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慧净 [唐][公元578年-?]

  • 【慧净】(578~?)唐代僧。真定(河北)人,俗姓房。十四岁出家,研习大智度论及其余经部。未久,从志念习学杂阿毗昙心论、大毗婆沙论等。博通经论,有辩才,能诗文。贞观二年(628),师参与译经,笔受-严论,并撰疏三十卷。由是名声大扬,房玄龄等称师为东方菩萨。贞观十年,于京师纪国寺开讲席,王公士夫云...[详细]

黄宗旦 [宋][公元973年-?]

  • 黄宗旦 (973~?) 黄宗旦,北宋开宝六年(973年)生,卒年不详,字叔才,镇安铺黄田(今张坂镇后边村)人。 宗旦是黄观次子、黄禹锡之孙。他幼禀异质,7岁时和邻居的孩子在村前葆光池旁戏游,祖父黄禹锡命他以《早春》为题,赋诗一首。他略加思索,即口诵出:“一望晴川碧水开,葆光池上暖初回...[详细]

黄继修 [清][公元1770年-?]

  • 黄继修(1770~? ),字臣峰。灵田乡镇义村宅背屯人。少年辍学务农。一天,在砍柴回家途中,见哥哥纯修游手好闲蹲在路旁,他怕柴担碰着哥哥,便边走边大喊:“让路! ”纯修以为自己是一个贡生,反而责骂道:“你这个摸牛0的人竟敢如此嚣张!”他愤然回答:“我未必一生都是一个农民。”气急而归。他伺...[详细]

黄旸 [明][公元1357年-?]

  • 黄旸(1357~?),字原升。福建莆田人。明成祖永乐九年(1411)辛卯科萧时中榜进士第三人。 黄旸的史料极少,只知道他永乐三年(1450)乡试中举。54岁才考中进士,而且官职只做到翰林编修。 《明诗纪事》上有其《次潞河》诗一首。...[详细]

洪昌燕 [明][公元1820年-?]

  • 洪昌燕(1820~?),字敬传,号章伯,或张伯,浙江钱塘人。清咸丰六年(1856)丙辰科翁同騄榜进士第三人。 咸丰六年,洪昌燕参加会试,主考官是彭蕴章、全庆、许乃普、刘琨。考题是《告诸往而》、《洋洋乎发》、《莫如为仁》、《游鳞萃灵沼》得“灵”字。会元是马元瑞。洪昌燕经会试,入贡殿试。咸丰帝...[详细]

何冠英 [明][公元1791年-?]

  • 何冠英(1791~?),字杰夫,福建闽县人。清道光十六年(1836)丙申科林鸿年榜进士第二人。 何冠英在道光八年,参加戊子科乡试,得中举人。道光十六年,何冠英获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道光十七年,何冠英留国史院协修,文渊殿校理,以编修曾任广西、山西乡试副考官。道光二十年,出任浙江乡试副考官。...[详细]

顾天埈 [明][公元1561年-?]

  • 顾天埈(1561~?),字升伯,江苏昆山人。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壬辰科翁正春榜进士第三人。 顾天埈是弘治十八年(1505)乙丑科状元顾鼎臣的族孙。万历七年(1579)乡试中举,万历二十年(1592)会试第二十三名,殿试一甲第三名,授翰林编修。万历二十三年(1595)六月,充正史纂修官...[详细]

郭守真 [明][公元1606年-?]

  • 郭守真 字致虚,号静阳子。1606年(明万历三十四年)9月29日生于江苏省丹阳县定远村。 1630年(明崇祯三年),24岁的郭守真由江南游历到辽东,见九顶铁刹山群峰崛起,峭拔雄奇,古柏参天。山上云光洞中,内藏天然石龙、石虎、石白菜等八宝,天成地造,栩栩如生。面对古刹仙山洞府,心中无比快慰,...[详细]

龚承钧 [清][公元1833年-?]

  • 龚承钧(1833~?),字湘浦,湖南湘潭人。清同治二年(1863)癸亥科翁曾源榜进士第二人。 龚承钧参加同治二年会试,主考官是李棠阶、单懋谦、载龄、沈桂芬。考题是《大畏民志》、《其养民也》、《于是始兴之乐》、《譬海出明珠》得“材”字。会元是黄体芳。龚承钧得中进士,成为贡士。殿试赐一甲第二名进...[详细]

高节 [明][公元1492年-?]

  • 高节(1492~?),字公秉,号竹所。四川罗江县人,一作绵州人。明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壬辰科林大钦榜进士第三人。 高节于正德年间乡试中举。嘉靖十一年(1532),高中探花后,授翰林编修。高节与其兄高简、弟高第俱以文章驰名,人称“三高”。 嘉靖二十三年(1544),高节出任会试同考...[详细]

冯培元 [清][公元1815年-?]

