙,节食茹素,夜则结跏趺坐。清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李秀成部进袭浙东,九月攻下绍兴府,另一路从金华攻诸暨。立身在本村首举地主武装“东安义军”,以其衣其帜均为白色,又称“白头军”,自任统领。以神仙佑助惑众,每发令“必借神仙”...[详细]

白承恩 [清][公元1833年-1862年]

  • 白承恩(1833—1862),原名失考,以字行,因排行第三,又称白老三,平阳腾蛟湖窦人。出身贫苦,豪侠尚义,拳勇有谋。早年流落江湖,以星命卖卜为生。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市),草泽英雄纷纷响应,承恩投奔天京途中,加入侍王李世贤部,勇敢善战,深得李世贤赏识、重用。八年,太...[详细]

张芾 [清][公元1814年-1862年]

  • 张芾(1814~1862)名黼侯,字小浦。陕西泾阳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庶子,值南书房。大考一等,擢少詹事。二十二年四月王鼎自缢后,张以门生至王家,与陈孚恩“共劝王沆”,同意由陈代改遗疏,得穆彰阿赏识,超迁内阁学士,督江苏学政。二十五年(1845)授工部侍郎,任...[详细]

邢景周 [清][?-1862年]

  • 邢景周 (?~1862),字楷夫,平利县城人。咸丰六年(1856)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请假归籍,值湖北农民起义军入境,邢称“楚匪作乱,窜扰邑东”,即倡募团勇防御,赏加赞善衔。后请终养家居,复奉旨“帮办本地团练”。同治元年(1862)七月,四川农民起义军抵平,劫富惩官,不扰贫民,被邢诬为“川匪...[详细]

王庆云 [清][公元1798年-1862年]

  • 王庆云 (1798~1862年) 字家镮、贤关。闽县人,家住城内灯笼巷。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举人,5次赴京会试均落第。苦读10年,于道光九年(1829年)成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道光十四年(1834年),任广西乡试正考官。道光十七年(1837年),任贵州学政。道光二十...[详细]

饶廷选 [清][公元1803年-1862年]

  • 饶廷选 (1803~1862年) 字枚臣,闽县人,家住城内水部。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以千总随军东渡台湾镇压张炳起义,以功赏戴蓝翎。道光十四年(1834年),迁守备。翌年,再渡去台湾平定沈知起义,赏换花翎,署各营游击。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进驻同安马巷,擢都司;后升漳州游击。...[详细]

林朝阳 [清][公元1810年-1862年]

  • 林朝阳,字罴章,号桐轩,安溪县新康里罗岩乡(今虎邱乡罗岩村)人,生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早期在汕头经营“林乾太”茶行,获利颇丰。创有“福安街”一条,“林乾太”小巷三弄(街巷至今犹存)。在道光年间,朝阳被一董姓钱庄以倒闭形式侵吞纹银十万,虽上诉不获受理,反被董姓讥讽道:“若要索回这些纹银,当...[详细]

何秋涛 [清][公元1824年-1862年]

  • 何秋涛(1824-1862) 字巨源,号愿船,光泽人。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自小聪颖,过目成诵。披阅天下舆图,能历举府、厅、州、县名,默数四境。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乡试录取为举人,次年礼部会试录取为贡士,不久中进士,任刑部主事,举为律例馆提调、秋审处坐办。刑部所撰《律例根源》...[详细]

额勒德特·恒福 [清][?-1862年]

  • 恒福(?-1862) 清代大臣。蒙古镶黄旗人。额勒德特氏。 1858年(文宗咸丰八年)在河南巡抚内镇压捻军。次年春升直隶(今河北省)总督。六月奉命至北塘(位塘沽之北)迎接并劝说英法公使登陆进京换约,被拒绝。后在北塘代表清政府与美国互换《天津条约》批准书。1860至1861年间英法联军占北塘。...[详细]

何桂清 [清][公元1816年-1862年]

  • 何桂清(1816年-1862年)清朝大臣。字丛山,号根云。云南昆明人。道光进士。历任编修、内阁学士、兵部侍郎、江苏学政、礼部与吏部侍郎、两江总督等职。 人物简介 1854年任浙江巡抚。 1855年,调兵在浙西、皖南抗击太平军,并攻下皖南徽州(今歙县)、休宁、石城(今广阳)。次年,又攻...[详细]

张祥河 [清][公元1785年-1862年]

