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已 (860- ? ) 五代诗人。 唐益阳人。俗姓胡,名得生,字迩沩,晚年自号衡岳沙门,约生于懿宗咸通元年(860)。家境贫寒。父母早逝,7岁即为大沩山寺放牛。少颖悟,常取竹枝画牛背为小诗。寺僧以为异,劝其出家,先居大沩山同庆寺,后栖衡山东林。 齐已以诗名,能诗者咸慕其高风。...[详细]
彭谊,字景宜,号正庵,广东东莞莞城市桥人。出生于明永乐八年(1410)。宣德十年(1435)以邑庠生举荐举人,赴京参加会试,在太学中深造。正统十年(1445)除工部司务。彭谊好古博学,通律历、天文、水利、兵法,很有才干。他敢于直抒己见,不阿谀逢迎,甚至与工部尚书发生争辩。工部吏员中有私自批示公文...[详细]
欧阳思仁,篛过人。生于元至元戊寅(1278年)。少壮勤劳王事,每岁躬至南雄守御千户所应差,因置有军田租300百石,军塘1口,军园1片。归里后,广事经营,轻财仗义,乐善好施。明初,创建社学于祠侧,开篛过村办学之先肇。此后,篛过村耕读成风,人文蔚起。“篛过书房”名闻遐迩。清康熙举人、知州欧阳明万为撰...[详细]
蒙诏(1517~?),字廷纶,号近野、宗远子,广州番禺瑶头乡(今属海珠区新滘镇联星村)人。年幼聪慧,勤于诗书。明嘉靖年间(1540)即乡试夺魁。送迎亲礼时,岳父之兄令诏以“河南村狗”四字,用鹤顶格赋诗一首。蒙诏即口占道:“河汉浮槎到五羊,南风吹送桂花香。村人多少来争看,狗吠仙姬会阮郎。满座为之惊...[详细]
梅鼎臣(998~),翁源江镇铺(今新江镇)人,汉台侯梅鋗之子。宋天圣二年(1024),梅与曲江县余靖同中进士。出任于宋仁宗庆历年间(1042~1048),官至殿中丞、殿中省。 梅鼎臣为官刚直廉明,为各官钦敬,宋帝嘉许。他认为没有直言规劝的臣民,则不能真正拥戴皇帝理正朝刚;不坚持正直的言论,则...[详细]
马骥(1392—?),字子良,河源县城镇人。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中举人, 宣德五年(1430)官任广西灌阳县知县。他居官清廉,政务异绩,兴利除害,积极组织瑶民发展农业生产。明正统八年(1443),其父逝,辞官奔丧而归。当地士民感其德,联呈上宪报部,崇祀“灌阳名宦”,载入《桂林府志》。 ...[详细]
李学一(1534~?),字万卿。明代归善县人。24岁中解元,隆庆二年(1568)进士。历官庶吉士、刑部给事中、吏部给事中、转左给事中、湖广参议、贵州督学、转广西副宪、量移苑马寺卿。 学有家承,祖父李信曾任江西理问,“治狱有阴德”。父李鹏举曾判梧州,署怀集、容县,多善政,从理学名士薛侃讲学于丰...[详细]
刘述元(1714~?),号铁峰,平远东石东汶村茶园下人。祖上居梅县,后迁居东石。其父云鹏,廪生,50岁生下述元。有兄弟6人,其中,后人知道的有兄箕元、弟策元。 刘述元幼时生性活泼、思维敏捷。8岁起在家乡读私塾,11岁圈点经书,13岁初应童子试。后他拿着答卷去拜谒考官刘公。刘公对其答卷非常满意...[详细]
刘三吾 (1312- ? ) 明翰林学士。 明茶陵人。初名如孙,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生。父平野曾任翰林学士,有《平野先生集》行世。 三吾早岁中乡举,未居官。后避兵广西,由行省承制授静江路儒学副提举,及明兵下广西,三吾归茶陵。洪武十八年(1385)三吾73岁时,衡山茹(王+常...[详细]
李嗣,宇克承,号介轩,明南海县人。生于宣德元年(1426),正统十二年(1447)乡荐中举,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曾奉命催督南畿(江苏)、江西输赋。他善于理事,不费多大的气力就把差事办好了。此后,奏请增设一名大臣专董其事,成为定例。晋署郎中事。此时王城兵马司诬奏,房钞都税司...[详细]