  • 冯培元(1815~?),字小亭,浙江仁和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科孙毓蟲榜进士第三人。 道光二十四年,冯培元经礼部会试,入殿试策对后。道光帝御太和殿传胪。赐进士209名,二甲王景淳等一百零六人进士出身,三甲孙廷元等一百人同进士出身。殿赐一甲进士及第三人。冯培元考中探花,授翰林院编...[详细]

费懋中 [明][公元1484年-?]

  • 费懋中,(1484~?),字民受,江西铅山县人。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辛巳科杨维聪榜进士第三人。 费懋中是著名文状元费宏(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科状元)的侄子,叔侄鼎甲被传为科举佳话。 费懋中自幼好学上进,聪敏敦厚。祖父费洵,是明朝景泰四年举人。叔叔费采为赞善,官至少保,...[详细]

邓以讚 [明][公元1541年-?]

  • 邓以讚(1541~?),字汝德,号定宇。江西新建人。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辛未科张元忭榜进士第三人。 邓以讚生有异质,好读书。年幼时,每见父亲与人论学,则牵衣尾随,间或出语惊人。父亲见他如此好学,便每天将其关进斗室读书。隆庆元年(1567),邓以讚乡试中举,五年后连夺会元,探花,授林院编...[详细]

戴大宾 [明][公元1488年-?]

  • 戴大宾(1488~?),字寅仲,福建莆田人。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戊辰科吕籹榜进士第三人。 戴大宾出身于书香门第,3岁就学背诗文,5岁便能吟诗作文,尤善联诗作对,在当地小有名气,被称为神童。8岁那年,有一天,他到县里的学馆去游玩,老师知道他善对就指着厅堂里的椅子出了一联:“虎皮褥盖学士...[详细]

崔桐 [明][公元1479年-?]

  • 崔桐(1479~?),字来凤,江苏海门(一作扬州)人。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7)丁丑科舒芬榜进士第三人。 崔桐9岁便跟随父亲游南雍,常常出语惊人。祭酒徐琼称他为奇童。15岁补诸生。38岁以岁贡举乡试第一名。第二年夺得会试第十八名,殿试第三名,授翰林编修。当时崔桐丰采卓卓,与张邦奇齐名。  ...[详细]

初言 [明][公元1523年-?]

  • 初言(1523~?),字幼嘉,明,潜江(今高场一带)人。他是明洪武年初初氏从山东迁潜的第六代;是著名的清官——曾任福建沙县知县初进忠的玄孙,是安徽灵璧县令初芳之子;还是康熙《潜江县志》卷十七——人物志·孝友(以下简称《县志》)排名第一者。《中国人名大辞典》一书中也有其简要传记。 生而能语  ...[详细]

初学易 [明][公元1536年-?]

  • 初学易(1536~?),字时卿。明,潜江(今高场一带)人,嘉靖四十三年(1564)中举。是名垂史册的孝友初言之子,是安徽灵璧县令初芳之孙。他历任荣昌县(今重庆荣昌县)知县,陕西邠(bīn)州(治所在今陕西彬县,辖境相当于今陕西彬县、长武、旬邑、永寿等四县地)知州,均政绩显著,只可惜潜江现有的清康...[详细]

陈修 [宋][公元1066年-?]

  • 陈修(1066~?),字号不详。福州人。南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戊午科黄公度榜进士第三人。 陈修解试“四海想中兴之美赋”,第五韵隔对云:“葱岭金堤,不日复广轮之土;泰山玉牒,何时清封禅之尘。”当时诸郡试卷多经皇帝亲览,高宗看后,曾亲自将此联书写于纸,又命人贴在大殿墙壁上。等到唱名报名次时...[详细]

陈通方 [唐][公元770年-?]

  • 陈通方(770~?年)闽县(今福州鼓楼区)人,家居省城。 少年时,即工文辞。唐贞元十年(794年)进士,时年25岁,是鼓楼地区第一个进士。同榜进士王播,年已56岁,陈通方年少轻浮,戏拊其背说:“王老!王老!奉赠一第。”王播反唇相讥:“陈少!陈少!切莫作恶!”后陈通方丁母忧,未得一官半职,生活...[详细]

陈景著 [明][公元1397年-?]

  • 陈景著(1397~?)名从,以字行。福建闽县人。明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乙未科陈循榜进士第三人。 陈景著永乐十二年(1414)乡试中举,翌年高中一甲,位列探花。此科一甲三人均授修撰。这一年,陈景著年龄仅仅18岁,还未婚配,是大明朝中为数很少的几个少年进士之一。他的经历与榜眼李贞几乎相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