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武艺 武艺,祖籍宁河县西棘坨村,1966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杰出的青年画家,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他的画作因情任性,很有自行其道的意味。不论是国画中的人物、山水、工笔或写意,还是油画里的人物与静物,都给人不拘成法、无拘无束、重情绪、重表意的感觉。把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详细]
吴研因 原名辇瀛,1886年生于要塞贯庄村, 1903年进上海半淞园师范讲习所学习3年,1911年夏,和刘半农等编辑《江阴杂志》。民国元年(1912年)参与创办《江阴报》。所编《新学制小学国语教科书》、《小学历史自习书》,风行全国。1916的任上海中华书局编辑,编写《新式学生字典》。1928年,...[详细]
彭咸,也称巫咸,殷商大夫,辅佐商王大戊,整饬政事,治国有绩,使商朝一度中兴,但是后来因为屡谏君王无效,带着遗憾投水而死。后世许多文人骚客将其作为崇拜的对象予以颂扬,其中就有屈原,屈原以彭咸为榜样,在《离骚》、《抽思》、《思美人》、《悲回风》中不止一次提到对于彭咸的追慕,还发出了“楚国没有明君,绝...[详细]
吴务群,昌平乡伏良村人。壮族。1932年出生于贫农家庭。大专文化。1951年3月参加工作,1952年12月加入中国0。历任南宁市-民警、副所长、队长,南宁市永宁公安分局副局饫,南宁市-副科长、分局长、教导员,桂林市-刑侦大队教导员,桂林市-副局长,桂林市-局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厅副厅长、党组副-...[详细]
吴伟仁(1953.10.25- )航天测控通信和深空探测工程总体设计专家。四川省平昌县人。197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2004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 长期从事航天遥测、测控通信和深空探测工程研究。负责研制成功我国第一...[详细]
吴素秋(1922--) 工旦。山东蓬莱人。自幼喜爱京剧,从陈盛荪学青衣、花旦,从赵盛璧学武生。7岁登台演出。1932年考入中华戏曲学校,后因嗓哑而退学,在家从魏莲芳、赵桐珊等学戏,后拜尚小云、荀慧生为师。13岁挑班演出。1939年与金少山合作演出《霸王别姬》,同年在上海演出《孔雀东南飞》引起轰动...[详细]
吴说,生卒不详。字傅朋,号练塘。人称吴紫溪。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居钱塘之紫溪,人呼吴紫溪。宋诗纪事谓为王令(逢原)之外孙。 高宗绍兴十四年除尚书郎,出知信州(今江西上饶)。擅书,楷、行、草及榜书均佳。其榜书沉稳端润,行、草圆润流丽。 入黄庭坚之室,时作钟体,颇得高宗赏识。小楷人称宋时第一。 周...[详细]
巫三祝(生卒年不详),字献一,号疑始,谥文壮,龙川县田心下塔村人。十岁能文,明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及第,历官吏部观政、西蜀富顺和福建福安知县、户部山西清吏司题掌郎中事、员外郎等职。为官廉正,惜财恤民。在福安为政6年,兴利除弊,深得士民爱戴,为他立祀生祠。崇祯十四年回乡省亲,适逢清兵进逼龙川...[详细]
吴融 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 昭宗龙纪元年 (889)登进士第。曾随宰相韦昭度出讨西川,任掌书记,累迁侍御史。一度去官,流落荆南,后召为左补阙,拜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天复元年(901)朝贺时,受命于御前起草诏书十余篇,顷刻而就,深得昭宗激赏,进户部侍郎。同年...[详细]
吴铭道,生卒不详,清初诗人。字复古,贵池【今安徽省贵池县】人。铭道足迹半天下,游踪所至,山川形胜,摹写如绘,凭吊胜迹,感怀遗踪,每多豪宕激楚之音。著有《复古诗集》。附,吴铭道诗一首。刘景升墓东朝党锢竟流离,俊及名高亦可思。莫向呼鹰台上望,人间何限景升儿。 ...[详细]
吴凌云(? -1863)又名吴元清,新宁州渠芦村(今渠黎镇渠芦村)人,壮族。家世务农,较富裕,清道光年间新宁州附学生员。他目睹清廷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遂结盟拜会,在渠芦以熬酒为掩护,秘密联络反清志士。成丰元年(1851年),新宁州知州庆祺以吴凌云“暗中串通歹徒,图谋不轨,为压窝赃’,之罪,把他逮...[详细]
巫兰英(1955~ )中国女子射击运动员。河南滑县人。1973年入选河南省飞碟射击队。多次代替男运动员参加全国比赛。1978年在全国射击分区赛中,获女子组比赛冠军。同年,在第八届亚洲运动会上,与男队员一起夺得男子双向飞碟射击团体第三名。1979年在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上再夺男子双向飞碟冠军,并以19...[详细]
伍来成,增城新塘沙贝村(今新何村)人。原是新塘火车站工人,大革命时期,积极参加0领导下的革命活动。 1926年加入中国0,任增城第一个0组织新塘支部的-。时值省港大-期间,他带领支部成员在工农群众中积极活动,建立了粤港澳同德工会新塘分会,传播马克思主义,支持省港大-,支持广东国民0北伐。19...[详细]
吴可 宋代诗人、诗评家。字思道,号藏海居士。金陵(今南京市)人,一说瓯宁(今福建建瓯)人。生卒年不详。大观三年(1109)进士,曾官于汴京,先后任团练使,武节大夫等职。宣和末辞官。建炎后,转徙楚豫之间。吴可诗颇为当时文士所推重,今《藏海居士集》内存诗58首。他生当南北宋之交,历经流离转徙。其《...[详细]
吴军,湖南桃江籍著名演员,199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现为北京战友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 早在1982年,吴军就在湖南省桃江县花鼓戏剧团工作,主演了《小放牛》、《五女拜寿》等剧,小小年纪便获湖南省益阳地区现代戏创作汇演优秀演员特别奖,当地观众都爱称他是“十二岁红”。...[详细]
吴弘道(生卒不详)字仁卿,号克斋先生。祁州蒲阴(今安国)人。以府判致仕,元大德年间(1297~1307)已成名,其杂剧作品有《子房货剑》、《火烧正阳门》、《醉游阿房宫》、《楚大夫屈原投江》,以明快、流畅,给人以清新之感而盛行天下。著有散曲集《金缕新声》,已失传,今存小令34首,收在元杨英《阳春白...[详细]
武汉臣 元代戏曲作家。济南(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字号不详。作杂剧12种,今存《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李素兰风月玉壶春》、《包待制智赚生金阁》 3种。(后二剧《元曲选》作武汉臣撰。《录鬼簿》武汉臣名下未著录,息机子本《元人杂剧选》作无名氏撰)《虎牢关三战吕布》仅存残曲,余皆佚。《散家财天赐老生儿...[详细]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随苏沸尔学校学习西洋美术史。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详细]