李大成(1771—?),字学章,号裁之,新会县荷塘镇(今属蓬江区)人。体形高大,性格豁达。年轻时因诗写得好而出名,被学使李调元赏识,邀他一同登上镇海楼饮酒赋诗,读书人张锦芳、黄丹书、黎简等人都在其中,一起聚会酬唱。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李领受乡荐。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汪...[详细]
廖天佐,生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卒于清康熙初年。原籍海丰县石帆都(今陆丰市甲子镇),幼年随父经商定居于捷胜所城。廖天佐自幼聪颖,十余岁即考取秀才。明末试场黑暗,他几次参加乡试,都因拒绝考官索贿而不第,遂绝意功名,隐居捷胜南郊石厝洞,号一窑天居士,日与捷胜所城的文人雅士,纵情山水,吟诗论政。...[详细]
梁庆桂(1856~?),海珠区新滘镇黄埔村人。清光绪年间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和翰林院侍读。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维新思想影响下,国内废科举,兴学校,置学部,而旅居海外的华侨仍“抱残守缺,冬烘如故”。他作为内客侍读上学部手摺,阐述了在海外华侨聚居地办华侨学校,利于“中西融合,造成全材,足备国家官...[详细]
梁韬(1799~?),海珠区新滘镇黄埔村人。清嘉庆末年(1820)21岁时,赴美国经商。把中国的棉、丝织品运往销售,同时又把美国的牛痘种苗引入中国,使儿童接种后,得以防止天花病流行。 梁韬平素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对子训导严谨,且培育成才。其子毓芳曾在广州杉木栏经营布匹生意,并在白纶生创建的爱育...[详细]
况曰钦(1885~?) 字正阳,本县山口乡人。清末优贡生,后补知县。民国初,就读并毕业于北洋单级师范、天津法政讲习所。在任县劝学所所长、陕西教育厅督学期间,热心地方教育,曾荣获“陕西省八等嘉禾勋章”、“陕西省双莪金质奖章”各一枚。...[详细]
孝穆纪皇后,明宪宗妃,明孝宗生母,瑶族,1451年生于广西贺州(一说广东连山),因曾封淑妃,故称“纪淑妃”。本为蛮族土官的女儿,明宪宗征讨蛮族,1466年纪氏与其他女子一同被俘虏后入了宫廷。 纪淑妃原名李唐妹,瑶族,自幼父母双亡,幼年被广西贺县(今贺州)桂岭一亲戚所收养。成化二年被明军“俘入...[详细]
姜自驹(1846~?年),字轶群,号志存,生于阳江县县城(今江城区南恩街道)东门街。父姜清源为岁贡生,清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光绪六年殿试二甲73名进士,朝考第60名,授翰林院庶吉士,是阳江第一个能入词馆的人。光绪九年,任刑部四川司主事员外郎。不久以侍奉双亲为由辞官回乡,主讲于阳江濂溪、南...[详细]
蒋莲(1796—?) 小榄人。原名蒋纫莲,字君先,号芗湖,别号芗湖居士、芗湖道人。仰慕画家陈老莲,改名为莲。清道光年间岭南名画家。善绘人物、山水、花卉、草虫。著作有《剑光楼诗钞》、《乐志堂文集》、《常惺惺斋书画题跋》、《乐志堂诗集》等。道光年间在广州设浴桐小馆从艺。初在省城学画未有名气,后得...[详细]
黄居石(1626—?),字慎闇,又字圮仙,新会县人。初居江门水南乡梧岗里(今属蓬江区),后迁往岭梅里居住。喜作诗。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黄决不事清,隐居作诗。清康熙元年(1662年),朝廷下诏沿海居民内徙50里。清康熙三年(1664年),又勒令内迁,史称“康熙移界”或“迁海移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