  • 张祥河 (1785~1862) 字诗龄,一字元卿,号鹤在,自称法萧山人,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军机章京、户部主事、山东督粮道、河南按察使、代理河南布政使、广西布政使、陕西巡抚、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加授太子太保。道光二十四年(1844)...[详细]

杨棨 [公元1787年-1862年]

  • 杨棨(1787~1862),字羡门,号甦庵。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生,丹徒人。地方史家。道光五年(1825年)选贡生。道光二十二年英国侵略军攻陷镇江城时,他在围城中居住6日,对青州兵英勇抗击英军的事迹耳闻目睹,曾作《青州兵》一诗高度赞扬。咸丰年间避兵乱居如皋。道光二十四年刊行《京口山水志》...[详细]

翁心存 [清][公元1791年-1862年,晚清大臣,翁同龢之父]

  • 翁心存(1791—1862年)晚清大臣,字二铭,号邃庵,江苏常熟人。父翁咸封,官至海州学正。知州唐仲冕见心存有异才,奇之,授之学。道光二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督广东学政。咸丰元年,擢工部尚书。四年,起授吏部侍郎,调户部,擢兵部尚书,迁协办大学士。八年,充上 书房总师傅,官至体仁阁大...[详细]

王旭高 [公元1798年-1862年]

  • 王旭高(1798~1862),名泰林,别号退思居士,以字行。清嘉庆三年(1798年)二月一日生于无锡西门外坝桥。名中医。幼读经史,博闻强记,12岁从舅父高秉钧(疡科名医)学医。读医书,随诊病,必求其所以然,得真传。学医10年后,嘉庆、道光年间,先以疡科问世,后又致力于内科,求治者甚多。他治病认真...[详细]

沈兆霖( [清][公元1801年-1862年]

  • 沈兆霖(1801—1862),字尺生,又字郎亭,号雨亭,又号子荥,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任侍讲、侍讲学士、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咸丰二年(1852)任吏部侍郎,督江西学政。太平天国起义后,建议举办团练。八年英法联军及美俄公使强迫清政府...[详细]

秦日庆 [清][?-1862年]

  • 秦日庆(?—1862),清代广西桂平白沙祝多塘人,为燕王秦日纲、畏王秦日南、报王秦日源之弟。太平天国将领,咸丰十一年(1861)封庆王,又称殿前北方雷镇天军顶天扶朝纲庆王广千岁。同年,即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正月十五日封识天福。曾任南浔(湖州)守将。其他事迹不详。经历历史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 ...[详细]

秦日来 [清][?-1862年]

  • 秦日来(?—1862),清代广西桂平白沙祝多塘人,长兄为太平天国燕王秦日纲、次兄畏王秦日南、三兄报王秦日源、四兄庆王秦日庆。太平天国将领,咸丰十一年(1861)封贺王,又称殿前春季雷镇天军顶天扶朝纲贺王大千岁。其他事迹不详。经历历史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 (公元1851年--公元1864年)...[详细]

彭蕴章 [清][公元1792年-1862年]

  • 彭蕴章(1792-1862)字咏莪,江苏长洲人,也就是苏州葑门彭家人。彭蕴章是彭启丰的曾孙,清朝大臣。他是清道光十五年的进士,授工部主事,留值军机处,累迁郎中、鸿胪卿、顺天府丞、通政司副使、宗人府丞、福建学政,迁左副都御史。咸丰元年,命在军机处行走。咸丰四年,调到礼部,没有多久就升任工部尚书。咸...[详细]

李锦贵 [清][?-1862年]

  • 李锦贵(?—1862) 壮族。上林人。廪生,家庭富裕。清咸丰(1851—1861)初年,上林团防林立,被举为东关团团总,与古丹团结怨成仇,遂招兵 ,踏平古丹团,攻入县衙,毙官多名。五年举旗反清,被推为首领,提出杀官诛吏,劫富济贫。七年初联合宾州(今宾阳)农民起义首领谢秉鳞,率义军攻打上林县城,不...[详细]

瓜尔佳·桂良 [清][公元1785年-1862年,清朝大臣]

  • 瓜尔佳·桂良(1785-1862年),瓜尔佳氏,字燕山,满洲正红旗人,恭亲王奕訢的岳丈。清朝大臣,历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直隶总督、东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同治元年7月病死,谥号文端,入祀贤良祠。 桂良,闽浙总督玉德子。 1808年(嘉庆十三年),由贡生捐礼部主事,历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